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穿越1863在大渡河帮助石达开 > 第79章 新兵的心思

第79章 新兵的心思

为此,陈云飞与关元忠,唐博超,杜少言,石乐等人紧急商量之后。

众人认为石定清说过的一句话很有道理,造反不是请客吃饭,全靠自觉自愿,强扭的瓜不甜。

虽然招兵的时候,陈云飞已经提前说过了,必须跟随部队转战才能参军,但是有些当兵的人只想分田,跟随部队转战的事情,不过是口是心非。

关于这一点,石定清也可以理解,即便是后世,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了拿好处而选择进公司。

虽然公司提前说了规矩,但是那群人根本不在乎,进公司之后,好处拿到手了,就是不守规矩,大不了公司把他开了。

要不是后世有法律管着,那群人早就翻天了,可是在1863年,这可是乱世,拳头大就是王,法律就是个笑话。

因此,有些新兵的想法就是,先答应招兵的人跟随部队转战,分完田之后,好处拿到手了,也可以反悔,还能鼓动其他人一起反悔。

很多新兵之间,都是一个村子,或者附近几个邻村的人,相互都认识,随便串通商量一下,就能达成一致。

警卫营在的时候,他们还有所忌惮,警卫营离开之后,那群人自然就不客气了。

只要鼓动完了之后,不愿意北上的人比愿意北上的人多,陈云飞能拿他们咋滴?

陈云飞在摸清新兵的想法之后,也明白了,不能强迫不愿意北上的新兵继续北上,否则部队容易哗变。

于是,关元忠,唐博超,石乐三人提议,由他们三人,带着八千多新兵返回芦山县城,与石达开汇合,共同进行雅州之战。

陈云飞和杜少言则提议,那八千人可以回去,但是火器和弹药还有粮食得留下,只能带着大刀长矛和三天的口粮回去。

谁要是既想返回芦山县,又不想交出火器与弹药还有粮食,那就格杀勿论。

八千想南下的新兵们听到能南下了,还能带着大刀长矛与三天的口粮南下,自然也就不再闹事。

毕竟火器弹药和大部分粮草,本来就是石定清部队的,陈云飞手上还有四千人,杜少言又是给他们分田的人,他们也不愿意对自己的恩人动手。

所以陈云飞与杜少言,很轻松的收走了那八千多人的全部火器和弹药之后,带着剩下的四千多人与大部分粮草继续北上,准备前往理县与石定清汇合。

还有一件事,追赶石定清的斥候,在北上经过理县的时候,发现张宁在理县的行政工作,做得一塌糊涂。

张宁那群读书人,以前根本就没有当过官,完全没有行政的经验,一切都靠着主观臆断来做事。

石定清在理县的时候还好,他们还不敢太过放肆,石定清离开之后,他们就无所顾忌了。

有不少人,怀有私心,一朝得势,就挟私报复之前的仇家,提拔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搞得理县县城乌烟瘴气,也使得石家军在理县的名声,一落千丈。

许多理县的百姓,都觉得石定清手下没有政治人才,根本不会管理县城,这样的流寇,早晚会被朝廷剿灭。

石定清听完斥候的汇报之后,开始思考,或许有很多在野的人才,非常有本事,可以治理好县城,但是张宁绝对不是其中之一。

让张宁治理理县是石定清的实验,但是石定清并未因为张宁的做法,就直接对实验得出结论,毕竟实验是有偶然性的。

实验的样本越多,得到的结果就越精确,既然有人治理不好县城,那么也应该有人能治理好县城,只是概率大小的问题。

需要多试几个县城,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

石定清想明白之后,对斥候说道:

“辛苦了,你立刻返回陈云飞处,告诉陈云飞,我已经攻下汶川县,陈云飞需要让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上我的步伐。

在陈云飞到达理县时,把张宁那群人处死,给理县的百姓一个交代。

同时,让陈云飞和杜少言按照原计划,分出一些人,接管县城的行政工作。

其余人继续北上,到江油来与我汇合,至于那八千离开石家军,南下雅州的人,就不必去追了,时间会证明,北上与南下,谁对谁错。”

石定清之所以不直接带着系统兵返回理县去处理张宁,那是因为,石定清处理张宁之后,也没有第二个能接管政治工作的人。

如果石定清回到理县之后,处理了张宁,理县的政治工作还是那样,那么石定清的名声可就丢大了,等杜少言去处理张宁,好歹日后还能把锅全部甩到张宁等人身上。

而且石定清需要快速北上,走回头路,算怎么回事。

斥候领命离去,等到斥候走远之后,石定清又开始思考,红军转战时,为何很多人听从指挥,没有留在根据地,死守家中的田地呢?

石定清一番思索之后,认为有三个点。

第一:红军长征之时,部队多为参军一年以上的老兵,有组织有纪律,服从性极高。

而石定清麾下的那群新兵,一半参军不过十几天,另一半参军只有几天,训练严重不足,组织纪律性都还很差,服从性自然也差。

第二:红军里面有很多将军,一开始也不愿意转战,也想死守根据地的土地。

教员提出应该打游击战,运动战的决策时,那群人也不听,教员还因此失去了人心,兵权被其他人架空了。

那群红军选了一个与他们想法相同的人来指挥部队,与蒋光头打阵地战。

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所有人都知道了蒋光头中央军的强大,红军阵地战打不过白军,才同意被迫转移的。

最后在转移的途中,众人才明白了教员是对的,因此在遵义,教员重新拿回了兵权,从此红军才转败为胜。

而石定清却是在打了胜仗之后转移的,不是打了败仗转移的。

因此石定清麾下的那群新兵认为清军不过如此,所以自信心爆棚。

正是因为自信心爆棚,所以那群新兵才想返回根据地,与清军继续作战。

这与红军当年,在教员的领导下,打赢前三次反围剿时,红军的心理状态几乎一样,他们认为敌人不可怕,他们不愿意转战。

第三:是石达开的存在,给了那群新兵极大的胆气,毕竟石达开要进攻雅州的消息,在这个时间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石定清已经可以预见,那群新兵返回雅州之后,会是什么下场了,不过此事也给石定清提了个醒。

想要把新军变成有组织有纪律,服从性极强的部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且消耗时间的事情。

即便是教员带领红军,都无法做到一蹴而就,更何况石定清。

这件事也让石定清明白了,不能一味的扩大部队的人数,必须先把部队的服从性训练好才行,否则人心不齐,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暴兵这种事情,听上去很厉害,但是暴兵不代表战斗力暴涨。

石定清严重忽略了新兵的人心,也严重忽略了临时组建的县衙团队的人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