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诸王时代
关中。
王烈的旗帜插遍了整片土地。
“驾”
徐晃来到了潼关。
将这座分割关中和河洛之地的天下要地拿下。
董卓死后,这里的三千名西凉兵就失去了主公,在他劝降之下,轻易的就投靠了王列。
除去高级兵种外,大量的低级兵种都是为了吃饭才加入军队。
对于主公他们有忠诚,可也不能和他们的肚子相比。
现如今,弘农,河东,河南加上雍州三郡,全部都在王烈的控制下。
拥有六郡之土,除去被吕布控制的河内郡。
他已经掌控了司隶绝大部分领土。
另一边的吕布,原先以为在杀死董卓过后,可以轻松的继承他的一切。
第一时间,在获得了殷墟面具后,他就在掌控这份力量。
和董卓不同,他本人戴上面具之后得到的增幅不一样。
而且他的实力远比董卓强大,所以被殷墟面具内帝辛影响的也更少。
但这段时间,也让王烈彻底掌握了大势。
“准备好了吗?”
吕布面色冰冷,用一种非常陌生的口吻,对着下方的张辽问道。
“温侯,已经准备妥当。不过”
眼见吕布冰冷的目光,张辽硬着头皮说道。
“真要如此吗?”
“当然。”吕布毫不犹豫的说道。
“可”
就在张辽还想说什么的时候,吕布挥手直接让他退下。
张辽无奈,只得退下,吕布在戴上面具之后也性格有了变化。
和董卓不一样,本身实力强大的吕布没有因此受到魔气侵蚀,他体内可怕的内力阻挡了阴气。
这也让他不像董卓,而是依靠自身的实力完全驾驭了这件宝物。
不至于像董卓那样,因为阴气而反噬折损寿命。
不过也因此,吕布在除了武力方面,政治和精神力并没有太大提升。
对于玩家来说,政治并不是特别重要,但本地原着人物,过低的政治力让吕布有了极为明显的短板。
现如今的吕布实力和野心都得到了提升,连张辽的话也不太听得进去。
陌生的让张辽都有些害怕。
……
“文和,这套阵法你可能掌握?”
秦王王烈向贾诩询问。
现如今的贾诩成为了王烈的第二谋士,在他们讨论的正是那个铭刻在长安城的九曜遮天阵。
“王上,此阵法本身由李文优布置,我对其并不是特别清楚。”
“呃,让我研究一番,我可以使用此阵法,但没办法再次布置一套。”
听闻贾诩此言,王烈稍微有一点点失落。
不过随后就恢复,毕竟是自己想的太简单。
贾诩对这门陈法并不了解,能够想办法使用已经不错。
即便是贾诩能够再布置一套,自己也没那个能力提供布阵的材料。
这样一套阵法,可以用来镇国,消耗堪称是海量的。
董卓榨干了东汉皇族最后的底蕴,现如今的诸侯根本没能力打造。
除非是像汝南袁氏这种家底十分雄厚的家族,愿意拿出所有家当。
不过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单纯为了一套阵法放弃其他一切,实在是太冒险了。
现如今长安的这套阵法,贾诩能够使用就不错了。
如果自己哪一天,征战天下失败了也可以关中之地配合长安这座巨城,割据一方。
……
豫州内,曹军攻下了颍川郡。
这个时候,陈国也发生了内乱,陈王刘宠之死让陈国成了两方。
一方主张让汝南袁家子弟原来入主陈国。
另外一方则是汉室死忠,不愿意让陈国沦落他人之手。
其实两方人都心知肚明,按照阴谋论,谁得到最大的利益,凶手基本也就确定。
尽管袁术的吃相如此难看,众人还是迫于袁家的威名,加上那部分早早和袁家利益绑在一起的官员。
占据了绝对大势。
死忠派已经陷入垂死挣扎。
同时,知道了曹军行动的袁术,将自己府上能够砸掉的花瓶,茶杯,水壶通通砸了一空。
暴跳如雷的他立刻安排纪灵带领袁军反击。
同时安排廉颇率领20万兵马拿下陈国。
另一边。
“大兄,陈国混乱,这是大好机会啊。”
夏侯渊听闻刘宠被刺杀,陈国混乱,跃跃欲试。
“立刻动身,天赐良机。”
夏侯惇也是如此,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两人的军事能力都非常不错,等下成功混乱,还有人不愿意投降。
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破的,不借此占便宜都对不起老天爷。
本着能占便宜就占便宜,不能占便宜就打秋风的原则。
由神速将军夏侯渊和程昱出发,向陈国而去。
……
另外这个时候,姜末,郭嘉带着许氏兄弟已经回了濮阳。
看到这两个猛将,曹操心里乐开了花。
“子安和奉孝真是吾之左膀右臂。”
看着正在校场中,相互交战的许诸和典韦。
曹操的双眼微眯,强行忍住心中的喜悦。
“都是虎将啊。”
姜末笑吟吟的说:“主公有如此猛将,可成大业。”
“主公,有重要情况。”
荀彧,申不害两位重要的曹操大臣脸上失去了原本的淡定。
有些焦急的来到曹操身边。
荀彧行了一礼后,“主公,吕布此獠称王了!”
“吕布在河内,以河内一郡,为国土,称商王,建国了。”
“终于到了这一步。”
曹操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表情并没有太大变化。
心里对这个情况已经是心知肚明。
“主公,如今吕布在王烈以后同样称王,汉室已衰,天下诸侯必将纷纷效仿。”
“请主公同样称王。”荀彧道。
“什么?”曹操愕然。
他震惊的不是这一点,而是提出这个意见的人。
荀彧怎么会说出这句话?
看样子,荀彧确实认清楚现实。
姜末心中欣慰,和原本历史上看是现如今还有余威不同。
现如今汉室的气数彻底崩溃,让荀彧这种汉室忠臣彻底明白现如今的状态,打醒了他们。
既然没办法改变,自然要活在当下。
对荀彧来说这也是一种改变,幸好像他这样的死忠没有选择自尽。
“称王之事,不可着急。如果晚了一步的话,和其他称王诸侯相比,我就显得弱了一筹。”
“但也不可仓促,准备一下吧,一月之内备好登基大典,我再称王。”
曹操思虑再三,慢慢的说出这句话。
称王之事不可轻莽,他还需要看一看具体情况。
要知道自己手下对此有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