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 > 第9章 伯仁死 事因我

第9章 伯仁死 事因我

永昌元年二月刘隗、刁协二人劝司马睿诛王氏之人,朝中议论纷纷。自此王导听闻后率王氏为官二十余人,每日到台阁待议罪。直到二月二十司马睿还是不见,王导便率王氏二十人跪于宫门。这时周顗进宫,王导看到周伯仁。二人交情深厚,心想周顗能替他说情。

王导起叫住周伯仁对他说:“伯仁(周顗),吾全家百口之生死,恳求伯仁,由伯仁顾眷。”

说完,王导拜礼于周伯仁,周顗听后拍了下王导,一句话没说,走进宫去。

周顗见到皇帝,与司马睿宴饮时对司马睿说:“王导忠臣也,陛下常比之管仲,反贼王敦一人耳,王导不能与其相论。”

司马睿说:“伯仁何故为其求情?”

伯仁说道:“天下事,帝先为,臣而辅之。臣辅泽竭,后独善得以为之。现王敦兵反,而王导与其断决!王导乃一心助朝,愿帝善之。”

皇帝司马睿说道:“便如卿言。”

周顗在宫里喝酒,喝醉了才出来。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看到伯仁走出,又叫周顗,连叫“伯仁,伯仁”。周顗没理王导。一边自言道:“今杀叛贼,金印系袖。百官得爵。”回府后,又连忙写奏折,奏疏有写:“王导,恪守臣节,且有汉萧何之才。我求于帝,重用王导!”王导此时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因为周伯仁不理他,便记恨伯仁。司马睿看到周伯仁信时,因王导素来忠诚正直,并召见了他。

王导入宫叩首,哭着说:“叛臣贼子,各代皆有,夏之后羿,周之申侯,秦之赵高,汉之王莽,而今为乱者,不想再出于王氏。臣与乱贼决裂,愿为国戍守!”

司马睿赤着脚走下来拉着王导的手说:“茂弘,朕欲托付一国于卿,卿此何言也?”

于是下诏说:“王导深明大义,授安东将军符节。”

以司空王导为前锋大都督,以戴渊为骠骑将军,丹杨诸郡郡守都加军衔。尚书周顗加尚书左仆射,领军王邃加尚书右仆射。以太子右卫周筵作冠军将军,率兵三千先伐沈充。封皇子司马昱为琅琊王。刘隗驻军于金城,右将军周札守石头城,元帝亲自披甲在郊外巡视六军。派遣平南将军陶侃兼管江州,安南将军甘卓兼管荆州,各率所属军队从后面牵制王敦。司马睿又命王廙去劝王敦。

王廙到王敦处,说道:“公乃臣子,今何故叛之?”

王敦说道:“刘隗、刁协、戴渊三人屡异王氏,汝乃我族内之人!我今举兵只为诛此三人,并无僭越之心。”

王廙说道:“此三人皆被委以重任,汝今讨之,无非谋逆又作何为?”

王敦笑到说:“既然如此,谋不便敬请!”于是扣押王廙,以其家人为其裹挟,留于王敦营中效力。杜弘和王廙二人建议先取石头城。王敦大悦封王廙为荆州刺史。三月王敦前锋进石头城,周札见到王敦三万前锋已然来到,城中守军不足五千。于是和参军王清商量开城门应王敦军,不战而降。

奋威将军侯礼听闻后大骂周札:“守一城以拒贼兵,岂有未至交战,怎可先降之理?”奋威将军侯礼誓死不降率百余士卒于王敦叛军死战,直到力竭战死。

王敦占据石头城,司马睿忙命刘隗、戴渊等率部反攻石头城,戴渊、刘隗率一万军攻石头城,王导、周伯仁、郭逸、虞潭等三路率军一万出击,王师大败,无功而返。王敦看到晋元帝司马睿的大逆诏书,又写了檄文。

檄文写道:“刁协、刘隗二人作恶多端,无能之臣也,至使天下积弊,民无生望。如若有诛杀二人者封三千户侯,赐将玺授”刘隗、刁协听闻王敦此事欲跑回建康。

司马睿亲自披甲出镇城郊,准备迎战。但皆大败而回。太子司马绍闻听诸军皆败,欲亲率将士出城决战。

温峤跪于司马绍马前说道:“太子今日败局已定,已无回天之力!若再殒命与前,则王敦必然篡逆!”

