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作废片段,等待新的
明朝亡国的原因非常的蹊跷,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时全球的白银正如潮水般涌入大明帝国,明朝绝对称得上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富有的王朝中,身为一国之君的崇祯却被活活的穷死,明朝末年对外军事最大的威胁,不是被神化了的8级铁骑,而是无法解决的军享问题,崇祯元年,朝廷税收共,计三百二十六万两白银,可即使把这些钱全用来发军校,还有一万两的窟窿补不上,为了防止兵变,朝廷开始加税盘剥百姓,而兵变刚刚解决,民变又闹得沸沸扬扬,在这种几乎死循环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以穷到变卖皇家金银器皿,甚至放下尊严来与大臣们借钱的地步,然而此时的明朝不是没有钱,而是收不上来钱,造成这种局面的一大原因,就是横行明末的东林党,把明朝末年所有的天灾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东林党的人祸之灾,要命这群读书人有多可恶,还要从当年的郑和下西洋说起,其实郑和下西洋绝对不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相反大海洋经济让赚的盆满钵满的朱棣,干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但郑和下西洋是属于国营收入,这巨大的利润蛋糕让代表食神经济的文官们,红了眼黑了心,于是他们开始编排,各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黑料,其目的就是让朝廷静海,可当官方宣布禁海令以后,这些有权力的文官则又开始勾结商人,私自开展下海经商,到了嘉靖年间,这种情况已经一发不可收,巨大的海洋贸易需求促进了,江南一带制造业的发展,于是无数富甲一方的商贾名流,迅速在江南一带崛起,也就在这个时候,被罢官的顾宪成回乡办了一个东林书院,这个天天道德仁义挂嘴边的顾宪成,其实就是一个党争高手,于是他以东林书院为根据地,既讲学又一政,逐渐与江南的财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开始垄断明朝的士大夫阶层,据统计,当时流入大明的白银,足足有九亿辆,而崇祯一朝财政收入大约每年才三百万两,仅为流入白银的百分之零点三,然而这帮文官可恨就可恨在他们赚了钱,却连一丁点税收都不愿意缴纳,可怜那崇祯皇帝刚提出要征收一点税,东林党就站在道德制高点,大户要藏富于民,再说一个更加触目惊心的例子,当时辽东的战士们满身疮夷,食不果腹,说是大明的述编战士,实则已与乞丐并无两样,而反观江南一带,莫说那些变着花样找乐的史神名流,就连当时务工的工人,也都到了没有好酒好肉与茶糕点心伺候着就绝不开工的地步,一面水深火热,一面莺歌燕舞,崇祯皇帝为什么收不上税,无非就是关羽伤已经死死焊在了一起,这些既得利益者要么上演市的大搞土地兼并,要么打通更高级别的官员,而东林党本身就来自江南工商阶层,他们要求不与民争利,但这个名不是黎民百姓,而是江南的才般老练,你可以说崇祯的政治水平不高,但必须承认,崇祯面对的问题确实非常棘手,要知道到了百年后的雍正时期,此时证据已经稳定,可尽管在这种情况下,铁血雍正还是以累到猝死的代价,才勉强做到强压世神集团一头,当年曹操攻打东吴之时,孙权被战贺两派搅得犹豫不决,而鲁肃一语道破人性,他说,我们想与曹操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可孙权,你若降曹,定是必死无疑,东林党这帮人就和当时东吴的主降派一样,他们是改朝换代唯一一种王朝规律,并早已做好了为下一个主子镜中的准备,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梅山字义,践行天子守国门的诺言,可第2天朱由检尸骨未寒,东林党与百官已经穿戴整齐,走上了金万店,迎接新的打工生涯,然而极其讽刺的是,书生永远是书生,他们自以为是的逻辑与规则,李自成的起义军不认满清的八旗军也不认,大明崩溃前夕,崇祯苦苦哀求百官捐款,结果只收到了两万两白银,而在农民军的严刑拷打下,仅一个周奎宁,就从地窖里拿出了三百万两白银,足足一年的税收之多,经过一个月的洗劫,这帮文官们被李自成的大刀,活生生敲出了7千多万两白银,同年,江南的东林党代表,钱谦益刚娶了比他小36岁的柳如是,四年,钱谦益就在沱沱大雨中跪着等待清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