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准备纺棉
看到元墨宸与一个陌生人闹不快,元初一在一旁不由说道:“墨宸,不要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是。”元墨宸恭恭敬敬应道。
元宏皓没见过元初一,见她在一直在旁给元墨宸说话,不由打量着她,“你谁呀?怎么墨宸到哪,哪都有你?”
元墨宸将元初一护到身后,“她是我阿姐,特地送我来赶考的,当然在我身边。倒是四叔你,怎么独自一人赶考呀?怎么也没个人来帮帮你!”
元宏皓冷哼:“我有手有脚,自己一个人就足矣,何需他人相送。”
“墨宸,无需作这无用的口舌之争。”元初一在一旁说道,“你快检查看看文具都带齐了没,可别有什么给落下了。”
“哦。”元墨宸不再理会元宏皓忙蹲下身检查自己的东西,有些东西是李巧珍给他收拾的,他还真担心有什么东西给落下了。
何文昊的东西大多都是母亲代劳,他见元墨宸检查,他也忙着检查,也生怕有东西给落下了。
何夫人打开食盒检查着吃食,元初一注意到他们把她昨晚送去的肉干和巧克力都带来了。
“对了,夫人,你把这奶粉给了我们家昊儿,世子和郡主喝什么呀?”何夫人拿起装奶粉的罐子向元初一问道。
元初一笑,“以前买了许多,家里多的事。每天早上喝一杯这个,精神好。下午要是困了,吃点那个黑糖块,也能让人精神焕发。”
“谢夫人相赠!”何文昊行礼致谢。
“不客气!”元初一笑着,这有来有往才是礼节,昨天何大人特地上门相告考场的一些隐形规矩,她送他们一点小吃食也没什么。
贡院的大门很快开启,监考官们开始进行考生入场检查。元宏皓排在第一个,他第一个上前检查入场。
“墨宸,一会儿不要选头前的舍号,选靠中间点的。”元初一交待道。
“为什么?排在前面不好吗?还能寓意着在可能榜首呢!”元墨宸很不理解,在前面才有好的彩头呀!
“这舍号是排排的,选前面的透风,你选中间点的号,风没那么大,你晚上睡觉不会那么冷!”
元初一前世看过有关学子们大比时关于舍号的简介。那舍号三面是墙,但没有门透风透雨的。
“听夫人说的就对了。”李巧珍也在一旁说道。
元墨宸点点头,“好,我记下了。”
不稍多时,元宏皓就通了检查,轮到元墨宸进场。元墨宸自己提着行李、食盒朝项院大门走去。
“平常心,尽力就好呀!”元初一在后面喊道。
元墨宸回头看她,笑着挥挥手,“阿姐放心吧!”
一旁学子听了元初一的叮嘱,不由奇怪看他,谁家送考不是交待着要好好考,怎么就她交待着要平常心去考呢。
何夫人听了元初一的话,也边给何文昊理衣裳边温柔道:“你也是,用一颗平常心去考就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考不考得过,你都是爹娘的好孩子!”
何文昊笑着,点点头,等一到他,他也就自己提着行李和食盒进场去。
何夫人看着儿子的背影,突然潸然泪下。
“这咋还哭了呢!”元初一忙拿手帕给她擦眼泪。
何夫人难为情笑了笑,“我只是有些感慨,二十年我也是这么送他爹进考场的。那时候家境不好,给他爹爹带进考场的,只有几个窝头和杂粮馒头。不像他现在,有肉干,有点心!就不知道他能不能像他爹那次那样,能榜上有名。”
何大人虽然第一次参考时名落比山,但在第二次参加大比的时候就榜上有名,顺利通过乡试大比。
元初一呵呵笑,“生活本就会越来越好!夫人放心吧,我看何公子也是个有出息的,这次料想也能考过的。”
“借夫人吉言,我也希望他能考好!”何夫人抹抹眼泪笑着说。
送元墨宸进考场后,元初一也就返回家中。现在家里也是忙着秋收,地里的玉米还没能收,但地里近两百亩的棉花却已经是能收的了。
她回到西山村后就着手让人开始采摘棉花的事宜。这棉花摘回来了可就要着手晾晒、然后再脱籽、纺弹,然后才能深加工,做棉衣或是棉被,或是纺成棉布。
两天后。
元初一正在地头看着工人们摘棉花,乔掌柜的来了。
“夫人,您上次说要我留意纺织作坊的事,今儿有消息了。”
元初一早就想买个纺织作坊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是出让价格太高,就是没有现成的熟练工人,让她一直没能入手。
“城里木家作坊原来是一直是纺丝的,但这下半年来他们没有收购到蚕茧,原先囤的蚕茧也都缫完了,如今作坊闲置着,他说可租,可卖,您要不要去看看?”乔福坤说道。
“走吧,那去看看!”
元初一带上玄月和云萱就随着乔掌柜进城去,很快就来到了木家作坊。这木家作坊位于城西,虽不临大街,但交通很方便,通车马。作坊是在一个大院子里,很宽。元初一四下查看,觉得这作坊很适合用来加工棉花。
“这位夫人,这作坊您是想买还是想租呢?”年近五十的木掌柜和善问道。
元初一对这位掌柜的第一印象不错。
“木掌柜,我想与你合作!如此一来,你的纺车也不至于闲置,待来年,你还可以继续纺丝。”
木掌柜一听就来了兴趣,“那不知夫人要纺什么东西?”
元初一拿出棉花。
木掌柜的诧异:“不知夫人手中之物是何物?”
“棉花!”元初一说道,“我需要把棉花弹松,然后将它纺成丝,再织成布。”
木掌柜拿过棉花仔细观看,又试着将棉花扯开,果然能变得蓬松。
“敢问这东西要如何加工?”
“到时我会把轧好的棉好送到你这,你只需要把它弹松,再纺成丝即可!”
对于棉纺这件事,元初一觉得今年的棉花产量不是很多,若是为此买下一个纺织作坊,她觉得不划算, 若是能将这项业务外包,还是外包出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