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统一天下从召唤猛将开始 > 第802章 真的怒了

第802章 真的怒了

朱平安深吸了一口气。

“地方上的官仓吏治已经败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声音低沉,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分量。

“不推行新政行吗?朝廷需要的十斤粮,到了地方上百姓却要缴纳二十斤!而朝廷最后得到的只有八斤,剩下的十二斤都被官绅们私分!”他愤怒地挥舞着手臂,仿佛想要驱散这沉重的阴霾。

“哦,官绅们因为利益受损就闹得罢考,声称大秦不优待士人!但他们有没有想过,百姓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他们又找谁去说理?”朱平安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无奈和痛心。

“莫非,难道……真的要等到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吗?”他颤抖的声音透露出深深的担忧。

“不是朕危言耸听,照这么下去,百姓反的可能真的就在朕这一代人之间。朕还没死的时候,就可能有百姓要造反了!”他眼中闪烁着愤怒和绝望。

“他们在骂老田是古往今来第一酷吏,其实骂的不也是朕这个皇帝吗?说朕是千古第一暴君。”

“朕知道,朕并非什么宽仁之主。”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坚定。

“但朕问心无愧,该做的事情朕已经做了,该给的朕也给了!有人抱怨俸禄太少导致贪腐,你们可曾想过,纵观历朝历代,有哪一朝的俸禄有大秦俸禄如此丰厚?”

“朕了解读书人的艰辛,知道他们考上功名的不易。所以,只要中了功名哪怕是秀才,朕都会优待!”

“可是,他们的满足吗?他们真的懂得珍惜吗?”他声音带着愤怒和不解。

“再者,就算他们拥有特权,在征粮的时候可以从中谋取利益,可曾有过明言,百姓的粮税要超额缴纳,而官绅的粮税要如数奉还?他们却无视这些规则!他们犯错在先,还阻止朝廷查办,甚至不允许朝廷拨乱反正!”朱平安愤怒至极,他的眼中燃烧着火焰。此刻的他,真的怒了。

朱平安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觉得一省罢考力度不够,直接给朕来了个三省联合闹事!这三个地方,究竟是将大秦的疆域视作法外之地,还是想把大秦的律法当做无物?”

荀彧站起身来,声音铿锵有力:“陛下,就事论事。此次三省学子罢考之事,背后必有蹊跷,必须严查!”他眯起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今日他们能为了新政而鼓动三个省的学子罢考,谁又能保证日后他们不会为了其他目的而故技重施?三个省,这可不是小数目。单是串联这三个省份的学子,就已经犯下大不敬之罪!”

“在臣看来,他们如今闹事的声势越大,日后翻起的波澜也就越汹涌。这些人心怀叵测,德行有亏,若非他们自己跳出来,朝廷恐怕难以一下子甄别出他们的真面目。”

“我大秦需要的是正直之士充盈朝廷,而不是让这些小人得势!即便他们学富五车,若品行不端,日后也只会成为大秦的败类!”荀彧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要将这些不良之徒驱逐出大秦的朝堂。

“终究涉及的是来自三个省的才子们啊。”江游生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沙哑而富有情感,“若是真的如同德州的情况,将他们所有人的功名都剥夺,恐怕会激起混乱的波澜。”

“混乱?”王猛眼神冷漠,声音坚定,“他们所依赖的不过是功名之躯,不过是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以及人多势众的错觉罢了!”

“王尚书所言极是,难道没有他们这些读书人,大秦便不再是大秦了吗?”魏征冷然插话,“他们选择是否参加考试,大秦都始终是大秦!天下间的官职,自然有人来接任!”

“话虽如此,可其中的处理之法则让人头疼。”江游生苦涩地笑道,“这些才子若在乡间被直接免去了功名……”他望向朱平安,神色忧虑,“皇上,舆论如潮,难以抵挡啊。”

“朕不受他们言论所扰。”朱平安挥手示意不在意,“任他们议论去吧。”

看着年轻的皇上如此坚决的态度,一些原先留下来的景国老臣们不禁心中一叹。

皇上这是与那些才子们硬碰硬啊,最后的结果,恐怕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局面。

曹国公李静龙微微躬身,缓缓开口:“皇上,臣倒是有个折中的办法。三省学子罢考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当务之急是查明真相,揪出幕后串联之人。这串连的学子中,必定有人出于某种目的,煽动学子们罢考。臣建议朝廷立刻派人深入调查此事,追查串联之源头。”

皇上朱平安眉头微皱,道:“说来听听!”眼神之中透露出一丝期待。李静龙停顿片刻,似乎是在深思熟虑,随后道:“除了追查串联者之外,朝廷还应发布明诏,阐明事实真相,让广大学子了解朝廷的立场与新政的目的。让那些被裹挟或不明真相的学子们知道,他们不应盲目跟随他人放弃科考的机会。”

朱平安闻言沉思片刻,眼神略显担忧:“那对于那些一心要罢考的学子呢?难道真的要禁他们日后参加科考?”他问道。李静龙嘴角上扬,微笑道:“皇上放心,对于那些执意挑衅朝廷权威、无视新政的学子,自然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若是他们执意如此,油盐不进,那就别怪朝廷心狠手辣。”

旁听的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其中有人惊呼道:“剥了功名可以重新考,但若禁了这些人日后参加科考,那真是堵了他们的上进之路,此事是否做得太过决绝?”李静龙闻言并未立即回应,只是目光坚定地看向皇上朱平安,等待着皇上的定夺。

李静龙微微一笑,话语间轻松地转换了话题:“这些年轻人,他们虽然有些冲动和错误,但也需要承担后果。惩罚是必要的,臣有一个提议,或许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将他们发往岭南之地呢?那里是朝廷推行汉化的前沿阵地,正是需要人才支援的时候。学子们可以借此机会,亲身体验边陲之地的风土人情,并在实践中帮助朝廷推行汉化政策。”

此言一出,群臣立刻心中惊呼连连。虽然李静龙的话语委婉动听,但他们深知其中的含义。所谓的发往岭南,本质上不就是流放三千里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