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春秋战国追加篇——欧治子

春秋战国追加篇——欧治子

欧冶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越国宁波人,中国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

欧冶子受越王之命铸剑,至闽浙一带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历经三年铸就了五柄剑: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又奉楚王之命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剑。

欧冶子被龙泉历代制剑者奉为祖师。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先是吴国攻破楚国,后吴越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

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剑”),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曾特请龙泉宝剑铸剑师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名贵的宝剑。

其剑名分别为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都是削铁如泥的稀世宝剑。

据称,后来越被吴打败,勾践曾把湛庐、胜邪、鱼肠三剑献给吴王阖闾求和,但因吴王无道,其中湛庐宝剑自行而去,到了楚国。为此,吴楚之间还曾大动干戈,爆发过一场战争。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在讲述干将铸剑的故事时已先交待:“干将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另有典籍则称欧冶子是干将师父,《古今逸史·吴地记》:“干将曰:先师欧冶铸剑之颖不销,亲铄耳。”

相传,当初赤堇的山峰因破裂露出了锡矿,且若耶的溪水因干涸(河床)露出了铜矿。于是,雨师施法洒雨,雷公击打橐器 ,蛟龙捧来鑪矿,天帝装来炭矿,(东皇)太一、天精诸神也下凡观看。欧冶子于是遵循上天的精神,施展其全部的铸剑技巧,铸造出三把大型(剑)和两把小型(剑):第一把叫湛卢,第二把叫纯钧,第三把叫胜邪(小刑,通假字,“刑”通“型”),第四把叫鱼肠(小刑),第五把叫巨阙。

欧冶子的铸剑名声很大。楚王听闻越国的欧冶子、吴国的干将善于铸剑,于是准备了贵重的礼物,派风胡子带去到吴国面见欧冶子、干将等人,以此请他们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铸出了三枚铁剑: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欧冶子死后,任凭世人倾尽财物,也再寻不得这样的宝剑了。

作品成就

越王勾践剑

剑,在中国被称为冷兵器的“百兵之王”,而越王勾践剑则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之前的三十多年间,该剑在国内一直是“藏而不展”。直到1999年4月,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前夕,越王勾践剑才运抵北京作短期展出。

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

因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铜和锡的比例不一。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

那么,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剑上是怎样铸制的呢?专家们分析认为,是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即分两次浇铸使之复合成一体。这种复合金属工艺,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到近代才开始使用的,而欧冶子却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采用。

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与《越绝书·宝剑篇》上的描述十分吻合,其坚韧锋利足以证明《战国策·赵策》对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的描述并非虚言,其做工之精美绝伦足以证明欧冶子的铸剑艺术巧夺天工、旷绝千古。

龙泉宝剑

龙泉宝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周。而春秋时欧冶子铸剑于龙泉秦溪山麓的传说,更为龙泉宝剑增添了神奇、优美的意韵。

据《越绝书》载: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秦阿’‘工布’。”

据说龙泉原名龙渊,因为唐代避高祖李渊讳,改名龙泉。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这是唐代诗人王勃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这里的龙光,就是指宝剑的光,而斗、牛都是天上星座的名称。

龙光射斗牛,就是指宝剑发出的光,一直射到天空的星座上。王勃为什么将宝剑的光称为龙光呢?因为这把剑就是龙泉宝剑。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龙渊、泰阿二剑为秦始皇所得。一次,在秦始皇出巡全国时,乘船行于鄱阳湖,突遇风浪,惊涛拍船。随从人员说这是水妖作怪,秦始皇听了大怒,立即取出龙渊、泰阿剑,命人埋于丰水之源,以压邪镇妖。后来,秦始皇死于出巡途中,两剑也就不知去向。

如今,在龙泉市城南的秦溪山边,还有一个剑池湖遗址,就是古时欧冶子铸剑的地方。

千百年来,欧冶子的铸剑技艺却绵绵不绝,一直流传下来。在龙泉市里,处处可见欧冶子的传人。人们为了纪念欧冶子,都在自己生产的剑上刻上七颗星,龙泉七星宝剑也就由此衍生。

湛卢剑

欧冶子铸的剑以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湛卢是越王命欧冶子制造的。

春秋时期,越王允常命令欧冶子铸剑,欧冶子带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和女婿干将,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

当他们见到松溪的湛卢山清幽树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3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