司马绍听从下马对温峤说:“卿之言,及时醒我。可王敦一旦得胜,岂能有保全之理?”

温峤说道:“我当力保太子,太子无忧!”

此时刘隗、刁协率败兵回到台城。看到晋元帝司马睿身穿甲胄呆望石头城,刁协、刘隗二人无地自容欲拔剑自杀,司马睿看后及时制止两人,手握二人手中剑,握的太紧血流不止。刘隗、刁协看到后弃剑叩拜。

痛哭流涕说道“臣等无能,愿自请灭族,以止王敦兵马!”

司马睿手中血流不止却淡淡说道:“今日之败局,乃朝中不同心,朝臣不同力。二位就此远去,消灾避祸。”

给二人配备人马赐玉璧,逃离建康,自寻生路。刁协刚刚逃至江乘,便被随从刘亦斩杀,首级送呈王敦。

王敦笑到对刘亦说:“汝随刁协十数年,何故为贪千户之位,而杀前主?”

刘亦说道:“足下随陛下十数年,陛下待尔后恩有加,今何故叛之?”

王敦听闻大怒,骂道:“此何言也?汝一朽烂枯骨,当即杀之!”

命左右将刘亦推出斩首。刘遐得知刘隗逃回淮阴,于是发兵一千攻刘隗,刘隗人马不足百,向后赵遣信归降,石勒同意,刘隗只得率家人亲信投奔后赵。

元帝司马睿得知王敦军所剩两万,而京师周围可用兵卒不足三千。问朝中所剩之人谁能带话于王敦,无人敢去。靳阳淳请奏让他去,于是晋元帝司马睿派遣靳阳淳前去,去转告王敦自己要对他说的话。靳阳淳至王敦处,钱凤说前来归附又一人。

王敦出城靳阳淳看到王敦本人喊道:“我代陛下传话!”

王敦说:“请言!”

靳阳淳说道:“公若不忘晋,从此息兵,还可共安天下。如不能共安,当归琅琊,以避贤路。”

王敦听闻,喜悦之情全无。听从钱凤建议,大赦天下。王敦自己任命自己为丞相、录尚书事,封武昌郡公,食邑万户,总百揆,揽朝政。

王敦总揽朝政,要肃清刁协、刘隗党羽,流放官员二十人。

王敦找不到刘隗,于是面见魏宗,王敦问道:“先生知霍乱天下者于何处也?”

魏宗算了一卦说道:“刘将军已经归赵。”

王敦说道:“归赵?逆贼刘隗,悖逆陛下,罪该万死!”

魏宗看了王敦一眼说:“王州牧你悖逆陛下,罪大恶极,逼迫朝中忠臣,悖逆天下,乱城贼子!”

王敦说道:“先生不妨算一卦,我与何日而去?”

魏宗算了一卦说道:“两年之内!”

王敦说到:“先生不妨给自己算一卦,什么时候死?”

魏宗说道:“此时此刻!”

王敦喊道:“来人,将魏先生请入江河!”

王敦将魏宗投湖淹死。又命人搜捕戴渊、周顗、熊远。

因戴渊、周顗、熊远素有人望,将三人收捕。王敦任用王导为尚书令。

堂弟王彬痛哭流涕,劝王敦不要杀周伯仁,王敦说道:“不杀此人,何以安天下?”

王彬说道:“不可杀,你若杀之,我必逆汝!”

王敦没理会王彬。

王敦去拜访王导。

王敦询问王导:“周顗做三司,可有担忧?”王导不回答,只是拿绢布擦鼻子。

王敦又问:“不做三司,可做尚书令、尚书仆射?”

王导依旧沉默不语。

王敦自认听懂王导之意,便对王导说:“如不为官,那便杀之。”

王导还是沉默。王敦看王导不言,说道:“汝二人速来为友。如今封官不言,定要我杀之。”

王导冷冷的看向周伯仁,伯仁看向王导突然大笑。又说道:“我今去之,你当策辅晋室,以诛不臣!”

