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 张赫和胡大海
【叮咚,扫描完毕!
张赫
武力值:103点
统帅值:95点
智力值:90点
政治值:91点
技能一杀倭:张赫在面对异族敌军时,武力值提升5点,张赫在跟异族将领厮杀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海运:张赫在负责海运事宜时,智力值提升3点,政治值提升3点,张赫在亲自进行海运时,智力值额外提升3点,政治值额外提升3点。
技能三抵御:张赫在打防守战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3点,张赫在抵御异族进攻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3点。】
张赫(公元1324年—公元1390年),临淮(今安徽凤阳)人,明初名将,明太祖起兵时,率兵前往归附,而后屡立战功,晋升为福州卫都指挥副使。
期间致力于剿杀倭寇,皇帝嘉奖张赫的战功,命他掌管都指挥印。
又开辟海运航道,督促海上运输事务,病逝后,追封为恩国公,谥号庄简。
江、淮大乱时,张赫召聚义兵保卫家乡,嘉山缪把头招他前往,被张赫拒绝了。
当听到明太祖起兵的消息时,张赫立即率兵前去归附,被授予千户,因功晋升为万户。
后跟随明太祖渡江,因功担任常春翼元帅,守卫常州。
不久,从大军征战鄱阳,进攻武昌。
此后,又从大将军徐达讨伐张士诚,围攻平江。各位将领分头驻扎,张赫的部队驻扎在阊门。
张士诚多次出兵突袭,都被张赫打败。又跟从大部队攻克庆元,攻下温、台等地。
洪武元年(公元1368),晋升为福州卫都指挥副使,担任本卫同知,复命署都指挥使司事等官职。
当时,倭寇在海岛出没,并乘机上岸掠夺,沿海居民深受其害。
皇帝多次派使者诏谕日本国王,又多次拒绝日本的贡使,但一直没有多大的成效。
张赫在海上的时间较久,捕捉倭人不可数计。
最后追敌至琉球大洋,与敌交战,活捉敌首领十八人,有数十人被斩首,缴获倭船十余艘,弓刀器械不计其数。
皇帝嘉奖张赫的战功,命他掌管都指挥印。
不久,调至兴化卫。召回,晋升为大都督府佥事。
当时辽东漕运艰难,军粮供应往往延期,皇帝为此十分忧虑。
命张赫开辟海运航道,督促海上运输事务。
较长时间后,张赫被赐封为航海侯,给予世袭的凭证。
他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年,押运海运达十次,劳苦功高,部队的供给赖此而不缺乏。
张赫病逝,追封为恩国公,谥号庄简。
......
【叮咚,扫描完毕!
胡大海
武力值:104点
统帅值:103点
智力值:96点
政治值:85点
技能一铁面:胡大海在治军时,统帅值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胡大海在率军作战时,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智力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破军:胡大海在率军进攻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胡大海在指挥作战时,统帅值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
技能三荐才:胡大海善于发掘人才,每举荐一名人才成功,胡大海所举荐人才最高的一项属性提升1-2点!】
胡大海长身铁面,智力过人。
朱元璋刚刚起兵时,胡大海就到滁阳谒见朱元璋,任命为前锋。
从朱元璋渡江,与诸将攻取地盘,因功授予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
从大军破宁国,协助院判邓愈戍守,于是占领徽州,平定境内。
元将杨完者派十万兵前来进攻,胡大海在城下迎战,元军大败而逃。
和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一直攻打到建德。
在淳安打败元军,攻克建德,再次打败了杨完者,降服了溪洞兵三万人。
晋升为枢密院判官,攻克兰溪,从取婺州,晋升为枢密院事。
攻下诸暨,守将趁夜逃跑,万户沈胜投降后又叛乱。
胡大海将其击败,生擒四千余人。
把诸暨改为诸全州,移兵攻打绍兴,再次打败张士诚的部队。
朱元璋认为宁、越是重地,召胡大海前去镇守。
张士诚的将领吕珍围攻诸全,胡大海带兵援救,吕珍堰水灌城,胡大海夺堰反灌吕珍的军营。
吕珍的势力被削弱,在马上折矢发誓,请求双方撤兵,胡大海答应了。
郎中王恺说:“吕珍狡猾不可信,还不如乘机攻打他。”
胡大海说:“已经允诺而又违背,这是不守信用。已经放归而又攻打,这是不讲武德。”于是下令撤军,人们十分钦佩他的威信。
