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背叛
为什么庞涓放弃攻打邯郸的大好形势,一定要急急回援大梁呢?
其实答案早已在白起心中,只是他有些不甘心。
“秦王并非魏王那等昏庸之君,即便我想回援,恐怕秦王也会勒令我尽快攻陷长平。”
“白起啊白起,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想到这里,白起不再理会后方的风风雨雨,下令道:“王龁,我再给你三万大军,令你控制好攻城频率与牺牲人数。”
“我会在十五日内抵达大粮山,焚毁赵军粮草。”
“长平攻破之日,本帅为你请功,只要你能牢牢牵制住赵军主力,这一战的首功,非你莫属。”
王龁有些惊愕,他不敢置信的看着白起。
白起这是打算拿秦军的命牵制赵军的主力,而他自己更是不要命的只率领两万人,就要偷袭赵军的大后方。
不过对于白起的军令,他也不敢质疑。
就在白起整军完毕,打算翻山越岭,袭扰敌后的时候,沈炼单人独骑先一步赶到了秦军大营。
一番检查,证明了沈炼身份后,他对白起道:“禀上将军,魏国已出兵十万,攻陷野王城,如今的东路军被困沁阳,所剩粮草,不足十日。”
白起闻言,心中苦笑,自己最担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原本打算孤军深入的想法,如今也只得作罢,否则事有不谐,他连后路都已被切断。
若是东路军无恙,在完成袭扰大粮山的战略目标后,白起会率军与东路军汇合,而后掐断长平这支大军退回邯郸的可能。
最终将这支大军围困绞杀。
可若是没有东路军的支援,即便自己毁了大粮山的所有粮草补给,长平关的赵军仍旧可以固守,等待邯郸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
他一拍桌案,沉下心来,开始在脑海中思考其余的可行战策。
没一会儿,他叫来了沈炼:“传令蒙骜,令他率所部向东北进军,直扑魏国都城大梁。”
“孙膑可以让庞涓围魏救赵,不论今日魏国是谁领兵,我也同样可以让野王的大军回援大梁。”
沈炼并没有即刻动身,而是向着白起道:“武安君,末将人微言轻,恐无法取信蒙骜将军,还请武安君留下信物与军令。”
白起想了想,拿起布帛写下了自己刚刚的命令,并取出虎符印信,印在其上。
他注意到了沈炼的着装与称呼,明白眼前之人,正是斥候之中最为优秀的存在,否则也不会有勋爵在身的二五百主。
又想到这等军情需要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以免魏国做出应对,提前坚壁清野或者选择适当地点伏击。
沈炼收好一切,策马离开白起大营。
只是此时的白起心中仍旧有些不安,又仔细盘算了一番自己的计划:“纵然只有六成的把握,这大粮山也必须在李牧回来之前破掉。”
他带领两万精锐,翻山越岭,一路上沿着崎岖小路,以极慢的速度向着长平关后方而
沈炼在离开秦军大营足够远后,并没有向着蒙骜的大军而去,却是一路向北直奔燕国去了。
此时的蒙骜同样收到了魏国出兵的消息。
他有些头疼,好在沈炼的决断让他很满意,他只要再等上两日,就能收到武安君的命令。
两日后,蒙骜并没有收到武安君的军令,到了此时他也没想过沈炼会背叛大秦。
在他心里,自己的这位二五百主,论身手甚至不在自己之下,若是他都带不回军令,那只能是沿途有另一支军队隔断了秦军东西两线的联络。
“不能再等了!”
心中有了决断,蒙骜果断下令道:“全军撤退,回攻野王,辎重营沿途征调百姓粮草,待得战后,统一找补。”
就这样,因为沈炼的失踪,蒙骜这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并没有如同白起预计的那样,向着大梁而去。
反而回身与信陵君率领的十万大军开启了消耗战模式。
毫不知情的白起,一头扎入了赵军主力构建的包围圈中,毕竟有着赛华佗这个贴身保护白起的叛徒暗中传递信息。
同样小命攥在赛华佗手中的赵括,也不敢不听命行事。
这一切,都让赛华佗有了一种左右历史,掌握天下大事的错觉。
罗网之所以要派出惊鲵与掩日两人同时执行保护武安君的任务,自然也有着两人相互监督的意思。
只是不知道身为惊鲵的杨虚彦,为什么明知赛华佗有问题,却放任他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上蹿下跳。
赵括的副将冯亭作为跟随赵奢多年的老将,虽然在战略上没什么建树,但是率领十万大军防守王龁那不尽全力的攻城,仍旧游刃有余。
赵括自己则带着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将大粮山团团围住。
此时的李牧,早已与御驾亲征的秦昭襄王碰撞了数次,只是骑兵不善攻城,否则说不定秦王会成李牧手下俘虏。
李牧明白,他对秦国后方的骚扰,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这里毕竟是秦国腹地,若是多方大军包围过来,即便只是影响了他的行军速度,他这一支孤军恐怕会变得极为被动,最终被留在函谷关内。
数日过去,狄仁杰早已接应到了信陵君的主力部队,并在野王城与蒙骜碰撞了多次。
面对这位战国名将,年轻的狄仁杰同样有着极大的压力。
好在双方兵力相仿,守城的一方占据着极大优势。
又有不少墨家弟子前来相助,所谓“墨守成规”,仰仗墨家守城的高明,魏军一方倒是没有多大的损失。
野王城内粮草充足,足够信陵君的十万大军用上三个月。
算了算时间,狄仁杰对信陵君道:“主公,据我估算,赵国的李牧将军应当快要抵达函谷关了。”
“我想带着魏武卒前去接应,李牧将军孤军深入,必定损失惨重。”
“此次前去,不但能接回李牧将军,更是能卖他一个人情。”
“他日赵国不存,凭借今日之情,说不定李牧将军就会成为主公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