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江汉朝宗 > 第17章 蜕 变

第17章 蜕 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这一巨变,罗有福一时难以接受。

他无所适从,只好整天在家里窝着。要不抽他的大烟袋锅子,要不就用自酿的苞谷烧酒把自己灌得五迷三道。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四五年,眼看年纪轻轻的人就要彻底废掉了。

罗有福的老婆李月英看在眼里心痛不已,多次劝说无效后,就把电话打给了他们那跑到了浙江,嫁给一个温州人的大女儿罗曼梅。

罗曼梅从小就有主张。

当她知道情况后,给他爹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高屋建瓴地说了一大通话,只听得她爹罗有福连连点头。

罗曼梅先是安慰她爹。

她说,爹,您知不知道,您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我也是走出大山以后才知道,山外的世界里,有很多人也和我们一样,他们也一样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他们也有一样靠一些传统技术养家糊口的,而其他们所掌握的那些技术不一定比您的砖瓦烧制技术差。

这段话罗有福听懂了。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他心里多少得到了一丝宽慰。

罗曼梅继续说,爹,每一个时代都会成就一批人,也会淘汰一批人。您是过来人,您应该记得,八十年代时,淘汰的是那些胆小的。那时谁的胆子大,谁就赢了;您不就是在那时壮着胆子出去找活干,让我们家过上好日子的吗?那就证明您抓住了八十年代的机会。

而到了九十年代,淘汰的则是那些行动迟缓的,也就是说谁先发现机会,谁就会成功。爹,您如果在早一点接受了制砖机这个新科技,您到现在不也还依然垄断着咱三姓寨的砖瓦市场吗?

罗有福觉得他大女儿这点也说得对,他很认同。

他那仅仅见过一面的大女婿也接过电话,用蹩脚的普通话对罗有福说,爹,马上就是二十一世纪了!

这个时代更残酷了,就连饱读诗书的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

您只要是稍不留神,就会被时代结结实实地拍上一巴掌的。

罗有福根本就不喜欢这个拐走他宝贝女儿的大女婿。所有觉得他说的,净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废话。

但他依然在电话里“嗯嗯”地应答着。

女婿很有耐心,说,你看,我高中毕业后找不到事做,又不敢拉账背利去做生意,只好跟着老家的施工队四处修公路下苦力。

可我现在和曼梅也来到了我们老家义乌小商品市场做点小生意了。

虽然比别人起步晚了十几年,但不照样做的顺风顺水的嘛!比原来修公路强得不止十倍!

说,跨世纪后,人与人之间比拼的就是个人的觉醒能力了。

又说,一是要与时俱进,要关注时代的呼声,乐于接受新事物,跟上时代的节奏,具体来说,就是要跟着政府的政策走,政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多看新闻。

最后还给了一句衷告:要转换思维,不要扛着犁耙不换肩。

罗有福觉得大女婿这段话大部分依然有些抽象,他似懂非懂,云里雾里的。

直到他听见大女婿骄傲地给他讲完温州当地人的“鸡毛换糖”的故事时,他终于得到了启发,突然就如醍醐灌顶,豁然贯通。

这个四十多岁的山里汉子终于拨云见日,找到了自己下半生拼搏的方向了。

在这山里面沤肥都嫌弃的鸡毛竟然都能换糖,那这大山里丢一粒种子就可能丰收、在山中分文不值的玉米、土豆和红薯,是不是也能换回来点什么呢?

换钱?

可那时玉米才几分钱一斤,土豆、红薯根本没人收购。

有很多人宁愿红薯土豆烂在田里也不想浪费时间去收割。

只能是喂猪。

对呀,猪可是能变钱的呀!

砖瓦匠只是罗有福的副业,从根儿上来讲,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出自于一个农民的本能,他天生就对种地以及鸡呀猪呀牛呀羊的这些牲畜特别敏感。

多少年了,山里人都是种了粮食交完公粮后,剩下的自己吃,吃不完的再来喂这些牲畜。

这个自给自足的循环,虽然能让他们吃饱,但是兜里却始终叮当响,掏不出几个大子儿来。

倘若交完统购还能把剩下的猪卖掉,这岂不是一条好出路?!

农村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后的几十年间,三姓寨的山里人家,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有肉吃。

猪是自己喂的猪,每年年底每家每户至少杀上一头猪,春节吃上一部分新鲜肉,剩下一多半都用柏树枝熏成腊肉。

这种可以保存好几年而不变质、略带烟熏味的肉,喜欢的人趋之若鹜,不喜欢的人有如啮檗吞针。

但三姓寨人人爱吃,罗有福当然也爱吃。

但他最喜欢吃的猪肉,还是他每次去重庆巫山老岳父家看孩子时,经常吃的一盘菜,也就是当地的回锅肉。

他也学会了这道菜的烹饪方法。

可是回到老家后怎么也炒不出那种味道来。

后来才得知,巫山吃的回锅肉用的是他们当地的一种特色猪肉,这种猪叫荣昌猪。

1985年以前,巫山当地农民交统购猪时,交上去的都是生长速度快、体重更大的长白条,而自己家里吃肉的话,养的都是这种生长缓慢但肉质绝佳的荣昌猪。

“狮子头、黑眼膛、罗汉肚、双脊梁,骡子屁股尾根粗,嘴短三道箍”,是当地人对荣昌猪体态的形容。

这种大小适中、憨态可掬的荣昌猪,因为名贵,再加上大多数都有着一对黑眼圈,被当地人称之为不吃竹子的“大熊猫”。

罗有福受他见多识广的大女儿和大女婿的启发,决定开始养猪,就养那种肉质鲜嫩、口感好的荣昌猪。

有了这个目标后,他一改颓废的状态。

第一步就是“修地球”,也就是锄田耕地种庄稼。

如果是在旧社会,罗有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地主。

他有着种不完的田。

白柳树垭属于高山,没有水田,但漫山遍野都是土层肥厚的高山缓坡旱地,盛产玉米、土豆、红薯及荞麦等等。

因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所以白柳树垭地广人稀,原有的三户人家分享了这里近五六十亩旱地。

罗有福家六口人,父母虽年岁已大,两个女儿也外嫁了,但户口都在一个本儿上。所以,光是村上分给他们的土地就有二十多亩。

后来,两户邻居都在1995年前后,举家迁往了鱼米之乡天门市。他们两家人原有的几十亩土地,山下的人不愿意跑这么远来耕种,逐渐成了荒地,东一块西一块到处都是。

虽撂荒、休耕多年,长满了杂草,但只需稍作整顿就是肥沃的土地。

罗有福准备大干一场,在这些土地上种上玉米、红薯和洋芋,为养猪做准备。

他的第二步就是专程次去了一趟重庆巫山,从当地精心地挑选了三个母猪一个牙猪共计四个地道的荣昌猪娃,用专门的竹笼子装好,放在大巴车车顶的货架上,一路上喂食喂水,跋山涉水地带回了三姓寨的官坪白柳树垭。

从此后,砖瓦匠变成了猪倌,精心地伺候着那几头猪,一年也下不了几次山。

那一年,已经到了跨世纪之前的最后一年——1999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