不久攻打处州,赶走了元将石抹宜孙,平定了处州七邑。
至正十八年(1358年),胡大海长子在婺州因酿酒,违背军令,被朱元璋处死,有人劝告朱元璋不要这样做,以避免胡大海兵变。
朱元璋说:“宁可让胡大海造反,也不能让我的军令无法推行。”最后,朱元璋亲手杀了胡大海的长子。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命枢密院判事耿再成、参军胡大海率兵取处州。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进攻龙江,命令分兵进攻信州,以牵制陈友谅军。
胡大海采纳了王恺的建议,亲自带兵前往,于是攻克信州,设立广信府。
信州弹尽粮绝,有人劝说撤离。胡大海说:“这是闽、楚的襟喉之地,怎么能放弃呢?”筑城浚隍固守。
当初,军粮较少,在所占领的郡县中,将士都向百姓征粮,名为寨粮,百姓十分不满。
胡大海下令免去,晋升为江南行省参知政事,镇守金华。
最初,攻下严州,苗将蒋英、刘震、李福都自桐庐前来归附。
胡大海十分喜爱他们骁勇,就留他们在自己的麾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三人谋划作乱,早晨进入分省署,请大海在八咏楼观弩。
胡大海前去,蒋英派其党羽跪在马前,假装诉说蒋英的罪过,胡大海还没来得及回答,回过头来看蒋英。
蒋英拿出袖中的槌子猛击大海,直中脑部倒地,他的次子胡关住、郎中王恺、掾史章诚都遇害。
蒋英等人在城中大肆掠夺后,投奔了张士诚。
这以后李文忠攻打杭州,杭州人抓住蒋英来降,朱元璋命令杀了他,用他的血来祭奠大海,并作文以祭。
明朝建立后,特赠光禄大夫,追添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七,配享太庙。
......
胡大海善于用兵,常常朗诵:“我是武人,不知书本知识,仅仅懂得三件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夺妇女,不焚烧房屋。”于是他所到之处,远近都争相归附。
又喜爱文人,所到之处都访求豪杰,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人的聘用,实际上都是大海推荐的。
......可跳转下一章......
......可跳转下一章......
......可跳转下一章......
元末,河南一带流浪来一个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便关门闭户。
一日,他猝然闯而进一土财主家,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讨要,老妪为羞辱他,将一张大油饼为孙儿揩腚后,扔狗吞食,并喝狗将其咬出门外。
这乞丐就是胡大海。胡深感中原人心太坏,遂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发迹后,定来此雪恨复仇。
后来,胡大海弃逃投伍至朱元璋麾下。胡膂力过人,嗜杀成性。因战功卓着,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朱元璋于南京君临天下,大赏功臣。胡大海拒金银财宝田宅奴仆而不受,当朝奏明复仇事。朱洪武知胡乃杀人魔王,踌躇再三,只恩准胡“杀一箭之地”。
胡率兵至河南境内,恰有一雁当空飞来,胡心中暗喜,弯弓发箭,箭着雁尾,雁带箭南飞,飞过河南,又掉头飞向山东,胡统兵随雁杀去,直杀得豫鲁两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养子德济,字世美,不知何许人。大海帅以归太祖。
从攻婺州,为诱兵,大破元兵于梅花门外,擒其将季弥章,由是知名。既下信州,太祖以德济为行枢密院同佥,使守之。
陈友谅将李明道来寇,德济与力战。大海来援,夹击之,擒明道及其宣慰王汉二。
及大海为蒋英所害,处州降将李佑之亦杀院判耿再成以叛。张士诚闻浙东乱,遣其弟士信寇诸全。
德济自信州往救,乘懈得入城,与知州栾凤、院判谢再兴分门守。夜半,出敌不意,砍士信营,破走之。
擢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移守新城。士诚将李伯升率步骑大入寇。德济固守,乞师于李文忠。文忠驰救,德济出兵夹击,大破之,详文忠传。
时德济所部有潜移家入新城者,文忠疑德济使然。诛其都事罗彦敬,欲微戒德济。将士皆怒,奏告德济。
德济怡然曰:“右丞杀彦敬,自为广信作战衣有弊耳,再言者斩!”于是太祖召德济褒谕之,而责文忠失将士心。且曰:“胡德济之量,汝不及也。”擢浙江行省右丞,赐骏马。
未几,改左丞,移镇杭州。从大将军徐达出定西。德济军失利,达斩其部将数人,械至京师。
帝念旧功,释之。复以为都指挥使,镇陕西,卒。
......
