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六十年代冤魂11
“也不知道那个杀千刀的,妒忌我女儿传出了这样的流言,要是让我知道是谁,我非撕了她的嘴。”何大丫想起这段时间村里传出来的关于女儿的流言,就气的不行,恨不得下一刻就能把传播流言的罪魁祸首找出来。
何大丫这边没什么头绪,方旭的娘这边却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她回去后,就看见自己院子里还等着的人,看见她回来立刻迎了上来,“伯母,怎么样?赵书月是不是被糟蹋了?”
方旭的娘看了眼前这个姑娘许久,才开口:“没有,月月单独一个人回来那天是白天,到家的时候天都还大亮着,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怎么可能,那个男人都被治安员抓了,治安员说他犯了流氓罪,赵书月没有被欺负,治安员抓她干什么?”杨诗怡双眼通红,显然对这个结果有些没办法接受。
“书月先到家,治安员过了很久才押着那个男人来村子的,要真是书月,治安员那可能不送书月回家?”方旭的娘简直就是书月的嘴替。
当然这件事也是治安员特意为之,当初他特意等书月差不多到家之后,才押着犯人从治安局里出来,就是为了真有流言出来的时候,堵住人们的嘴。
这一点杨诗怡自然也是知道的,作为对书月行踪非常关心的人,书月进入村子的第一时间她就知道了。
看着书月毫发无伤出现在村子里,她当时差点没把一口银牙都给咬碎了。
后来治安员押着男人来到知青院的时候,她还吓了一跳,还好她根本没有自己出面,这才逃过一劫。
后面她也不打算跟赵书月正面刚,而是开始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果然村里很快就有流言传出来,看流言传的差不多了,她便找到方旭送到娘,将流言学给对方听,如她所料,方旭的娘果然去找赵家人了。
只是她没想到这老太婆这么没用,三言两语就被赵家人说服了,甚至还反过来质问自己。
“伯母,我没有恶意,只是不想方旭的名誉因为赵书月受到影响而已。”杨诗怡故作委屈,眼睛泛着泪意。
这要是男人早就心疼坏了,可杨诗怡面对的是一个妇人,甚至是一个对她本就不喜的妇人。
方旭的母亲眉头紧锁,“杨姑娘,我知道你喜欢我们家方旭,为了他甚至到我们这边来当知青,可是感情的事情不能勉强,方旭他不喜欢你,甚至我从来没想过让出来书月以外的人做儿媳妇,就算书月真有什么,我相信我家方旭也不会介意的,所以你可以离开了。”
杨诗怡直接瞠目结舌,好像不太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伯母。”
“我刚才去赵家只是出于对书月的关心,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现在书月没事,我就放心了,你也可以死心了,对吗?”方旭的母亲这话属于变相掀了杨诗怡的脸皮。
杨诗怡哪里还呆的下去,留下一句:“伯母,我对方旭是真心的,我会让你看见的。”便匆匆离开。
看着杨诗怡离开的背影,方母的眉头依旧没松开,也是,她儿子招惹了这么一条美女蛇,一个弄不好就会让家宅不宁,她眉头哪里松的开呀!
夜晚,杨诗怡起夜,不知道被谁套了麻袋,揍的那叫一个鼻青脸肿。
于是村里的谈资很快就转移了从书月那似是而非的八卦,转移到了杨诗怡身上。
大家都在猜测杨诗怡到底得罪了谁,被人套麻袋打成了这样。
杨诗怡走到哪里都有人对她指指点点,要不是她心理素质足够强大,估计早就被这些指指点点弄到精神崩溃,跳河自尽了。
经过几天大家都视线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走了,但是也没有人愿意亲近杨诗怡。
可想而知杨诗怡做到事情有多过分,才会有人大半夜都去要给她套麻袋。
他们不了解事情,不敢评判对错,但是本能地离杨诗怡远一些,这样他们觉得安全一点。
没人理自己,杨思怡就去找愿意理自己的人玩。
村子里除了她还有一个赵小雪也是不招人喜欢的存在,正好他们两个人都讨厌赵书月。
两个一样讨厌赵书月的人,就这样凑到了一起。
甚至赵小雪还有些感激杨诗怡,要不是之前杨诗怡说话的时候,她记在了心里,上次她不一定能保全自己。
某次两人聊天,杨诗怡跟赵小雪抱怨,“小雪,你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赵书月这么讨厌的人存在,要是赵书月不存在该多好啊!”
赵小雪赞同地点透明,“就是,赵书月这个人实在太讨厌了,真希望她能消失。”完全没注意到杨诗怡脸上那得逞的笑容。
因为上次的事情,这次到了书月放假这天,赵安早早就等在了服装厂门口。
只是让赵安意外的是,和女儿一起走出来那一看就是领导的人是怎么回事?
赵安跳下马车,有些不知所措地往女儿那边去。
看着走近的赵安,书月向面前的几人介绍了他。
其中一位领导拉住了赵安的手,“赵同志,感谢你为国家培养了赵书月这样优秀的同志。”
赵安心里全是疑惑,但并不妨碍他回复别人,“哪里哪里,是她自己努力,家里人都是农村的,能做的就是不拖她后腿。”
几个领导齐齐点头,“果然不愧是能教出赵书月同志这么优秀的家庭,这思想觉悟就是高。”
赵安嘴上还在和这些领导寒暄,一伙的眼神已经飘向自己女儿。
等领导们走了之后,书月给他解了惑。
前几天书月在检查机器的时候,意外救了一个头发被卷进机器的女工。
然后针对机器的这个问题改进了机器的外形。
两件事情不大,可要是厂里因为机器而出了人命,作为厂领导的几位都会受到处分。
更何况书月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还想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那就真的是大功一件了。
当然事情要只是如此,领导们也不至于这么热情。
真正让领导们如此重视书月的原因,是书月在维修部门一段时间后,发现了不少机器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