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给老祖宗直播坟头变景点 > 第368章 犟骡子or千古左公

第368章 犟骡子or千古左公

【接下来介绍的这位是一个在当时性格很被人诟病的人,当然,并不是他有问题,而是淤泥中长出来一根清正的古竹,总归少不了被人看不惯。

晚清四大名臣里面,曾国藩的名气就不用说了,会做人,弟子和朋友都是一沓一沓的;

李鸿章会做官,是混迹朝堂的标准选手,手段圆滑世故,在朝堂一群人精里面打太极还混得风生水起;

张之洞学问高,“中体西用”更是引领了当时的潮流;

唯有咱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大人,得了一个犟骡子的称号。

但显然,在浑浊萎靡的晚清,能得到这么个“爱称”,是左宗棠本身的本事,也是对他硬气的夸赞。

虽然那些叫他这个名字的人可能没怀多少好意,但不好意思,我们会溺爱。】

犟骡子?

很多百姓连骡子都没见过呢。

而其他人倒是从一些对比的词里面听出来,这位左宗棠应当是个性格刚烈、执拗的人。

叫“犟骡子”的人可能带着讽刺的意思,但天幕说得也是有趣,确实,无论是好是坏,只要你在史书上有正面的评价,他们后人自然会把一些黑称都变成爱称。

会溺爱还真是……

【左宗棠的家庭在当时称为“寒素之家”,哪怕他爹和祖父都是秀才,但因为需要一边读书一边干农活,所以在当时算不得好,但绝对不差啊。

出生在这样的耕读人家,左宗棠的人生规划显然很清晰:读书——科考——做官。

没有任何疑问。

主流路线肯定就是四书五经,但左宗棠对这些没太多兴趣,反而对《天下郡国利病书》、《水道提纲》这些“杂书”感兴趣。

换做现在,那就是自主学习课外知识的素质教育典范啊,可惜那会儿视这些书为洪水猛兽。

左宗棠的行为就是不务正业,结果也很明显,他科考三次都没考上。】

嗯?

洪水猛兽也不至于吧?

这些展现出来的书一听名字就知道是那种实干的,就算不是科考的重点,也不至于当成洪水猛兽啊。

一些都没有的朝代更是一脸不满,不喜欢倒是送给他们啊,叫他们也看看。

他们想要找到这种实干类型的书还不容易呢。

唉,这后来的科考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被誉为名臣的人,居然三次科考都考不上,这很叫人怀疑制度是否还实用啊。

【27岁都考不上,左宗棠决定不考了,以后他要看喜欢的书,做喜欢的事,过喜欢的人生。

但事情的发展很有趣,左宗棠摒弃所谓的学术正统以后,他的学问却被人欣赏、发掘,慢慢的扬名。

第一个赏识他的是贺熙龄兄弟俩,不过左宗棠跟着贺熙龄读书,贺熙龄很喜欢他,还专门作诗夸奖他,贺熙龄的兄长则称他为“国士”;

第二个欣赏他的是两江总督陶澎,直接给他定论“君将来功业当在我之上”;

第三个则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果然,名臣就要在一块玩,历史英雄就要互相欣赏。】

很好,看来林则徐是这几个人里面最厉害的,或者说在后世人眼中,最被推崇的。

【左宗棠也很有趣,给自己取了个十分响亮的称号“今亮”,换做别人是脸大,但放在左宗棠身上那就是合理。

左宗棠辉煌的下半生是从41岁开始,年纪也是不小了啊。

太平天国围攻长沙,巡抚张亮派人去请左宗棠,本来左宗棠应该干幕僚的活,但架不住张亮心大啊,他直接当了甩手掌柜,左宗棠也担得起事,甩开膀子就是干啊。

舍我其谁?

