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晚清名砚(下)
齐鸣和林轩对着这砚台琢磨了半天,还是没理出个头绪。近代的制砚名家不少,但这块砚台上没留名号,砚雕又是根据石材纹路形状临场发挥,很难根据风格锁定雕刻师傅。
最后还是林轩拉下脸,又嬉皮笑脸的凑到了吴天丰身边,对着吴老肩膀一阵轻锤后,语气讨好的道:
“吴叔~嘿嘿,您给讲讲呗,这砚台是什么路子?我俩眼拙,实在看不出来。”
“呵~”
要不怎么常说老小孩呢,面对林轩的讨好,吴天丰斜昵他一眼,唇角勾起打趣道:“呦~我这就又成你吴叔了?”
“嗐,吴叔,您可是看着我长大的啊。这话不是打我脸嘛。”说着,林轩手上的动作更快。
这下子,吴天丰作为长辈的那股子派头也端不住了,连连摆手,叫停:“停,你小子手上再重点,就该我送走了,我老胳膊老腿的,可经不起你折腾。”
说完,他伸手抄起了那砚台,抓在手上,目光复杂的看了半晌,反问道:“你们知道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吗?”
齐鸣和林轩立刻陷入思考,广东是华夏最早富起来的那一批,收藏玩的又都是钱,所以好东西着实不少。
不过吴老既然这么问,两人都意识到那这镇馆之宝肯定跟砚台有关。
这次,林轩反应更快,一分钟不到,他眼神一亮,已经是有了比较靠谱的猜测。
只是他正要开口,吴天丰却已经等不及,自顾自的道:“广东肇庆是端砚的发祥地,所以他们把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一方端砚,当成了镇馆之宝。”
“千金猴王砚!”林轩迫不及待的插话,抢答道!
千金猴王砚
吴天丰赞赏的点点头。
这下,房间里四个人,就剩齐鸣一脸懵懂,华夏博物馆那么多,好东西更数以万计,他还真没听说过有这方砚台。
林轩见他这样,心里舒坦了,心里暗戳戳的想:原来也有你不知道的。
“呵呵,看来小齐对此不甚了解,那小林子,你给他讲讲吧。”
吴天丰说完,抬起茶盏,浅浅抿上一口,用行动表明将这表现的机会让给了林轩。
林轩也不客气,机会难得啊!总是齐鸣在他面前侃侃而谈,弄得自己好像小学生一样,今天怎么都要找回点场子,他清了清嗓子,才道。
“晚清名臣张之洞你肯定认识。他的爱好之一就是砚台。后来他被任命两广总督,这儿可是端砚的原产地,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所以一上任,他就以替皇室准备供品的名义,下令石匠进山采砚。为此还专门让人刻了石碑,以作记录。
张之洞自己毕竟是两广总督,也不可能就盯着别人挖坑。所以他把挖石造砚的事儿,交给了自己的手下一个叫何蓬洲的幕僚。
何蓬洲领命后,尽心尽责,每次开采到好的端石,他就让工匠制成好砚送给张之洞。后来有一天,他去砚坑视察,有人通报挖出了上好的端石,而且一次挖到三块。
何蓬洲喜不自胜,立刻过去查看,果然见到三块花纹绚丽的端石珍品。而且,这三块端石上的花纹,一方像猴,一方像鹤,一方像牛,未经任何雕饰,就有这种效果,世所罕见。在那个年代,这种的可以被称作祥瑞。
何蓬洲不敢耽误,立刻将这三方端石送到了肇庆制砚世家郭家传人郭兰祥那,制成了三方砚台。
不过,这次的三方砚台太过珍贵,何蓬洲动了私心,悄悄藏了起来。直到张之洞过世,清王朝势微,三方砚台才被他的后人拿出,<何家三砚>一下子就名动全国。
后来,三方砚台里的,千金猴王砚和岩华四象砚,被广东省博物馆珍藏,唯独最后的青牛砚不知所踪。吴叔,难道您手上的就是~”
林轩看向吴天丰和他手上的砚台,眼神既好奇又惊异。
