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塔娜的去处
塔娜的落选在林渔预料之中。
玫瑰花田的工作看似摆弄花花草草很轻松,实际上这个活一点儿也不轻。
林渔为了改变沙漠土质,都是直接买的【贫瘠的沙土地】
虽然可以正常种植,却每隔几天就要撒一遍特制的植物肥来滋养土质。
没种花的时候还好,葛老汉带着阿壮和小黄牛来帮忙,他们只需要把肥料扬出去、撒均匀即可。
可玫瑰花苗种上之后,就不能再这么干了。
为了避免植物肥伤害玫瑰娇嫩的花瓣,所有人再次施肥的时候,都要拎着一小袋肥料,低着头弯着腰,尽量把手放低,将肥料撒在土上或是花苗的根部,这样才能保证花苗的茁壮成长。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辛苦。
不说要顶着大太阳干活有多难受。
只说低头弯腰,一直保持一个姿势来来回回干上一天的劳动强度,即便是壮年的劳力,坚持下来也会腰酸背疼,十分辛苦。
塔娜这样体力不好身体也不好的更是吃不消。
所以高小兰这次递交的名单里面,10人中有8个人都是男性劳力,只有2个女性名字,还是年纪比较轻、身体好些的。
塔娜两头都不占,自然被刷了下来。
林渔上次看过塔娜家的情况,他之前对怎么安排塔娜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但这次商城的变动打乱了原计划,当初的想法只能暂停。
但他没想到,张鹿笙居然也建议把人留下。
这可不像她的行事风格。
这位经理从入职开始就表现的十分理智专业。
虽然跟其他员工相处的很好,但也只是平平的同事关系,处理问题周到,却不像林渔这样随心所欲,如果只是出于同情,林渔相信她不会提出这个建议。
“招工名单还没正式公布,但每天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他们都看在眼里,能入选的人心里都大概有数。但这位大婶儿不死心,每天都会找小兰问招聘进度。小兰有点头疼,就把她加在了名单最后。”
林渔点点头,这符合抹不开面小丫头的行事风格,也许还有一部分同情人家的善心。但做事还是有分寸,没有因为同情就让塔娜替换掉更合适的人。
“但我建议留下她是另外的原因。”
林渔想的没错,张鹿笙确实有其他的考量。
这世上可怜的人太多了,如果仅仅因为发善心见人就帮,那再多的家底也扛不住,他们开的是客栈,不是善堂。
张鹿笙合上手里的本子,道:“我了解到,塔娜夫妻收养女儿的事情,在附近几个村子几乎是人尽皆知,他们在县城做生意时又常带着小花去医院,所以县城知道的人也不少。”
这个调查结果源自于张经理提前加好的各个村民和合作商户的联系方式,一手资料,真实可信。
林渔再次佩服张经理的先见之明。
“我们客栈发展的势头很足,客流量一天比一天大,一直有不小的住宿缺口。”说到这儿,张鹿笙正好跟林渔的眼神对视上了,不需要说明,林老板已经知道了自己接下来的任务——
“我一定尽快建新的住宅区!”
被员工催着上进的老板心里苦,被封了商城的他能找谁诉说?
张鹿笙满意点头,接着说道:“我们无法接待的客流大部分都被焦兰县的商户接收,游客们白天出来游玩,晚上回到县城住宿,中间驼队接送,暂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闭环。但打好基础后,客栈后期的发展速度势必会加快。肯定会把这一部分客流拉回客栈内,这就动了很多人已经吃到嘴里的蛋糕。”
张鹿笙说的很明白,情况也很现实。
林渔要建的,不是一个只有几十间客房和一两个项目的小景点,而是一个能接待、容纳极大客流量的超大型度假区。
由于沙漠地理位置特殊,周围不是小村子,就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小县城。焦兰县有个高铁站,已经勉强算是周围最富庶的县城,可林渔去了几次,除了大巴扎时候人多些,商业上、人工上几乎可以被称作是萧条。
而被客栈吸引来的客人需求是什么呢?
是要享受、要观景、要深度体验沙漠风光的、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旅客。这就意味着,被客栈吸引来的客人第一选择都是入住客栈内部,其它的都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如果林渔这边规模继续扩大,那周围刚吃到红利的这些商户居民,他们的基础和体量跟客栈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来说,无异于小蚂蚁和正在成长的大象。
生意前景惨淡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我们现在要提前打好基础,释放出一个信号,一个即便我们发展起来,双方也能和平共处,甚至合作共赢的信号。”
这决定很好理解。
林渔这边因为需要真实人类的岗位都是比较辛苦的基层工作,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劳动量却很大。所以工资定的比县城同类型的工作工资要高出20%左右,村民们在周围打工,几乎不可能拿到比这还高的工资,所以个个都很积极踊跃。
塔娜一家虽然生活穷困,在周围地界却很有知名度。
如果她这种情况都能入职,就意味着客栈不止需要壮年劳力,还可以跟商户或村民们,有更多形式的合作,一旦将来生意下降或客人流失,第一反应很可能是来跟他们谈合作,而不是冲动性的使坏拦截。
只要不是下意识的恶意,很多负面的情况就都有机会可以避免。
走一步看一步是普通人,走一步看三步才是张鹿笙。
张鹿笙坐姿优雅,脊背挺直。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她半挽起的长发上,给那乌黑的发丝添上了一圈金色,仿佛落入凡尘的神女一般,但她嘴里吐出的话却极为现实接地气:
“有人就能用,有钱一起赚!”
林渔笑了,他和张鹿笙虽然没有就这事沟通过,但俩人几乎默契的做了同一个选择,只是方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