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头花生意的试水效果
“其实又不复杂,还是头花的式样简单,你们和我一样按照步骤来做,我来教你们。”
黄美娟说着,就拿着制作头花的原材料,然后一步步的做了起来。
乡下的女人都会针线活儿,在黄美娟拆解了做头花的步骤之后也就不觉得多难了。他们跟着黄美娟后面,按照黄美娟做头花的步骤,很快都缝制出来了漂亮的头花。
看着自己手里制作出来的头花,这可比他们在县城的供销社看到的头花漂亮太多了。
难怪大队长家能帮着生产队争取来了一个这么好的活儿,头花谁都可以做,但是这样的款式可不是谁都能设计出来的。
不用说,这么漂亮的头花制作出来,往后肯定好卖。
女人的审美差不多是一致的。
他们这些乡下女人觉得好看的头花,想必那些城里的女人也会喜欢。
在黄美娟的带领下,生产队的这些妇人便继续开始做其他几个款式的头花。
苏念念觉得,既然自己这个二嫂的天分这么高,以后做头花这门活儿可以交给黄美娟去管理。
苏念念对自己的头花有信心,相信以后纺织厂看到了的头花的销量之后,愿意来红旗生产队增设车间。
等到那时候,苏念念再和纺织厂那边提一下,让她这个二嫂当车间的技术顾问。
反正能给自己家里人多争取一些利益的事情,苏念念肯定不会错过的。
苏念念将想让黄美娟管理头花生产的事情和苏根民说了一下。
苏根民和苏念念是一样的想法,觉得自家这个老二媳妇儿是块料子,让她来当这个管理最合适不过。
不过这件事事关他们红旗生产队的未来,还得和黄美娟好好的商量一下这件事。
等着这些生产队的妇人们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务之后,都一一回去了。
苏根民安排苏大嫂将今天大家完成的合格的头花的数目都记录了下来。
等到以后纺织厂那边结算工钱了,他们好对比这个账目给生产队的队员们发工钱。
见人都走完了,苏根民和苏念念才同黄美娟说了下,让她以后来管理生产队头花的生产制作。
听到公爹和小姑子的话,黄美娟一瞬间亚历山大。
主要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她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在嘴里念叨道,“我……我可以么?这件事太重大了,我怕自己做不好……”
见黄美娟这么说,苏念念便鼓励起来了自己这个嫂子,“二嫂,你为什么不可以?
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我觉得你可以的。
别人看到头花的式样,都不知道怎么制作。
可是你一看到,立马就知道怎么做出来。
除了你,我想不到另外一个更适合来管理头花生产制作的人。”
苏根民跟着后面应和,“对,老二家的,今天你的表现最为突出,要你都说自己不可以,那么其他人更不行。
生产头花这件事很重要,关于咱们整个红旗生产队未来的发展。
既然你有这个能力,我希望你能试一试。
当然,你也不要有压力。
等到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和家里人说,我们一起来面对问题和困难,不会所有的事情都让你一个人扛着的。”
听到小姑子和公爹这话,黄美娟便知道自己如果再推辞这件事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为了红旗生产队的一员,黄美娟肯定也希望为大队未来的发展做贡献。
从私人的角度考量的话,自己同样不能拒绝。
只有让头花的生产车间真正的投建下来,他们队员的日子才会好,而他们苏家作为生产队的功臣,未来在大队会受到更多的支持和尊重。
这么想着,黄美娟便点头道,“好,爹,小妹,既然你们能信任我,将这活儿交给我做,那么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见黄美娟答应下来,苏念念和苏根民都很高兴。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的几天,黄美娟都负责组织生产队的这些妇人在一起生产头花。
而每隔几天,纺织厂那边就会派人过来将做好的头花收上去,顺便再将下一批的原材料给送过来。
等着这一批头花收上去了之后,张红军便立马尝试着将这些头花给往外销售出去。
好在尝试销售的效果还不错,这些头花一去供销社,立马就被城里的女职工们抢购一空了。
看到了头花的抢手之后,张红军很兴奋,打算等着红旗生产队那边生产出来新一批次的头花后,再去市里百货大楼那边试水。
因为他亲姐夫就是市里纺织厂的领导,和市里那边也有联系。
相比较县城,能给市里供货的销售前景更好。
因为市里人更多,也更有钱,女人们的消费能力更高。
至于省城那边,就更不用说了,消费能力和市场又比市里更高。
张红军在省城那边没有门路关系,好在他有一个有本事的姐夫。
姐夫的门路广,省城那边肯定认得人。
让他姐夫帮忙安排一下,看看头花能不能让省城的百货大楼供应一下。
如果市里和省城都卖的好,张红军便打算按照苏念念的要求,在红旗生产队增设一个车间。
而这几天的时间里,苏根民带着大队的队员们开始忙活了起来。
队员们十分配合,知青点重建的比较快。
这一次公社和生产队都出了钱,知青点修缮的很顺利。
另外牛棚那边也做好了修缮。
知青点的住处和牛棚都修缮好了,借住在队员家中的知青和那几个参与改造的人就可以回自己原本的住处了。
这段时间,钱教授几人在沈家的日子过得很不错。
沈家不用忍冻挨饿,他们的身体在这段时间的调养之后比在当初住牛棚的时候好很多,都有精神气了。
只是现在牛棚那边修缮好了,他们得住回去了。
沈家这边虽好,但是他们不能一直在人家这边住下去。
这段时间沈家人愿意收留他们,让他们过上了劳动改造后最美好幸福的一段日子,他们已经觉得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