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有一个梦想
伍小宝看着要发火的族长和杨秀才,他叹了口气,然后一脸悲悯的开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族长爷爷、太叔公,各位叔公、叔伯,还有杨先生,虽然老百姓每日都在田里劳作,但一年下来还是有人饿死。
要是遇上天灾,饿死的人就更多,主要就是粮食的产量太低了。
我想种出更多的粮食,希望家家有余粮,天下不再有人因没有饭吃而饿死。”
听到伍小宝的话,所有人都沉默了,是啊,老百姓真的苦啊!
族长和几位族老看着伍小宝的眼神变了,都变得很慈祥。
他们都没想到一个八岁的孩子,会有这样悲悯之心。
他的志向原来是这样的崇高和伟大。
杨秀才看着伍小宝的眼神也变了,是他肤浅了,他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最开始的目的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当官,能够出人头地,但事实证明,他不行。
后来年纪大了,他就想他的学生能当官,只要能教出一个当官的学生,这样他的脸上也有光。
其实读书人心里都清楚,他们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出人头地,但这不能明着说出来。
他们要说他们读书是为了天下,是为了苍生。
杨秀才看着伍小宝,他觉得有些羞愧,他觉得他的的思想不纯洁了。
杨秀才觉得不能放弃伍小宝,看见没,他都作诗了,这样的好种子,一定不能放任他不管。
这时候,三叔公又开口了,“小宝啊,种粮食还需要读书吗?庄稼人不都会种粮食吗?”
伍小宝就指向不远处自己的那一小块田,说道:“族长爷爷、太叔公,叔公叔伯,你们跟我来,我带你们看看我种的粮食。”
“你种的粮食?”
伍小宝点头,然后带着众人过去看。
大家都是种了一辈子庄稼的人,他们走过去一看就发现了那一小块田的稻子比其他田里的稻子明显不一样。
最激动的是三个最老的,三叔公、五叔公和六叔公抚摸着稻穗,激动的问,“小宝,这谷子是你种的?你是怎么种的,怎么这么好?”
伍小宝就将他是如何耕地、如何栽种和如何施肥的说了一遍。简单概括就是:精耕细作、多施肥、勤除草除虫。
其实大家也不是不知道精耕细作多施肥的粮食收成要好,但关键就是没有肥料啊。
伍小宝也把用杂草树叶沤肥的方法告诉了他们。
三叔公又问:“小宝啊,你是如何知晓可以这样沤肥的?”
“三太叔公,我读书了啊。”
书里有教怎么沤肥吗?他们怎么不知道。
他们也是读过书的好吧,但他们从没看到过教人沤肥种地的书。
“小宝,你是从书上学来的?你在哪本书上看到的?”杨秀才也问。
伍小宝回道:“杨先生,我不是在书上学来的,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你自己想出来的?你刚才不是说是因为读书吗?”
“是因为读书啊。”伍小宝看着杨秀才,“杨先生,咱们最开始读书的目的是使人开智、明理,明理就是读了书会让人知理懂理;
而开智就是读了书过后会让人变得更聪明,你看我,是不是很聪明呀!”
杨秀才抚着胡须,脸上的笑意更浓,“没错,读书可以使人开智明理。”
读书可以使人开智明理,这他们也知道,但他们还是不明白伍小宝读了书后怎么就想沤肥上面去。
族长开口问,“其他人也读书了,那他们怎么没想到怎么沤肥?”
伍小宝道:“族长爷爷,这就是大家的理念不同了,就是我先前说的,很多人读书基本都是奔着当官去的;
而我则是想通过读书种出更多的粮食,大家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大家想的事情也不一样。”
最后,伍小宝昂着头对所有人说道:“我有一个梦想,以后我要写一本书,写一本关于怎么种粮食的书,我要把我所知道种粮食的知识全部写进书里,让更多人知道怎么种粮食,让天底下所有人都不再饿肚子。”
“小宝,你去学堂好好读书吧,你家的稻子我会找人来帮忙。
你就安安心心的读书,希望你能早日实现你的梦想。
至于当官不当官的,那无所谓,这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天底下那么多读书人,能当官的又有多少,还是你的想法更实际些。
能种出更多的粮食,不只是我们伍家受益,也会让天下所有人受益,到时天下人都会记住你的名字。”族长看着伍小宝很是郑重的说道。
“没错小宝,你现在更应该好好读书,读更多的书,将来种更多的粮食,我等着看你以后写的书。”杨秀才感慨的说道:“你为了天下百姓能吃饱饭,竟然丝毫没想过自己的前程;
没想到你的品德如此高尚,我自愧不如也……”
呃……,伍小宝有些心虚,虽然他的确是想多种出一些粮食。
但他不想当官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是真的不想当官,他觉得当官的都是老狐狸,他怕被人家玩儿死。
让他动手搞点儿东西出来他还行,但要让他玩儿心眼儿,那还是算了吧。
三叔公、五叔公六叔公也催促伍小宝赶紧去学堂读书,他家里的事情不用他操心。
正说着,一个胖妇人带着一个和伍小宝差不多大的孩子走了过来,俩人手里还拿着镰刀。
伍小宝看见两人问道:“胖婶儿、小山,你们家的稻子也要收了?”
胖婶儿笑呵呵的道:“我家的稻子还得再等两天,我是来帮你家收稻子的。
昨天我家里还有点活,就没过来帮忙,今天家里没活了,就来帮一下。”
伍小宝笑盈盈的道:“那多谢胖婶儿了,等你家稻子可以收时,记得喊我爹去帮忙。”
胖婶儿道:“好的,到时一定叫。”
胖婶儿家和伍小宝他们家是邻居,两家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平时有什么事儿,都相互帮忙。
胖婶儿是个寡妇,她们家是外来户,夫家姓徐。
前几年东平国发生过战争,她丈夫被征去当兵打仗死了,那一年徐小山才三岁。
丈夫死后,胖婶儿没有改嫁,这些年她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