在古代,“湛”字有澄清、明亮、厚重、喜乐、深湛的意思;“卢”字有着纯黑、瞳仁、猎犬,最大胜利的涵义。由此,二字组合起来,大致的意思是明亮的眼睛,厚重的纯黑,可爱的猎犬,战无不胜的黑色胜利。

作为战斗和自卫的武器,把它称为澄清、明亮、猎犬、瞳仁、黑色、胜利,很是吉祥如意。

越王将宝剑取名为“湛卢”,这不仅有着帝王的精神取向,也流露出古人内心深沉的爱与祝福,这个命名既形象地描绘了宝剑的特色,又具体地表现了越王的珍视。

据说这是一把仁道之剑,意思就是得湛卢者能治得了天下、也是霸道的王者之剑。

纯钧剑

纯钧,亦名“纯钩”,被称为“尊贵无双之剑”。这把宝剑仅见于史书记载,越国灭亡以后就没有人再见过了。

传说欧冶子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

除了收藏者越王勾践之外,还有一个相剑大师薛烛曾经见过它,并且给出了很高的估值,即使是满城的黄金、满河的珍珠也不能交换它,它太珍贵了,因为铸造它的大师在铸造完纯钧之后就死了。

胜邪剑

胜邪,是一把小剑,后为吴王阖闾所用。欧冶子铸此剑时曰:吾每铸一剑,便铸一恶,故此剑名曰胜邪。

阖闾用它主持祭祀,这把剑邪气凛然,吴国灭亡后,胜邪剑就此下落不明。

鱼肠剑

鱼肠剑,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以刺杀吴王僚,故称鱼肠剑,是为勇绝之剑。该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历代书籍中也有提及,《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

关于鱼肠剑名的由来,一种说法是认为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这种鱼肠倒不是指生鱼的内脏,而是要将一只鱼烤熟,剥去两胁,然后再看鱼肠,则有点像古剑剑身上的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

据说清朝吴大皙藏有战国鱼肠剑的墨拓本,满刃花纹毕露,就宛如鱼肠一般。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鱼肠剑之得名,就是由于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一种可能是鱼肠剑的剑身细长柔韧,能够沿鱼口插入,在鱼的胃肠中曲折弯转,而抽出时则恢复原形,钢韧无比,熠熠生光;另一种可能是鱼肠剑为诸多名剑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

巨阙剑

巨阙据传说十分锋利,“可穿铜釜,绝铁(鬲)”。它的花纹“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烂如列星之行”。

巨阙剑钝而厚重。阙通“缺”,意为残缺。但其坚硬无比,故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

人物评价

剑在冷兵器时代,主要用于近体格斗,其功能在于砍和刺。

春秋时期以后,剑逐渐从作为实战的短兵器过渡为一种象征地位身份的佩饰,剑的铸造也从注重其实战功能转变为注重其外观造形。

越王勾践剑即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短兵器制造的杰出代表,历经多年而不锈,且依然锋利无比,寒光袭人,加上其主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强富国的历史故事,使其更富有传奇色彩,因而号称“中华第一剑”,铸造这一神奇国宝的是我国古代铸剑的鼻祖,春秋时期的铸剑名师,欧冶子。

欧冶子曾被越王封为“湛王”和“大将军”等官衔,但欧冶子不愿为官,只求重操旧业,但最终未能如愿。

为了纪念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边修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成了千年古迹,欧冶子也成为欧姓的得姓始祖。

《越绝书》将人间的器物赋予了非人间的意涵。毫曹、巨阙已经够宝贵了,但纯钧剑更加非凡。

“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就突出了作为人的欧冶子在绝世宝剑铸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吕氏春秋》就很明确地说:“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历数湛卢、鱼肠二剑的神奇故事。鱼肠剑带来的是阖庐刺杀吴王僚的血腥政治内斗,湛卢剑带来的是楚、秦为争夺宝剑占有权而引发的两国间的战争。

在薛烛看来,即使吴王、楚王、秦王贵为诸侯也配不上欧冶子铸造的宝剑,所以湛卢剑才会弃“无道”的吴王阖庐而去。在这段叙事的后面,《越绝书》作者还描述了欧冶子、干将为楚国所铸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的神奇威力。也是因为争夺这三把宝剑,晋发动战争围楚三年,最终以楚王引泰阿之剑大败晋军结束。

欧冶子被尊称为中国“剑祖”,当是在继承、总结中国古代各地铸剑术基础之上有所创新并定型宝剑的大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