第128章 教学生捧先生
来到粮仓改造的学堂,远远的就听见徐渭在那里训话: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首先,恭喜玫瑰连的小将们,由于你们的勤奋上进,分秒必争,换来了佳绩。
同时也给他人一个警醒,说明了,学业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讲台下的孩子们表情不一,呼延凝心等女将们,虽然个个带伤,有的差点被揍成猪头,可脸上的喜悦和傲气却是展露无遗。
以展兴平为首的男孩子们个个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
徐渭瞥见了教室门口的汪修齐,朝他点了点头后,对众人说道:
“好了,接下来,让你们的兄长训话。”
听到这话,马尾姑娘立刻挺直了腰板,目光灼灼地盯着汪修齐,那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展兴平两手抱头,把脑袋埋在了课桌底下。
商寒烟边哽咽,边擦着眼泪。
最夸张的是励昆,看见汪修齐的那刻,竟是眼眶一红,哇地哭了出来。
他这一哭,不少自尊心破碎的孩子也忍不住了,跟着嘤嘤嘤地抽泣了起来。
汪修齐也不说话,面无表情地站在讲台上,注视着下方。
等哭声渐渐平息,他才开口说道:
“徐先生说得很好,少年辛苦终生事。
你们要记住,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像吃饭睡觉一样,融入你们的习惯,融入你们的灵魂,融入你们的一生。
既然是一生的事情,就不要为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一时的失败而颓丧懊悔。”
课堂里鸦雀无声,那些男孩子的头渐渐得抬了起来。
“你们都是饱受苦难的孩子,对于勤奋和努力,为兄并不担心。”汪修齐的目光扫视着下方,严肃地说道:
“为兄担心的是,你们没有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学习方法的持续探究。
我让你们白天做工,去赚取工钱,并不是让你们自己谋生,而是让你们去体验劳作的辛苦,去琢磨去思考,如何用知识来改变这落后的生产模式。
如果你们放下学习,而关注那些小钱,这就本木倒置了。
兄长有的是银子,就算养你们一辈子也是小事,可那样,你们就成了废物,成了与我们理想不相干的人,你们甘心吗?”
“不甘心!”孩子们脸红脖子粗地喊了出来。
“很好,”汪修齐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学习方法的事情。
学习方法也是一门学问,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学习的学问。
为兄为何不分大小班,让所有的孩子都在课堂里听课?”
看到兄长发问,展兴平眼睛一亮,连忙举手。
“展兴平,你说。”汪修齐点名。
眉心一点红痣的展兴平站了起来,脸上的颓废已经消失不见,他认真答道:
“第一,我们的先生不够,如果分成好多个班级,教不过来。
第二,兄长是希望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带着年纪小的,培养我们的责任心。”
“很好,”汪修齐按了按手,示意炼药童子坐下,
“展兴平说得对,但不全面。
首先,我说了,兄长有钱,可以请很多先生来教你们,可我为何不请,因为在座的几位先生都是这个时代最有学问的先生,纵观历史,比他们出色的人太难找了。”
说着,他看向站立一旁的先生们,介绍道:
“徐院长,文韬武略、诗画双绝,大明开国以来,能在文才上超过徐先生的,寥寥无几。
俞先生,曾经是大明的浙江总兵,二品武将,武艺超群,打遍天下无敌手。
戚先生,不仅仅是兵法、练兵、火器方面的大家,还是武艺高手和军事方面的一代宗师。
纯阳子、无为子、清净子三人,是宫廷御用炼丹师,用我的话来说,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化学家。
李先生,虽然现在还未曾给你们授课,但他是我们汉族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神医,就算扁鹊、华佗、孙思邈也无法和他相比。”
孩子们一片哗然,看向先生们的眼神都变了,目光不仅有敬畏,还有崇拜。
先生们则是一阵脸红,连连摆手的同时,心里开心不已。
既激励了孩子们,又获得了先生们的好感,汪修齐对自己的这一番操作,直接给了波‘666’。
“所以,你们要珍惜,这一届还能享受这样的待遇,等以后的孩子来了,未必就有这样的机会了。”顿了顿,汪修齐继续说道:
“我不分大小班的理由,除了培养小将们的责任心,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给你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
你们想想,如果自己都不懂,又如何可以教小一点的弟弟妹妹?
单纯的学习,和带着责任心去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学习知识,最快的方法就是思考、交流和授业。”
徐渭抚着胡须,陷入了沉思。
原来他还对汪修齐不分大小班感到不理解,那些四五岁的孩子完全听不懂,坐在课堂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他才知道了汪修齐的良苦用心,这么做的用意有几个:
第一,从小就养成孩子们的纪律性。
第二,让大一些的孩子二次传授,既提高了大孩子的责任心,又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把他们按军事化编制划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个人勇武不算什么,能带着团体取得成绩才算成才。
戚继光苦笑着感叹,“主公才是练兵大家啊!”
“好了,”汪修齐拍了拍手掌,等课堂上安静下来,含笑说道:
“这里不仅是学院,也是你们的家,一会儿都去换上新衣服,帮着准备年夜饭。
当然,在这之前,少不了你们的压岁钱。”
说着,几个丫鬟就把两大筐的红包抬上了讲台,汪修齐看向徐渭等人:
“几位先生,一起吧。”
先生们都是乐呵呵的,开始和汪修齐一起,拿起红布小包包,开始逐个的给孩子们分发。
每给一个,都要说些勉励的话,这让孤苦无依的孩子们激动不已。
吃完年夜饭,汪修齐又带着孩子们去放鞭炮烟花,忙得不亦乐乎。
……
松浦津。
宋国王府。
桌上摆着美味佳肴,可吃年夜饭的却只有汪直、陈氏和毛海峰三人,显得有些冷清。
毛海峰的头发长长了不少,刺啦啦的修了个板寸头,他边吃菜,边抱怨:
“义父,这大过年的,为何不让阿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