王敦听后,便将周伯仁三族处死。

王敦又命熊远打开粮库。

熊远说道:“恐我难以效力!”

王敦说道:“为何?”

熊远说:“我乃忠臣,断然不会奉逆贼之命!”

王敦冷笑一声,抽出剑来,一剑斩了熊远。

熊远被杀时年五十四岁。

而与此同时,沈充攻入吴郡,杀吴郡内史。占领吴郡,威胁朝廷。

二日,王导直入内廷,王导去御史处查看上疏,在案牍上发现了周伯仁奏表,仔细查阅。得知周伯仁是为王导开脱罪名,而并非有害自己。王导拿着周伯仁的表书。

痛哭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甘卓一路走走停停,快至武昌时。王敦以朝廷的名义发出驺虞幡,命甘卓退兵。甘卓担心继续进攻武昌会逼得王敦劫持天子,遂下令撤军。乐道融与都尉秦康都认为应继续进军,并建议甘卓分兵截断彭泽湖口,断绝王敦在建康与后方武昌的联系,然后一鼓解决王敦。甘卓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甘卓说道:“早知王敦必胜,众卿误我啊!”

于是率领部众撤回梁州。随后,王敦又对朝廷官员及军镇将领多有贬谪或更换。

王敦当时驻兵石头城,一直不肯到台城朝见司马睿。长史谢鲲试图劝说王敦,让他朝见天子,以除君臣隔阂。

但王敦却担心入朝生变,竟回镇武昌,遥控朝政。魏乂攻破湘州,擒获司马承,将其用槛车解送武昌。王敦命荆州刺史王廙在半路将司马承杀害,司马承临死前说到:“贼人王敦,必死于非命!”说完王廙斩司马承。

同时又指使襄阳太守周虑袭杀甘卓,甘卓祈求周虑,说道:“府君放我离去,可得财货无数!”

周虑说道:“我受王敦之意,袭杀汝众。汝率军一方,却迟滞不前,至使天子蒙难,我必杀之。”说完斩甘卓。

王敦至此得湘州和梁州二地。

王敦攻入建康见到王导,对王导说:“那时不听我言,致使今日免冠。”

刘隗、刁协、戴渊相继杀逐以后,皇权旁落,王敦欲篡政夺权。

王导对王敦说道:“如此汝座实反贼之名!如逆贼王莽,皆实我当首起义兵以诛不臣!”

王敦被王导气势吓到说道:“绝无此意,仅为诛刘隗等人。”

王敦大肆给其部曲封官,要给王导封公,王导不受。王导态度坚决,不为所动。王敦见到王导如此也无心篡逆,于是退兵武昌。王敦因司马绍勇而有谋,欲诬以不孝之名将其废黜,但却遭到温峤、郗鉴、庾亮、桓彝等大臣的强烈反对,未能得逞。

王敦在武昌大肆谋害忠良,扶植亲党,后又自领宁、益二州都督。王敦取消司徒一职,将其官属并入丞相府。

晋元帝司马睿召集流臣,并对众臣说道:“朕罪于王敦,致使甲兵进京,屠戮忠良,朕迁正朔于南,欲以余生行秦皇汉武之志,复两京之地,得千秋之赞。惜朕病危,无力光复中夏故土。朕心中之志未报,奸佞乱国,晋业偏安,死不瞑目!!”说完吐血而昏阙。

桓彝、庾亮、王导等人一拥而上,簇拥皇帝身旁,说道:“愿以此生,报孝晋室,征逆诛奸,北复故土。”众人说完后。

司马睿说道:“卿等….速速….立绍为帝,可止….王敦…废立之举。”话毕元帝驾崩。

元帝于内殿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葬于建平陵,上庙号中宗,百官哭祭。众人拥立司马绍,司马绍即位。

王敦欲掌朝,上书道:“新帝即位,国中生乱,臣安抚境内,入朝而事。”

司马绍遂手诏征召王敦入朝,授其假黄钺以及“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覆上殿。”保留之前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百揆,揽朝政。特赐甲士二十人于其左右。王敦大喜对其部曲言“时机已到,汝等可做诸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