三个月得时间太平天国都攻不下长沙,不得已调转方向,左宗棠一战成名。

铁打的幕僚左宗棠流水的湖南巡抚,张亮每两年离开后又来了新的巡抚,左宗棠依旧在勤勤恳恳干幕僚的活儿,这一干又是六年啊。

才有了那一句“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高度评价,但人家担得起啊,内清四境,外援五省。】

不少混日子得官员都羡慕极了,若是有这么个幕僚,他们也愿意放权啊,天知道现在干活儿有多害怕,他们是真的干不赢啊,尤其现在越来越内卷。

【晚清四大名臣里面,左宗棠和曾国藩、李鸿章的关系都不太融洽,但不耽误曾国藩能容人。

在左宗棠49岁这一年,曾国藩因为正在向南京进攻无暇收复在太平天国刀锋之下的浙江财富之地,便放手让左宗棠组建了楚军,并且举荐他为浙江巡抚。

唉,这几个臣子抛开私德,本领和心性都顶尖,可偏偏……只能说,名臣是需要国家和君主来互相成就的,单靠他们,是真的有限。】

可不是嘛,虽然只是草草的提及两句,可他们都听得出来几人的能力和优点,能文能武,家国面前能抛却私情,被誉为名臣不是没有道理。

但显然,在国家疲弱、君主无能的大环境里面,他们的努力都叫人看得心酸。

【49岁的左宗棠抓住了机遇,短短四年时间,横扫浙江,官职更是唰唰唰的升上去,从一开始四品的闲职,一直升到浙闽总督,还获封爵二等恪靖伯。

人家起步晚,但架不住升官速度快啊。】

这话可是把许多人心扎得和漏斗一般,他们努力一辈子啊,抵不住人家几年时间,眼红都红不过来。

【当时的晚清在所有人眼里就是一块大肥肉,谁都垂涎,谁都能上来咬上一口。

新疆、沿海同时爆发,海防、塞防同时需要,左宗棠主张海塞并防,李鸿章主张着重防备海疆。

平心而论,没办法说谁错了,毕竟若是都能防,谁也不会说只防一个,但当时晚清被人吊着打啊。】

一下子把所有人怒火都拉满了。

这个清朝是什么废物东西?被人两边夹着打?

天幕有句话说得对,若是有能力同时作战,当臣子的肯定不会说出放弃这种话来。

康熙此刻比平时不知道黑了多少,苍老的面容间皆是冷冽,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现在的他们还骄傲得很,未曾将海外放在眼里,此刻便听到清朝如此不中用,自然愤怒。

林书只能表示,这还屈辱?

更加屈辱的还没来,这会儿好歹还有左宗棠他们这些硬骨头扛着,还有血性在。

【当时的新疆不在大清手里,当时有人说直接不要了,这下子把左宗棠惹毛了啊,不是你家的地,16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说不要就不要?】

多少?

160万?

这下子没人坐得住了啊,当皇帝的,只要有点心气,那就喜欢开拓疆域啊。

拢共自家才多大点的地啊,这么多说不要就不要?

该死的大清!

最后的落脚点是林书没想到的。

【左宗棠显然是要把这件事扛下来,硬骨头要自己来啃了,他上书了一封,大意就是夸赞天山之地的好。

当时军机大臣文详和慈溪都是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所以,64岁的左宗棠再一次披挂上阵。

当时的新疆已经成了“洪福汗国”,还得到当时国际上英国、俄国的承认,若是左宗棠不强硬,不赢,日后还真就“西出阳关无故人”。

左宗棠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军费。

晚清的钱我都不想说它流到谁手里去了,但左宗棠收复新疆,他预计每年的花费是800万两,实际到他账面上只有500万两,但实际上,平均每年花了1000万两。

这里面的差值,清朝不会,也没有能力给他报销,需要他去向外国银行借。

后面朝廷在他借钱以后看到他的决心,也大力的支持,起码没有死劲拖着他的后腿了。】

这个钱的数目不少,但有前面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在前,其他人也只是咬咬牙,换做他们,这笔钱肯定是要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第二是武器,顽强可不再是冷兵器时代,左宗棠问朝廷要,向洋人买,费尽心机才打造出一支近现代化的军队。

