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荔枝
夏日炎炎,树上的知了猴没日没夜的叫着。
最初张永组织了不少人捕捉,但收效甚微,豹房高大的树木实在太多,人工抓起来难度有点大。
自 从有个小太监爬上大树不小心摔下来之后,张永也就有点听之任之,加之朱厚照也没有在意,此事就不了了之。
躺在摇椅上,不远处的四周摆放了冰块,通过水力驱动的风扇吹动空气,也有丝丝凉意,比不上空调,那也好多了。
没有去什么高山明川避暑纳凉,朱厚照今年的行为让大臣们赞不绝口。
收获了无数个好评!
这一套水力风扇纳凉装置,也成了京城里面达官贵人们家里必须要有的。
大门大户家中的蓄水池建的又高又大,远远看去,就是一个个了望塔。
只是苦了那些挑水的力工,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给水塔补水。少了水那就转动不起来,少不的要挨上鞭子板子。
为了解决这个挑水问题,那是各显神通,方法用了无数。
用龙谷水车的,家中的水井旁边改造一下,架上龙谷水车,几个下人踩上1个时辰,能使用2到3个时辰。还有的让木匠干脆改成了用畜力带动多个齿轮转动,从而达到风扇转动的目的。
家中住河边附近的,改造一下,利用水流的速度,下面装一个水泵把水抽到高处。
不管效果怎么样,有没有用,总之家中得要有这么一个物件,要不和人聊天都会有点挺不起胸膛来。
想着法子拍皇帝的马屁,朱厚照听了张永闲聊时说起的这些事情,他也是开怀大笑。
有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这从侧面也反应让人更加重视机械物力的应用。
格物之道还是有大用的。
箱子中还冒着冷气的荔枝拿在手中,有冰凉的感觉。
这是被冰块一直保鲜,通过飞剪船从广东运过来的。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轻声吟唱唐代杜牧的千古绝唱,朱厚照无声嗤笑一声。
自己这好像比杨贵妃有的一拼了,让人从广东送了新鲜荔枝来京城。
也不知道如果被那些大臣知道了,到时会怎么编排他。
说劳民伤财是肯定的!也是最轻的。
刚刚得到的好评只怕到时都会改成差评了。
嘿嘿!
前些日子里柳巧过来汇报说现在的飞剪船速度越来越快,原来五比1的船身比例,他又捣鼓出来了6比1的船身比。
这样的船更加小巧玲珑,唯一的特点就是小而快。
因为材料的原因制约,不能造大船,用来当做海上巡逻船,斥候船那是最好不过。
当时就随便念叨了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现在正是吃荔枝的时节,也不知道用飞剪船运荔枝过来需要多长时间。
这不,时间过了多长,新鲜的荔枝就到了自己手中。
“张永啊,这玩意花了几天时间进京?”
剥开凹凸不平的表皮,荔枝独特的那种清香果味散逸出来。
里面白色的果肉因为时间的问题,缺少了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有些汁水流失干瘪掉了。
“回陛下,消息递过去花了8天,走的是急递驿八百里加急,传回来的消息说是跑死了三匹马。回城是走的水路,那个飞剪船也是花了6天时间。”
“在泉州,舟山,登州三地停靠,换人不换船,昼夜不停。全程是用冰块保鲜!”
张永谦卑的笑容之下,语气平和的向朱厚照禀报,对于路上的艰辛只字不提。
硝石制冰,很多人都知道,大户人家也用的起。就是没有人有皇帝这样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人一路制冰来保持水果的新鲜。
张永想到了许多东西。
“下不为例!”
朱厚照懒洋洋的说了一句。
“速度还是慢了点!要是能做到4天时间能从南到北的跑一趟就好了。”
白净的果肉在口腔中,咀嚼几下就吞入腹中。
摇了摇头。
味道还是差了些,一路上被冰块保持也达不到后世的那种冷链运输的效果。
“送去给皇太后,皇后太子他们尝鲜。”
“遵旨!”
广东走海路到京城,起码路程有五千里,6天时间,每天八九里,真正达到了日行千里。
算起来时速差不多有20公里。
这个时代的交通,有这个速度,还真的是倾尽全力了。
船在沿岸换了人,如果不换人的话,估计还能减少一天的时间。
很好,很不错。
朱厚照期待蒸汽机赶紧出现,到时蒸汽轮船在海上无须换人,无惧风向等问题。
让信息,物质传递起来更加的顺畅。
这个速度对于飞剪船来说,应该还有比较大的提升。
记得清朝那个时侯,搞鸦片运输,穿过整个大西洋也就百来天,算起来时速差不多到了40公里。
看到张永躬身准备出去吩咐,朱厚照又说了一句:“就说荔枝是柳巧为了试验新做出来的飞剪船顺便带过来的。”
“在把柳巧喊过来。”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朱厚照还是多嘴了一句。
柳巧来的很快,朱厚照也没有和他客气,要他继续研究飞剪船,全国范围内召集能工巧匠,想方设法的提升船只速度。
南北交通,海外的扩张,海上运输是重中之重。
有好的船只就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