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城门口审问
唐宁在城门上站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口:“来人,将人带上来。”
话音刚落,便有几个人,被带了上去,双手捆绑跟唐宁一起站在城墙上。
听到唐宁的话,所有正在低语的人群瞬间都闭嘴,不再说话。
纷纷抬起头朝城墙上看去,都想看一看新来的知州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开始吧。”
唐宁又看了看人群,然后开口说道。
“是。”
东辰的话刚说完,一队官兵便带着一群人到了城门下,百姓们看到这个场景,都主动为那些官兵和那些人让开了一条道。
“今日审问开始,如果有没有说齐全的?谁还有冤的?也可以直接上前,府衙已准备好状纸,当场将状纸补上,若不会写字的,不识字的也可以直接诉说,由我们府衙的人帮忙补齐,无需状师。”
听到东辰的话,下面的人群又是一阵嘀咕,有的人跃跃欲试,但是又不敢上前,只能等着看看之后该怎么做。
都说枪打出头鸟,这话一点也没有错,同样的,战场上,所有人关注的也是敌将。
有的时候胜败乃一念之间。
而今日被唐宁第一个抓出来的赫然就是汤司马。
官兵将汤司马推向前,唐宁看向所有人,然后才开口:“汤书亦,任河州司马之职。”
东辰的话说完,便看向底下的人群。
“请知州大人做主,我乃东村人,因我女儿长相漂亮,便被人抢去给这汤司马府中,因我女儿性子烈,没过两天,便被这畜牲活活折磨致死,最后被扔进司马府后花园做花肥。小的求告无门,还请知州大人为小的做主,替小女申冤。”
听到有人开口了,所有百姓都在悄悄低语,强抢民女这些事,在这些百姓看来,已经麻木了,毕竟如今的世道就是这样,他们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好,只要不殃及到他们,他们也就带着看热闹的心态就可以了。
很多人都知道,汤司马府上后院有一片开的特别艳丽的花园,没有想到原来是用人来作为花肥的,现在再想想,你真的很可怕呢,怪不得那片花长得那么好,即使是寒冬腊月,依旧长得很是艳丽。
每一次汤司马府上举行宴会都会带人去看那一片花园。
“请知州大人做主,小人乃是李家村的人,小人弟弟因需要到这江城赶集,没想到被这畜牲的家奴看中,将小的弟弟掳进了司马府,小人想尽办法才知道,小人的弟弟被这畜牲侮辱致死,小人的弟弟也仅仅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堂堂男子,却被人压在胯下侮辱,小人上门讨要弟弟,却被打折了一条腿,还望知州大人替小人做主,为小人弟弟申冤。”
在京都繁华之地,有些府上好男风,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只要你情我愿,两个男人在一起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如今这里可是河州,并没有像京城那样的繁华,而人们的思想也没有京城那样的开明,突然冒出一个好男风的,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是一个变态。
如今,汤司马在这些人心目当中,俨然就是一个变态。
话音刚落,城墙下的声音变大了起来,都在讨论着跟男人做的这件事。
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停不下来。
没等这些人继续,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请知州大人为小人做主,小人乃康宁村的人,小人原本是村里的一家地主,虽说不是很富足,但也能够吃饱穿暖,但因小人家中土地甚多,便被汤司马府中管家看中,以一两银子强行让小人将家中所有土地全部卖给司马府,小人不同意,便全家遭到横祸,全家十五口人,只留下了小人一个,还望知州大人为小人申冤,为小人家中十五口人做主。”
司马府经常强占百姓土地,这件事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这些人敢怒不敢言,毕竟司马府在本地来说就是一个大家氏族,拿鸡蛋碰石头,只能越碰越碎。
听到有人告司马府强占土地,在人群当中,被强占过土地的好几个百姓,也跑了出来,跟那个人跪到一起,也诉说着自己家中的遭遇。
唐宁依旧面无表情,看着下面的人一直跪着,一直诉说着。
看到百姓当中时不时的跑出几个人一起接着诉说,依旧没有开口询问。
越到后面,城门口下的气氛更加压抑了,直到此刻,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唐大人鞋,虎牙太小,装不下那么多人,所以今日才在这城门下公开审问。
将那些恶人的罪行,公开在所有人面前。
当然,前面述说的基本都是一些百姓们觉得不是小事的小事。
只是越到后面,所有人越觉得汤司马该死。
“请知州大人做主,小人乃是城中人,家中世代经商有几间铺子,因这些铺子被司马府看中,便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小人不愿意,全家三口十多口人,便葬身在大火当中,还请知州大人做主,为府中三十多口人做主。”
“请知州大人做主,小人买府衙衙役,小人之所以进入府衙,就是为了查明真相,小人在府衙呆了整整八年,终于查出了一些眉目,司马大人与其他官员勾结,恶意控制盐量,提高盐价,导致百姓买盐,都要比正常原价高出十倍,不仅如此,还在水灾之时,侵吞朝廷送过来的赈灾银两和粮食,让百姓民不聊生,活活饿死。还请知州大人为百姓做主,将那些侵吞掉的银两和粮食归还百姓。”
也许之前说的出来的,没有涉及到自身利益,百姓们虽然愤怒,但是却没有深陷其中,但如今,他们听到了,汤司马吞掉了他们的营养,吞掉了他们的粮食,恶意提高了盐价,都觉得自身利益遭到了迫害,瞬间不淡定起来。
唐宁依旧没有开口,只是淡淡的看着那些人,等待那些人一次性全部说完。
也许是越说越起劲,站出来的人又更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