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白鹭的四项小麦良种大丰收
“景哥哥,我们要不要出去转转呀!”
“哦?你想去哪儿啊。”
刘景放下手中的中平二年第五期秦王半月刊,颇有些疑惑的问道。
鹭鹭不是个小宅女吗?一直说这大汉要啥没啥,除了打麻将,看报纸,亦或者是看看刘景的自己编造的故事和情景演绎。
每天可谓是大门不出,二步不迈。
今儿怎的高兴了?
白鹭看到刘景奇怪的目光,有些委屈。
“人家之前给你的足足五种小麦种子,你都不管不问,还是我自己去安排下人们种了几亩地...”
啪!
刘景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巴掌。
玛德,若非鹭鹭,孤险些误了大事!
白鹭一愣,连忙拉住刘景的手。
“哥,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实在生气,你就陪我到外头,一起锄地去吧。”
刘景咳咳两声。
“这就走,走着。”
...
“大宝,大宝啊。”
大宝满头大汗的跑来。
“大王,您喊小人?”
刘景站在殿外,“去,传令华雄,调五百甲士,你去喊上元直和瑜弟,随孤到城外走一趟。”
大宝听到刘景要带他一同出行,开心极了。
连忙应诺,外出传令去了。
...
就这样,刘景带着秦王府众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宜阳郊外,一处僻静的王庄。
看着庄里忙忙碌的百姓,刘景暗自点头。
孤这庄中百姓,生活状态还是不错的,起码精神头是出来了。
看着他们脸上的希望和憧憬,刘景心中仿佛喝了蜜水一般甜。
...
在小白鹭的指点下,众人左右辗转,来到了庄后的一片开阔地。
这一片地都被白鹭令人封锁,每隔十数步,都有一块硕大的木牌。
写着各种警示告语,而且种植之前,白鹭也不避人,光明正大的带着秦王府内侍们规划的王田,是以庄内也没人敢来动手动脚。
众人来到田亩之中,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惊呆了。
呆呆地站在田边,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一亩亩试验田地,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这片土地上,金黄色的麦穗低垂,甚至有的麦秸都有些弯了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每一株麦穗都颗粒饱满,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
大汉到了刘宏手上,平均温度相对以往是下行的,在这个年头,即使是世家大族所侵占的良田,其产量能达到后世的110市斤,都已经是人们熟知的丰收年了。
然而,眼前这些地的产量,大家还没动手,但多年从农的经验,就能看出,这少说也能有个四五百斤(以后通通代指后世的市斤)吧。
当世最好的良田,产量也难以达到200斤,看到眼前这震撼人心的一幕,让所有人都不知所言,难以置信。
但刘景却能感受到,他们的沉默,震耳欲聋。
徐庶等人虽然跟着刘景涨了不少的见识,但这次依然是瞪大了眼睛,仿佛要将这片神奇的土地看穿,探寻出其中的奥秘,然后让整个秦地的土地都能获得这等收获。
有一些亲军中的小校和尉官,追随刘景多年,熟知刘景秉性,心知大王宽厚,不禁主动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一缕缕麦穗。
兵士们则是激动向往的看着他们的直系长官们纷纷下地,满脸温柔的轻轻抚摸着麦穗,感受着那沉甸甸的质感,仿佛能够触摸到丰收的喜悦。
士卒们在羡慕之余,只能瞪大眼睛,想要用自己那并不灵活的脑子记录下这令人惊叹的一幕,希望将这一刻永远定格在记忆中。
将来退伍,光荣返乡,也能在田亩之中,和孩子们吹嘘一番,劳资当年可是追随大王平定天下的,就连你们现在种的这良种,那也是大王仁慈,推广利民。
自己还是跟在大王采摘良种的第一批将士们呢,嘿嘿,这逼格不是一下子就上去啦!
...
“大王,这怎么可能?”
周瑜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他的目光不断地在麦穗和土地之间游走,看着激动的众将士,仿佛要找出其中的答案。
“大王,这良田是怎么种出来的?”徐庶也不禁问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羡慕,仿佛想要学习这片土地的种植技巧。
听闻王驾出城,匆忙赶来的王傅卢植,主簿荀彧、郎中令荀攸也追随赶到。
看到眼前这刺激视觉神经的一幕,几人瞬间觉的自己的小心脏都停动了片刻。
此时的荀氏兄弟,除了尊崇和钦佩,眼中还浮现出了惊叹和敬畏。
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大汉农业的发展方向,看到了天下黎庶从此再无饥馑,看到了自家良田挂满良种的情景。
此时的众人,看着刘景,仿若看到神明一般,对秦王再无半点异心。
“大王,真是得天地灵气之所钟啊!”
荀彧面色复杂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