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切并非巧合
“严尚书,严志坚。”
严尚书虽是官居要职,为人行事低调,鲜少被人非议。
“严尚书一口地道长安话,一直以为他是长安人士。”
“听我父亲说起,严尚书幼时便随家人来了长安城,家中本是经商,无缘科考,可严尚书才华横溢,得老祁王推荐,入仕,后一路攀上到如今的位置。”
若真是这样,现在想来严尚书的年纪最是符合。
“你可曾见过严尚书的夫人?”
“见过!”秦世子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严尚书的夫人李氏原是老永王独女,喜爱打马球,先前时常举办马球比赛,邀请长安城中权贵参加。”
这样想来,郭辰常年奔波于各地,鲜少在长安城中参加这类宴饮,倒真的是对各家情况并不熟悉。
“近来可有?”
“已时隔三年有余没有办过,不过下月初要办一场,帖子已送到了我府上。”
还有十多天时间。
“可有多余请帖?”
“你不是向来对这类宴会不感兴趣?”秦中修有些好奇。
“偶尔也可以去一去。”郭辰打趣说道。
“那你这类风云人物可要小心一点。”秦中修笑一笑,神秘的说道。
“何意?”
“下月初是李氏的生辰,她想借这次宴会为她那掌上明珠挑选夫婿。”
严志坚,至今只有李氏一位正妻。
膝下一双儿女,儿子与郭辰年纪相仿,尚未成亲,听说是李氏眼光极高。
眼下女儿也到碧玉年华,想着先在这些王权勋贵当中选一选。
到了申时,郭辰拜别了秦世子,从秦府出来。
郭辰又去了金吾卫处,查看了这几日的当班轮值,并进行了一一盘问。
虽是天色已晚,可他必须进宫一趟。
到大明宫之时,李阔在御书房中待着,房门紧闭,谁都不许进去。
李国忠在院中整整守了一天一夜,眼下焦急的来回踱步。
见郭辰到来,忙上前,愁苦的小声说道:“郭将军,陛下今日将自己关在房中,滴米未进,老奴担心不已。”
“为何?”
“许是因昨日裴尚书和你兄长之事,昨日你离开后,他便将自己关在了御书房中。”
“劳烦李大人帮我通传一声。”
“老奴试试,皇后今日来了三次,陛下都未召见。”
“你就说关于昨日之事,我有要事禀报。”
知是这样,李国忠快步上了台阶。
“陛下,关于昨日之事,郭将军有要事求见!”李国忠试探性的询问。
原本撑头而坐的李阔,听到是郭辰求见,霎时间来了精神。
“宣!”一道沉闷的声音在屋内响起。
郭辰走到门前之时,李国忠小声的同他说道:“还劳烦郭小将军能劝陛下用些膳食,龙体重要。”
郭辰点点头应下。
李国忠自李阔出生起,便一直伴随左右,看着他一点点长大成人,看着他小心翼翼,坐到如今位置。
说是一介奴才,可早已超越了主仆情分。
昨日,原本是刘冀守着,李阔让人唤了李国忠过来。
御书房的门推开之时,一道残阳之光照进房中。
郭辰看到了满地的奏章和怅然若失的李阔。
“陛下!”郭辰行了礼。
“可有什么进展?”
“有了一些线索。”
“讲!”
郭辰转身将身后的门关上,而后走到书案一侧,低声说道:“京城之中,有人豢养死士!”
“死士?”李阔猛然抬头,惊的说不出话来。
死士,在本朝这是长安城中大忌。
自太祖创立本朝之日起,便颁布诏令,任何人不得豢养死士。
这一切,不过是为了避免走前朝老路。
“可有证据?”
“昨日刺杀裴尚书和我兄长之人,被擒后纷纷自杀。自刎的剑上涂有见血封喉,顷刻毙命。”
顿了顿,郭辰继续说道:“仵作验尸之时,发现这些人的右手臂之处都有一个极小的图腾。”
说着,郭辰拿出一张纸,这是他让仵作帮忙绘制的,递于李阔手上。
李阔握着纸张的手,骨节逐渐用力到发白。
郭辰低声说道:“刚才,我去金吾卫处认真核对了这几日当值人员,也亲自去城门盘问了当值人员,这些人均不是通过各大城门而进来。”
李阔重重的将紧握的拳头落在案几之上。
这说明,这些人并非从外而来,而就在这长安城中。
霎时间,殿内陷入寂静。
过了片刻,李阔从书案上拿起一本奏折递给郭辰。
裴尚书前几日所奏。
奏章内容:
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朝廷正在丧失统治主权,长此以往,大盛恐重经历曹军叛乱之事。
“裴尚书主张削藩?”郭辰低声问道。
李阔点点头应下:“这本奏折是裴尚书亲自交到朕手上,未经他人之手。那日,裴尚书跟朕在这御书房中聊了许久。”
这样看来,裴尚书遇刺确实跟这本奏折有关。
但藩王远在京城之外数千里,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到长安城内。
看郭辰沉默不语。
李阔苦笑着说道:“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可思议?裴尚书刚与朕议完削藩之事两日,便遭遇这样的不测。”
“这宫内有……?”
郭辰话未说完,便看到李阔无奈的点点头。
“我兄长可知裴尚书提议削藩之事?”
“此事只有我与裴尚书所知。”
李阔拿着那张绘有图案的纸递到郭辰面前,继续说道:“这个图案,我幼时在父皇那里见过,是一枚极小的银质挂饰。”
“后来可曾见过?”
李阔摇摇头。
所以,这一切并非巧合。
“那日陛下与裴尚书聊削藩之事时,可有公公伴其左右。”
“与今日一般,禀退了所有人。”
郭辰也就理解李阔为何如此这般沮丧,虽身居这高位,可这位置依然被人觊觎。
“陛下今日所言,给了臣不少线索,还望以龙体为重。”郭辰想起了方才李国忠的嘱咐。
“何时,你也同我这般客气?”李阔撑着书案站了起来,苦笑着说道。
说这话之时,红了眼眶。
做为君王,他不能落泪。
自小所有人便告诉他,身份尊贵,绝不能在旁人前落泪。
母后在曹军攻入长安城之时,刚刚生下皇妹,未能顺利出逃,就这样被丢于乱世。
从此,杳无音信。
父皇整日忙于社稷之事。
与李阔为伴最多的便是李国忠。
后来,认识了郭辰。
他与郭辰同样失了母亲,可郭辰口中的‘家’常常令他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