这两个搞定以后,左宗棠整体的策略是——缓进速决。

这一次战争确实是速战速决,1876年三月开始,1878年1月,新疆收复。

这场仗可以说是左宗棠以一己之力扭转,所以,有人称呼他为犟骡子,可我们都称左公千古。】

不用多言,这句话他担得起,各朝各代都赞同。

【但伊犁还是被俄国占据,他们口头上说的是“代清军管理”,只要清军收复北疆就还回去。

显然他们不觉得烂成泥的清军还能远征,但左宗棠就是来了。

朝廷派人出使俄国就伊犁的问题谈判,可能是酒喝大了,直接把伊犁送了出去,没有打招呼就回来了。

破个例,给你扬个名,这位清朝的使者叫崇厚。

你怎么好意思叫这个名字啊?】

好家伙,刚刚舒心一点,心火又被点燃了。

什么玩意?

就直接送了?

你们是真不把东西当自家的,上下嘴皮一碰就送了?

不少人恨得牙痒痒,活像是自己的地被人送出去,恨不得把崇厚砍了,一家子都流放。

康熙也不懂,这些人是真的觉得土地是他大清的,所以都不在意吗?

【左宗棠会同意才是见鬼了,他六十多的年纪领兵出征,筹钱筹武器,从南走到北,从东打到西,你和人家喝个酒就把地送出去呢?

他当时就要宰了崇厚,但架不住人家花30万两买了条命。

别说,这群人是有钱的啊,30万两……这要是弄来30个,一年的军费都有了。】

别说天幕,就是许多穷得发绿的皇帝都觉得这条路可以走啊。

看起来,朝廷没钱,但这些臣子钱可不少啊,随随便便就能花30万两买命,谁能说一句没银子啊?

至于左宗棠拿钱这回事,他们就全当没看见了。

要打仗的人,攒点钱怎么呢?

如果真有这种人凑到他们面前,他们也能“网开一面”。

【左宗棠和朝廷直接说了,这次的谈判不算数,重新谈,谈不拢他就再带兵去打。

这次去谈判的是曾国藩的长子,为了给他增加筹码,左宗棠定下来三路大军收复伊犁的政策。

这一年,他都69岁了,给自己的棺材都打好了,水土不服,硌血、湿疹发生在他身上,种种都说明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合远征了。

可想要把伊犁要回来,他就只能亲自出关。

所以,有了左宗棠“抬棺出征”。】

没有人能对这句话生出任何不敬,不少人长叹一声,躬身作揖:

左公千古!

年近古稀,抬棺出征,这人的骨头啊,太硬了。

69岁的老人不在家含饴弄孙,有家不能回,只因此身已许国。

【第二年,清廷便和俄国就伊犁签订了相关的条约,夺回部分主权,当时左宗棠已经回到北京,在当时清朝那个环境,能做到这地步,他或许会有些许的安慰吧。

左宗棠在晚清就格格不入,腰板挺得直直的,浑浊得时代,倔强的践行一生的理想。

23岁写下“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50年后垂垂老矣,一身肝胆却无半分折损,留下一封家书:

“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些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他在戈壁不顾生死拼杀时,难道不知道自己包围的国家已经被一群瘾君子、软骨头腐蚀了吗?

他知道的,只是还是拖着身后大厦将倾的帝国艰难前行。

十年饮冰,终究热血难凉。

是犟骡子,也是左公。】

都到这个份上了,再谈及所谓政敌攻讦已经毫无意义,双方都不在一个档次。

再多的称呼又如何,左宗棠他无愧于心,流传千古,被后人敬仰已经说明一切。

没想到啊,他们还以为晚清就是一股烂泥直接烂下去,原来,还有人在努力,有人在用血肉支撑着国家的尊严。

只是,越是如此,越觉得唏嘘和对不住。

它何德何能啊!

十年饮冰热血难凉听着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可凭什么英雄就要十年饮冰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