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受得传承原话转述
徐兢一听处航真人说,有八九成机会复原,顿时满脸喜色,看了看余伯。
“二少爷,还不拜谢真人?”余伯微笑提醒道。
“弟子拜谢真人。”徐兢俯身便拜。
处航真人依旧淡然地道:“我这里不必如此多礼。你等暂且在观内安住,我自会安排。”
出了月牙门,刘太武低声道:“这真处航人应该至少是武皇了,我丝毫感应不到其武道境界。”
“确实是。达到武皇境界以上,只要收敛气息,低阶武者根本无法感知。”余伯道,又看了看徐兢,“二少爷,像处航真人这般高人,性情大多特异,不能以常理看待,具体如何相处我们也难以给你提点。只能靠你自己……”
“晓得。”徐兢点头道,“余伯是说的拜师之事吧?”
“二少爷就是心思通透。”余伯笑道。
“有缘千里识,无缘擦肩过。如今,得知所伤的经脉有几成机会复原,我已经很满足了。”徐兢似乎受了那处航真人的影响,居然不知不觉地有了几分真人那般淡然的神态。
“呵呵,你这有缘无缘的,又是古人所言?”刘太武一旁打趣道。
“刘叔说的没错。我就是觉着古书所传下的话极其浅显易懂,还很有道理。”徐兢满脸对古贤的神往。
次日,用完早餐,余伯和刘太武就被昨天领路小道长告知,可以自行在玄元观前院和中院游玩,但后院不要进入。交待完后,就单单领徐兢去见处航真人。
余伯两人依言随意在观内前院、中院转了转就回去了住处。
徐兢被带到月牙门前,那领路小道长要徐兢自行去见真人,就告辞离去。
徐兢给真人见礼后,仍然仿照昨日,在处航真人对面盘腿而坐。
“徐兢是吧,我那徒儿王东蟾在信中对很是推崇,说天资、秉性远超于他。字里行间有暗示我收你为徒之意。实不相瞒,我因一些特殊情由,也不会在此久留。至于收你为徒,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暂收你为记名弟子……”
见处航真人略一停顿,徐兢连忙起身就要跪拜,处航真人连忙阻止道:“莫急。我还有话,你最好慎重思量。即便是我记名弟子,也多半要承担一定责任。”
徐兢并未犹豫,直接纳头便拜,一连三个响头:“弟子徐兢拜见师尊。”
处航真人颇为满意:“好。也是你我有缘。我本想等王东蟾可有机会来此,好交待他一些事,他既不便也合该你受得传承。”
说着,处航真人从袖口里拿出三本书册,说道:
“你右手经脉有损,不宜使用强力功法,这本《玄狐剑诀》正适合你左手施展。
这本《无痕谱》是暗器宗法,你可以自行尝试哪种轻灵暗器,最好选一种为主,练到圆满以上后,再辅助性练习其他一两种,具体看你喜好。
至于,王东蟾那边,你无需多说,还照以前一般相处,称呼他师兄即可。他也是我记名弟子。”
依次拿着两本书说完后放到一边,又拿起一本厚书,神色凝重地道:
“现在有个选择,极为重要。这本《灵机通识》可以说是上国仙门心法,是我师祖获得,一直传到我这里,也只是修炼到大成;如此,也只能探察普通人的灵海境域大小,无法探察其灵海丘维。
若能修炼到圆满以上,自能探察境界相差不大者的灵海丘维。
按照师祖所言,探察对方灵海丘维,就是可以直接感知对方灵海内包含的个人相关内容。
灵海的运用,在普通武者为灵觉——,达到一定境界,也才只能感应自身;对于高阶武者,也就是武皇巅峰以上境界的,可以产生灵识外放,在一定距离感应外界。
倘若,能够成为一定境界的修仙者,则能转为神识,相当于灵魂脱出肉体,自行游走于天地。
可惜,为师灵海境域不够,如今也未圆满,武道境界也不足,也不知具体详情。
王东蟾则是其他原因,暂时也就没让他修炼。
我观你天生灵海境域极为阔大,想来应有机缘达成。目前看来,你我师徒也只能聚少离多,其中情由复杂,也不便告知于你。
只看你选择,如情愿修习此法,需得以天道起誓,将来遇有一人拿得此书另外半张扉页,印证后,你必须无条件答应对方一个要求,或守护其十年。你可还愿意修习次法?”
说着,处航真人极为郑重地看向徐兢。
“师尊,这灵机功修炼至圆满后,可以探察他人灵海丘维,感知其包含的内容具体是啥意思?”徐兢略一思索后好奇问道。
处航真人暗暗点头,心道此子心性还是颇为稳重,也是思索一番后道:“好,我就把师祖给我打比方的原话转述给你,一个人心念相当于是他的家,所谓感知,就是你能够私自闯进他家,从而探知他的家底。”
徐兢面露愕然,这样岂不是有些……
处航真人似乎看出了徐兢的疑虑,接着说道:“所以,一般而言,除非特别需要,正道修士,是不会轻易探查别人识海的。反而,更重要的是,防范那些邪道修士,擅自探察自己。所谓器在人用,用于善,则善;用于恶,则恶。”
徐兢若有所悟,神情也松缓下来。
处航真人见徐兢如此,心下更是颇觉欣慰,觉得此子心性倒也纯良,又继续说道:
“在一般武者而言,武功进阶达到一定层级,可以修得灵识;而这本《灵机通识》功法,是进行专属修炼灵识得功法,可以不依赖武道修为,具体修炼由低到高分为入门、熟练、小成、大成、圆满,书中自有叙述,而突破圆满到神识,这以上层次我也不甚了解。
你师祖当初也只是说,圆满以上相当于可以灵魂出窍、神游,也就是,可以隔空感知他人灵识强弱、修炼功法层次,甚至可以攻击别人灵海,不知不觉中至人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