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餐厅爆火
如果说之前客栈靠网红何盼盼翻牌和阿毛的颜值算是小火一把的话,那这次胡杨林的出圈绝对算是大火。
能找到一处颜值高,又不用跟人挤成沙丁鱼的小众打卡地,是多么不容易啊。
这个帖子一夜之间点赞量就破了万,她带的那个话题——[抓住暑假的尾巴,秋天第一抹亮色]也被顶进了热门广场。
求地址的留言和私信猛增,一会儿不看手机,未读信息的右上角就成了99+。
女孩又慌又激动,激动的是自己搭着客栈的东风也小火了一把,玩了4年粉丝还没破两位数的账号,现在也有了小一万的粉丝。
慌的是,万一大波网友涌进这里,不知道林老板和小客栈承不承受得住哇~~
事情果然按她的设想发展了。
连续3天。
她看见本已经悠哉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小林老板,开始整天驻扎在接待前台,不停的接电话、安排事情。
原本固定一天两趟的骆驼队,现在也忙的脚打后脑勺。
“嗯,是的客人,这边房间已经定到本月26号了,您看时间可以吗?”
林渔坐在前台接电话,旁边的小云正给一对刚到的情侣办理入住。”
“好的,定下26号下午入住,大床房,1晚对吗?……好的,再见。“
“呼~~”林渔伸了个懒腰。把刚记好的数据递给赵小云。
小云,这些是今天上午打电话订房的,你整理一下跟入住系统核对,千万别出岔子。“
“好的,老板。”
“嗯,你忙吧,有事儿打我电话。”
两人的对话被路过的女孩听到,小姑娘略心虚的放轻了步子,悄悄溜回了房间。
林渔打开属性面板。
主线和支线任务都没动静,升级经验还差一小半。
按照正常种植计划,再有4天,就能再次达到升级条件,只需按部就班达成就行。麻烦的是客栈这边。
这两天游客暴增,客栈的几间客房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可住处不够也只劝退了一小波人。更多的则是选择就近居住,大多分散在焦兰县大大小小的宾馆旅店里,只白天搭骆驼来胡杨林游玩,晚上回县城去住宿。
8月上旬的沙漠气温只增不减,站在阳光下一小会儿就能感觉皮肤发烫。时间久了,把人烤成7分熟也是基础操作。
这就让不住在客栈里的游客们陷入了两难。
凉快的时间就那么短,要么赶早要么赶晚。
晚上沙漠危险重重,毛尼尔晚上一般不出骆驼,游客们也不敢冒险在胡杨林过夜,只能一窝蜂的起早进沙漠。
但焦兰县离客栈距离不近,就算骑骆驼也要2个小时左右。
到了中午,顶着大太阳回县城,想想都知道有多难受。
于是很多游客找到了林渔,想在客栈里吃个午饭休息休息。
现在客栈里的住客三餐都是免费的,准备9个房间的餐点,李师傅还算游刃有余,有空闲的时候还能跟林渔一起在一楼茶室喝喝茶。
但客人的请求也不能忽视,跟李师傅商量了下,林渔在餐厅门口挂了个价格牌,下面还标示了一行温馨提示:
【自助取餐,六岁以下儿童免费,随吃随取,谢绝浪费!】
农场现已解锁了几种主要粮食,蔬菜也种了好几样。但其他的物资还是要从焦兰采购,再用骆驼运进来。
成本高,餐厅价格定的就不算低。
但顾客们犹豫的不多,都知道景点物价会贵点。为了蹭个冷气,吃顿饭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可他们进了餐厅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他们以为的拿来糊弄游客的普通盒饭!
那餐台上的菜,各个香浓味美。
除了烤羊排、炖牛肉这样的菜限量外,其余餐点一律自由取用,吃饱为止。
有游客试探的拿了几样,一进口,立刻就愣住了。
“兄弟,你是第一次来吧?”
旁边桌上的大哥搭话,热情的给他推荐:”你可以尝尝那个清炒小白菜和蒜蓉生菜,那滋味儿,真是绝了!“
游客一愣,青菜再好吃能有多好吃?但大哥太热情了,他扛不住也去取了一份蒜蓉生菜回来。
还别说,这菜还真受欢迎,要不是手快,这最后一碟也要归别人了。
“哎?这生菜什么品种?怎么这么鲜?”
游客轻声惊呼,刚才他还在心里嘀咕,这生菜应该是焯过水的,可菜梗和菜叶还是白是白绿是绿的,也不知道熟没熟。而且闻着只有微微的蒜香味,看着清清淡淡不太下饭的样子。
要不是这菜生熟都能吃,他还得犹豫几秒钟。
可刚一入口,他就知道,自己错了。
这菜哪是看起来那不起眼的样子呢,一口咬下去,脆嫩的茎秆裂开,清新的菜香混合着咸度恰好的酱汁,每次牙齿碰撞,便有一阵清香顺着食道咽下。
不知不觉间,一碟七八根生菜就进了肚子,直到筷子夹在空盘上,这位游客才回过神来。
“真是绝了!”
是啊,这样的菜品,这样的手艺,这个价格吃到,真是绝了!
旁边大哥见自己安利成功,也得意一笑,接着美美的低头干饭了。
餐厅里的食客想法大多如此,住在这儿的,想办法三餐不迟到。
没住上的,也忙活着多往嘴里挖几口饭,安抚饥肠辘辘的胃腹。
餐厅里座无虚席,各个吃的头都不抬。
客栈前厅的休息室和茶室内,但凡有座椅的地方,各个都是满座。
客栈是系统的黑科技造就,不论外面是烈日炎炎还是狂风呼啸,屋内永远恒温清爽四季如春。
午休的游客们挤满了大厅的休息室和茶室,还有些抢不上座的,居然直接拿衣服往地上一铺,打起了地铺。
放眼看去,整个接待大厅挤挤挨挨一片脑袋。
房客们出入或踮着脚或绕道,来回都格外的不方便起来。
三天五天还行,时间长了,住店的和打尖儿的两拨客人,迟早都得发生矛盾。
林渔将一切看在眼里,思忖起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