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钟会图谋
诸葛质想了想,道:“五王爷智虑深远,算无遗策。此番又与孟虬结盟,借得三万南兵,或有可能吧!”
“嘶,此话怎讲?”姜维既是惊叹诸葛质对刘谌的评价如此之高,也是惊叹其不仅消除了南中后患,还能借到了数万南兵。
诸葛质淡然一笑,简单将刘谌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以前所算皆以成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姜维越听脸色越是凝重,到最后听完后,不由仰天长叹道:“刘氏后继有人,实乃蜀中之幸也。”
说完,姜维也不再隐瞒。又将密信刘禅得到回复“南中”一事告诉了诸葛质。
诸葛质笑道:“看来陛下也是下定决心要将复国大业委托于五王爷了,还望姜叔父能够速决!”
姜维微微点了点头。眼下刘禅已经决定让刘谌继位,他又不可能自立,身为蜀臣,他也只能接受刘谌了。
不过,虽然姜维对刘谌印象大为改观,也答应投效。可是从内心深处来说,并没有完全认可刘谌。
诸葛质见目的达到,心中十分高兴。随即他又想到了刘谌所说之事,让姜维注意魏监军卫瓘以及身边之人的事情如数说了一遍。
至于关越书信一事,他隐去没说。毕竟关彝乃是姜维部下,说出来显得有些不信任姜维的意思。如果不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他并不打算去找关彝。
姜维先是听说诸葛质此行是来帮助自己起事,到也没有太反感。毕竟姜维师承诸葛亮,从内心来说,他对诸葛家人就有亲近感。
当然这也仅限于诸葛家人,换成旁人来,姜维肯定难以接受,会认为刘谌是不放心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
等他听到了刘谌担忧之事后,姜维微微皱眉思索起来,觉得刘谌未免太过谨慎小心了。只是碍于诸葛质还一脸深以为然的模样,便点头表示知晓了。毕竟姜维也有着自己心中的高傲,他连钟会都不放在眼里,又岂会在意一个小小的监军。
诸葛质将姜维表情尽收眼底,心中轻叹一声。暗道看来想要指望他完成刘谌所托是有些难以办到了,说不得自己得帮姜维多多留意才行。
姜维将钟会已决心造反以及计划情况简单说了一遍,让诸葛质心中有数。原来钟会打算让他率本部五万人马出斜谷为前锋,自己率领大众跟随其后。
到长安之后,命令骑兵从陆路走,步兵从水路走,顺流从渭水进入黄河。钟会认为五日即可到达孟津,再与骑兵会合于洛阳,一时之间就能平定天下。
对于这样的计划,姜维有些不屑一顾,认为钟会未免有些文人的异想天开。那司马昭老奸巨猾,又岂是如此轻易会上当。
只是姜维要的就是钟会公然造反。至于能不能打下长安或者打进洛阳,那就不是他所考虑的事情了。不过,现在既然要与刘谌里应外合,他就得将计划重新盘算一番了。
就在两人秘密筹划如何设计钟会之时,会议厅大门被敲响了。
姜维看了一眼诸葛质,眉头微微皱起来。他知道没有要事,府中下人是不敢这时来打扰自己的。
诸葛质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些,他朝着姜维微微点了点头,两人暂时停止商议。
待姜维将下人唤入后,才知钟会派人前来,说有要事相请,让他即可前往。
姜维挥退下人,安排诸葛质暂时住在将军府,以方便两人商议大计。而且诸葛质等于被变相撵出了诸葛家,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去处。
当姜维匆匆赶到钟会的临时府邸后,钟会带着一干亲信亲自将他迎接会客厅。
“不知兄长此次唤我前来,所为何事?”客套一番之后,姜维率先开口问道。毕竟两人名义上已经结拜,无论是处于真心还是相互利用,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出来的。
钟会五官清秀,一副儒士的模样,可偏偏却喜欢穿铠甲,由此也看出他不甘身为文臣。
他的身材不高,但是一看便是属于短小精悍的那种。至于钟会脑后有没有反骨,姜维并没有摸过,也并不想知道。他要做的就是凭着一张三寸之舌,誓将钟会忽悠反。
钟会面色凝重的说道:“伯约,情况有变。我们之前的计划恐怕要改一改了!”
说完,钟会从桌上拿出刚收到的司马昭书信递与姜维。
姜维定睛一看,但见信中说:恐怕邓艾不甘心接受惩处,现已派遣中护军贾充率领步骑兵一万人直接进斜谷,驻扎在乐城。吾亲自率十万人驻扎在长安,近日即可相见。
“兄长有何打算?”姜维看完信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钟会轻叹一声,凝视姜维道:“如果只取邓艾,晋公知道我一人足矣。如今他带来重兵,必定觉察到我有变异。我们应当迅速难,事情成功了,就可得天下。不成功,也可以退保蜀汉,仍不失为刘备也!”
姜维默默点了点头,心中盘算司马昭应该还不知道刘谌南中起兵的事情。看样子就连钟会也是被郤正忽悠了,没有把刘谌放在眼里。
钟会见姜维默然无语,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不由皱眉道:“贤弟可有何教我?”
姜维见钟会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不由眼珠转了转,正色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近闻郭太后新亡,兄长可诈称太后遗诏书,声讨司马昭,以正弑君之罪。以兄之大才,中原必可席卷而定。”
钟会闻言眼前一亮,抚掌而笑,道:“妙妙妙!贤弟大才,当为讨逆先锋!事成之后,你我兄弟二人同享富贵。”
姜维表面点头,内心冷笑不已。随后,他眼珠转了转,又故意装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钟会自然看出姜维有话说,不由故意板着脸道:“伯约,你我是兄弟,有何话但说无妨!”
姜维故作犹豫后,道:“弟不才,承蒙兄长错爱,自然愿效犬马微劳!但恐其余诸将不服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