齐鸣也没想到来路这么猛,这若要真是那方失传的青牛砚,那用上数十万的紫檀木盒,还真不算辱没。
“嗯,这就是那方青牛砚。”
吴天丰淡淡点头,在他看来稀松平常的事儿,听到齐鸣和林轩耳朵里,不亚于平地惊雷。
“当年,有人将三方砚台,送给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我父亲,当时替他们做事,这方砚台,就是当时为了笼络我父亲,他们赠送的。最后,又随着我们全家,来了日本。”
“难怪,广州博物馆在全国找了几十年,都找不到呢~”
林轩感慨了句,随后再次拿起那方砚台,细看之下,砚池中的鱼脑冻,还真像一只盘卧的青牛,牛角牛首,清晰可见。
齐鸣也是没想到,这件东西居然还跟汪精卫和陈璧君,关联上了。
这两位在华夏也是人尽皆知的名人。那名声可真算得上是臭不可闻,是华夏近代史上的第一汉奸。但早年,这对夫妻可是热血少年。
汪精卫19岁投身反清大业,24岁就敢拿炸药,刺杀清王朝的摄政王,最后被捕。此后更是在狱中写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名句,准备以死明志。
他的妻子陈璧君,也是马来西亚巨富陈耕基之女,是妥妥的富二代。为了反清,为了革命,人家抛弃当时的富贵生活,回国搞刺杀。
只不过,这对夫妻权力欲望太重,加上当时国内军阀势力过大,山头林立。
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汪精卫主政南京,对外表态军事抗争。只是手握兵权的老蒋在江西剿共,既不听调,也不听宣,鸟都不鸟他。
汪精卫又命令张学良出兵抗日,但张学良甩过来一句,他无权干涉华北军事,就把他给打发了。其后,老蒋和张学良这对结拜兄弟,直接把汪精卫架空,最后把他赶下台。
也是从这以后,汪精卫的态度大变,加上陈璧君的怂恿,两人彻底倒向日本,从热血青年,国民党元老,变成了近代第一汉奸。
当然,他俩结局也不好,汪精卫1944年病死,最后被刨棺,焚尸,扬灰,渣滓都没剩下。陈璧君则在抗战胜利后被捕,一直关到死。
死后,他俩喜提石像一对,只不过石像姿势是跪着的,华夏历史,上次有这等待遇的还是秦桧夫妻。
齐鸣看着这青牛砚,暗自唏嘘,林轩的声音把他拉回了现实。
“吴叔,这东西也算是您家的传家宝了吧,这是要转手?”林轩小心翼翼的问道。
吴天丰神色一暗,叹了口气,自嘲道:“唉,什么传家宝~这是家族耻辱,一步错,步步错,否则我们吴家,也不会在海外飘着,有家不能回啊。
这东西,出了,也算是让我眼不见心不烦。而且~”
说到这,吴天丰看了看林轩和齐鸣,又感慨了句:“杨朝明,生了个好儿子啊~后继有人,可是我,没这福分。
我家里的两个小子,都没走收藏这条路,等我死后,这些东西,大概率也是被卖,反正都是要卖,与其最后流落他乡,还不如让它跟着你们回国。”
齐鸣和林轩面面相觑,都没吱声,这话不好接。
吴天丰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收藏家都面临的困境:后继无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也不能指望所有年轻人,都喜欢古董。
“怎么样?这东西,敢不敢收?”
吴天丰稍稍感慨了会儿,很快从那种失落的情绪里走出,再次问道。
“吴叔,这东西太贵重,我做不了主,您等我一会儿成不?我这就打个电话问问我爹是个什么想法。”
林轩站起身,陪着小心开口道。
吴天丰对此也是早有所料,摆摆手示意他自便。
林轩见状,便起身走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