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逆推心理!
孙淼......谋杀了自己?
自己杀自己!?
王盛瞳孔一缩。
这五个字,理解起来,正常人不卡个一时半会都算是思维快了的。
就算不卡,大概率还会半开玩笑的语气进行反驳。
王盛没有。
他沉思半晌,看着徐驹。
“为什么?”
“现在,从开头给你推算一遍。”
徐驹摆手,从在医院,听到那些医生的话后,所有警察都觉得孙淼有病。
也包括他自己,不过,细细一想的话......
他就利用疑点的组合,推出了一些线索!
“案件开始,也就是医院那段,受害者孙淼,发现了寄生虫,却并未对虫子的生长,做出些许的遏制。”
“且,之后五次检查,都在看着虫子寄生自己,没有任何的表示!”
“就好像是看着自己死亡一样。”
确实,随着虫子的增长,死亡也会提前到来。
“不看后四次,我们可以从孙淼,突然去医院做检查,来推算出,对方,很有可能在医院检查前,就已经知道自己感染了寄生虫!”
虫子还未发育成成虫,最普通的蛔虫,也没长到排便后,能看到的地步。
如此,对方怎么发现的?
除非......
“除非,在吃下含有虫子的食物时,对方便知道上面含有虫卵!”
徐驹开口说道。
肉片上有寄生虫,这种肉也是有名字的。
‘米猪肉’,这就是这种肉的称呼,一般对‘恶心’扛不住的,不建议去看。
“正常人看到肉上有虫卵,怎么可能会吃?”
“所以,需要有一个理由。”
他再次开口,这句话,之前和王盛探讨过,并没得到什么答案。
王盛边听边点头,直到下一句,对方所说,才和之前的谈话有所不同!
“从得到的信息来看,我们不知道这個理由是什么。”
“但,不管是什么理由......”
徐驹一顿,随即再次吐出一句话。
“都会被分为三个宏观种类,为:‘故意’、‘巧合’、‘被动’”
“目前,巧合,以及被动,已经被排除,前者不可能知道体内有虫子,后者不可能感染后,在医院还做检查!”
“如此,我们得到了一个关键线索。”
“受害者,孙淼,故意吃下含有寄生虫的虫子,并且,故意在体内,让寄生虫繁衍壮大!”
王盛愣住。
故意吃的?
故意吃虫子,倒是能解决逻辑上的不同,但是,新的疑惑,也会出现!
“为什么故意吃!?”
王盛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吃虫子,百害而无一利,除了让身体越来越差,还能有什么好处!?”
“不知道,不过,人做什么,都会有一个目的,吃寄生虫也是如此!”
徐驹摇头,这个疑问并没让他的思维慢下,“如此,我总结出了一句话,‘受害者有个目的,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需要吃下寄生虫!’”
吃下寄生虫才能达成目的!?
王盛嘴唇蠕动,但却并未说出什么,他感到一阵如鲠在喉。
“之后,我顺着这条线索,开始逆向,推理对方的心态。”
“之前我说过,按照公式来做题,心理和环境,是缺一不可的。”
徐驹淡淡说道,前两次案件他都有提过,比如李涛杀人时的心理,又或是,赵顺的恐怖谷效应。
这起案子也可以!
“王队,我刚才跟你说过‘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虎子’。”
“这句话的意思,你应该能理解。”
王盛点头,虽然看不懂虎子,但不妨碍理解意思。
“解释就是,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过的富!”
“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心理特征,是因为落差引起的恐慌,害怕。”
徐驹解释,同时还给对方抛出一个现象。
现象很简单,就是普通的‘朋友圈’。
不是软件的朋友圈,而是现实的朋友圈!
一个普通人,不可能突然认识一个大佬。
一个大佬,也不会出动去认识一个普通人。
搁在他们之间的,就是‘朋友圈’这三个字。
能当朋友的,往往都是身份层次差不多,认知三观差不多,娱乐方式差不多,换句话,也就是阶级相同!
当然,首先要剔除那种从小一起玩到大,半路起家,又或是二十多岁,思想不固定的富二代。
三四十岁,普通人几乎没办法正常的结交一个高于自己阶级的人。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此,便有了虎子那句话。
怕的是兄弟过的好?
大多数人,是怕自己配不上兄弟,怕兄弟不和自己玩了,有了新的圈子,所产生的焦虑!
能产生感情的都是十多年的朋友,发小级别的,这种浓厚的情谊,产生些许焦虑很正常,若是兄弟暴富后,性格是还没变,难道你还会怕兄弟过的好?
巴不得兄弟越富越好,到时候自己直接住兄弟家里!
代入到孙淼身上......
她的兄弟是谁?
“丈夫!?”
王盛瞬间想到徐驹的意思。
孙淼的丈夫足够优秀,家境贫寒,但硬生生的,从一个农村,吃不饱的小子,成了都市精英,住在高档小区,开着小轿车!
反观孙淼,依旧是那副样子,学历学历没有,长相长相没有,要能力没能力。
“最关键的是,程序员,几乎天天加班!”
王盛感到喉咙一遏,他现在,隐约有点明白孙淼的心理了。
“日夜不归宿,再加上明显的不对等的条件,自己除了个孩子,什么都没有,这足以让一个三十岁的女人,感到无比焦虑了!”
人是有欲望的。
这是生物本能,而程序员,却需要主动违背这个本能。
肉体的焦虑,心理的焦虑,条件的不对等,以及......
以及大量空闲时间!
时间,是让一个人胡思乱想的最佳条件!
而人只要执着的对某一件事来胡思乱想,往往会进行过度解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青春期的恋爱男女。
明明就是一个小事,不经意的举动,又或是随意的一句话,却会被过度解读,然后内心惶恐,又或是激动。
孙淼,但凡对着自己思考,焦虑是百分之九十八会出现的!
“一旦焦虑,人就会躁动。”
“一旦躁动,人就会有行动。”
“一旦行动,人就会出现错误!”
徐驹再次推导孙淼的行动,推导着心理变化!
“而偏偏的,‘行动’的最大阻碍,名为‘懒惰’!”
他眼神一凝,说出,大多数人的通病。
“人最怕的是突然而来的行动,以及戛然而止的行为。”
“但如果焦虑一直存在,必须选择行动,那么,这个人,就会选择......”
看着王盛,徐驹缓缓,吐出三个字。
“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