汪华(586~649) 本名世华,字国辅,号英发。安徽歙县登源(今属绩溪县)人。幼年丧父,随母投靠外公。
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习武。
后参加郡府官军,以英武智勇深得将士拥戴 。隋末率众起义,占据歙州,相继攻下宣州、杭州、睦州、婺州和饶州,建号称号吴王,六州赖以平安十多年。
唐武德四年(621),奉表归唐,诏使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 ,歙州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
贞观二年(628),他奉诏进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十七年改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
十八年,太宗征辽,命其任九宫副监。二十三年病殁于长安。“
唐封越国三千里,宋赐江南第一家”越国公汪华的子孙遍布海内外,汪氏人口在全国排名前一百。
汪姓人士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他的后裔,所以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说。
冯盎(571-649年),字明达。冼夫人之孙,冯仆之子。
隋开皇九年(589年),冼夫人助隋统一了岭南,册封为宋康郡(今阳江县织 、上洋一带)夫人,冯盎为宋康令 。
次年,番禺俚族首领王仲宣作反,围州城。冼夫人派冯盎进击叛军,与隋援军会合,击败了王仲宣。隋文帝任冯盎为高州刺史(州治在今阳江城)。
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积劳病逝。不久,潮、成等五州僚叛,冯盎继承祖母遗志,驰至京师请讨叛乱,文帝令左仆射杨素与冯盎论讨贼策略,杨素极赞其论列,令冯盎即率江南、岭南兵进击叛军。乱平,授冯盎成州(今甘肃渭川)刺史。
武德五年(622年),冯盎率众降唐,被授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
贞观五年(631年),罗州(今化州)、窦州(今信宜市)的僚族叛变,太宗令冯盎为先锋,迅速平定了叛乱。冯盎善于治理地方,很得人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冯盎卒于高州任上。后葬于州治东山南麓(今阳江城东山花厅村后,50年代后期墓毁)。
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省兴国县)人,系三国魏国太傅、着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又是江南第一个宰相。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着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叶法善,(公元616年-公元720年),字道元,称太素、罗浮真人,括州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人。叶法善郡望是南阳郡,占籍为松阳卯山怀德里,乡贯是栝州松阳。据传叶生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西元616年),卒于唐明皇开元十年(西元722年),一说尸解于开元八年(720年),地曰景龙观。年一百又七岁。
无病而终,羽化成仙,墓址在今丽水市境内。叶法善为唐朝时道教天师。授予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有双铜印遗世,俗称“天师印”,被奉为驱魔之宝。
印文一为“南阳开国”,一为“道经师宝”。睿宗即位,称法善有冥助之力。先天二年,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仍依旧为道士,止于京师之景龙观,又赠其父为歙州刺史。
李峘,李祎之子,李琨之孙,吴王李恪曾孙。任职多有美名,封赵国公。安史之乱时,随李隆基逃难到西蜀。回京后,户部尚书,改封越国公。
......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嘉泰二年(1202)入太学。
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调峡州(今湖北宜昌)教授。
