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带老朱朱标投靠永乐大帝 > 第131章 胡惟庸等人也准备效仿战神帮产业

第131章 胡惟庸等人也准备效仿战神帮产业

“启奏圣上,此朱公子满腹经文,经由概天地之格局,然其聪慧却不好学,懒惰之心过甚。”

隔天,方孝孺就跑到皇宫之内告诉朱元璋他自己的看法,前面听得朱元璋一喜,后面却又让朱元璋眉头一皱,这厮果然是过于懒惰了。

“你要多多督促,让他好生学习孔孟之道。”

然方孝孺却摇摇头,“臣只能督促他练字,其他教导不了,此子有成圣人之资。”

朱元璋一愣,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竟然走过去抓住方孝孺的肩膀,“你说啥,咱没有听错?”

自己的孙子竟然可以成为圣人,那意味着什么?

原先称帝的时候,本来就想认朱熹为祖宗,后来觉得不妥,倒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大儿竟然为自己生出一个圣人,这……这尼玛的,我老朱家……

朱元璋实在不敢想象。

从方孝孺的眼神中得到肯定,朱元璋哈哈大笑,笑的很开心,很灿烂。

方孝孺惊呆了,还从未见到如此开怀大笑的朱元璋,不过他也不敢揣摩圣意,之后又谈到朱公子打算弄一个作坊,将活字印刷术发扬光大,且用金属制作雕本,他认为不太可行,希望老朱劝说对方。

毕竟这要是把成本降低,势必会影响士大夫的地位,可一方面,他认为还是对的。

内心还是非常纠结的。

朱元璋听完,则没有表态,让他好好督促对方练字。

接下来的日子,朱长英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方孝孺折磨的不像话,但方孝孺比朱长英更累,因为对方不仅仅给自己大批量的抄阅任务,自己还要盯着他练字,付出的是双倍的痛苦,几天下来都不成人形,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但是在每一次朱长英认为方孝孺要倒下的时候,他又坚挺起来,实在让他郁闷不已。

而夏原吉这阵子也是忙活的不可开交,战神帮每天的流水账太惊人了,尤其是火锅店,几乎天天都是一笔长长的账单,搞得他拜访几位好友,劝说一起当账房先生,但丝毫没有例外,全部都拒绝了。

他们认为,唯有考取功名,金榜题名,才是正道,当个账房,哪怕俸薪再高,那又如何,唯有当官才是他们唯一的梦想。

夏原吉也是实属无奈,丝毫没有办法,果然,这钱实在不好拿。

王财,陆明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跟朱通也是越来越忙了,尽管规矩森严,挑明律法,但是街道还是有一些小偷小摸,你抓了,金额不大,放出来,隔天又继续,搞得他们焦头烂额,但也乐此不疲。

只是陆明就是随口跟朱长英一提,朱长英直接说将这些人关押,到时候送去修路铺水泥。

这让所有人一愣,还能这么搞,这要是传出去,那还真的是杜绝一些坏心思的人。

……

胡惟庸府上,此时他汇聚了不少朝中大臣,城南街道,还有那个火锅店的火爆程度,已经让他们所有人都开始眼红了,但是碍于朱长英似乎有隐藏的身份,胡惟庸不敢乱来,只是吩咐一些人去学习,他们开始在城东那边清理一条街道,准备效仿。

“胡相,那养殖场,还有李景隆等人搞出来的纺织厂,我们的人进不去啊,那里面过于严格了,而燕王殿下名下的梅山产业更是不知道在捣鼓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火锅是由梅山的铁矿挖出来的。”

有大臣叹气说道。

“是啊,短短几个月,变化太大了,现在我们的收入都大幅度缩水,而一些商贾,现在都在攀比,以拥有这个什么火锅店会员而自豪。”

“传闻那火锅店还送给皇上一枚可免费消费的至尊卡,现在传的沸沸扬扬……”

“毕竟有几率能和洪武爷一起吃饭,谁人能不动心。”

面对众说纷纭,胡惟庸早已经没有一如既往的儒雅,而是深深的思索着,最后无奈的叹气道,“黄子澄那厮,竟然把梅山交出来,错过一次发展的机会,可恼可恼。”

“唉,不过我这边倒是收到黄子澄的信件,说是朱允炆在那边似乎有些忍受不住了,人也晒黑了,恳求胡相试探下圣上,是否结束南巡。”

胡惟庸摇头叹气,“表面上是巡视,实际上在那边丈量田地,上位不知道为何如此,近些日子,竟然连我都看不懂圣上的政策,莫非……”

随着这阵子的变化,朱元璋的冷漠,朱标态度的转变,这让胡惟庸感到一丝的不安。

一群人聊来聊去,竟然还真的拿崛起的,所谓的战神帮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加速城东的计划。

“老朽认为,应当搞点小手段,比如让吃了火锅的人中毒之类。”

忽然一位长须老者沉声说道,他的目光带着一丝冷漠。

胡惟庸皱了皱眉头,他不太喜欢这个人,吏部的二把手吕本,来自江南小家族,如果不是他女儿是朱标的侧妃,被扶正的太子妃,现在他连在这里的资格都没有,偏偏这个人一脸的高傲。

当然,他高傲是有资本的,因为朱允炆现在看上去就是未来的皇长孙,将来说不定是大明三代皇帝的外公。

外戚?

哪怕尽管如此,胡惟庸也是看不起,以老朱的手段,岂会让外戚做大,他都看不透,这人怕是脑袋秀逗了。

见到胡惟庸没有回答,吕本自顾自说道,“可以收买游侠入手,到时候也害不到我们。”

“此事非正人君子手段,我认为不可行。”胡惟庸摇摇头。

“放心,出了事情,绝不会被查到我们的头上。”吕本一脸自信。

胡惟庸却没有回答,算是默认。

……

此时,原本人流量最少的城北,被燕王朱棣等人买了连贯的几座宅子,按照朱长英的吩咐,要装修霸气,这里将是对建设北平贸易大城的转折点,也是将要在这里招揽一群商贾交谈。

同时一张张请帖,一张张流言开始在民间刮起一阵风,只要你是个商人,就有资格参与建设北平贸易城。

不问出身,不问来历,只问资产,人脉,皆可!

短短的几天时间开始从大明应天府传出,而那些外藩使臣也意识到朱公子所说的话都是真的,他们只能卖力去学习汉语,当然,其中最为认真则是琉球和高丽的使臣,甚至他们已经发出邀请,让君主派出会汉语的人来,与其去学习,现成的才是王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