累迁国子学录。参与丞相史弥远定策,废太子竑,拥立理宗,后授王宫教授,迁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签事枢密院事。
绍定三年(1230)授参政政事。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卒后,累官右丞相兼枢密使,疏请召还直臣真德秀等人,为帝采纳,时号“小元佑”。端平二年(1235)特进左丞相。
嘉熙二年(1238)封申国公。后历封卫国公、越国公。屡辞不已,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进封齐国公。
淳佑七年(1247)获准辞官,放浪湖山,寓身僧刹。两年后复相位。致仕卒,谥忠定,赠尚书令,追封魏郡王。
清之的代言奏对,多不存稿。工笔札,书法遒秀逸致,书迹见《凤墅续法帖》。着有《安晚集》六十卷。
袁韶,淳煕十四年登进士第。嘉泰年间,任吴江县丞。
嘉定四年,召为太常寺主簿。曾任右司郎官,接待陪同金国来使,不失国格。
任临安府尹近十年,擅于处理复杂案件,平反很多冤假错案,百姓称他作“佛子”。
绍定元年,任参知政事,参与国家机务。曾任浙西制置使,向史弥远举荐崔福。端平初年,授宫观官,逝世时年77,赠少傅、太师,封越国公。
张世杰(?——1279年)南宋名将,民族英雄,官至枢密副使,封爵越国公。张世杰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亡三杰”。
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崖山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
崖山精神,春秋大义,鼓舞后人。
“崖山多忠魂,后贤照千古。”以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忠”为代表的忠臣义士受到历代肯定,任凭沧海桑田,时代更迭,他们永被历史和人民铭记,千古流芳。
正如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最后结句诗:“一代沧桑洗不尽,幸存三烈尚流芳。”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精神存在,崖山不仅仅是南宋王朝最后灭亡的遗恨之地,也从来就是人们抒发爱国情怀之地,历代政要、名人墨客、平民百姓临崖凭吊、叹息、兴感、追怀,如今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赵世清,北宋宗室,冀王赵惟吉之孙,楚国公赵守巽之子。
累官茂州防御使。以本宫之长,得封申国公。熙宁中,坐上书请袭曾祖越懿王封不当,夺一官。
既而议者是其说,乃迁越州观察使,袭封越国公,进会稽郡王,至保信军留后。
爱诸弟,作棣萼会于邸中。会元丰升祔四后,受命告庙,方属疾,自力就事,未几薨。赠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虢王,谥恭安。
耶律俨(?-1113) 辽朝大臣。字若思,李仲禧之子为人忠朴,好读书,咸雍进士。大康中,历将左少监、少府少监、大理少卿、大理卿。大安初,为景州刺史。任上惩豪猾,抚老恤贫。
改御史中丞,讯上京置狱,多有平反。
六年(1090),改山西路都转运使,除旧弊,奏定课额,增加州县俸给,均被采纳。
道宗晚年,用人不能选择,令掷骰子胜者为官,俨得胜,迁知枢密院事,封越国公。后徙漆水郡王。
死于天庆中,谥忠懿。修《皇朝实录》七十卷。
李侗(1093一1163)南宋学者。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属今福建南平)人。
李侗为程颐的二传弟子,年轻时拜杨时、罗从彦为师,得授《春秋》、《中庸》、《论语》、《孟子》。
学成退居山田,谢绝世故四十年。认为万物统一于天理,只是天理的变化。提出“理与心一”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认识方法。朱熹曾从游其门,并将其语录编为《延平答问》。
李侗对朱熹十分器重,把贯通的“洛学”传授朱熹。自此朱熹不但承袭二程的“洛学”,并综合了北宋各大家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学说的基础。有《李延平集》。
至正二十一年七月,中书判送礼部,行移翰林、集贤、太常三院会议,俱遵所言,回呈中书省。二十二年八月,奏准送礼部定拟五先生封爵谥号。
俱赠太师。杨时追封吴国公,李侗追封越国公,胡安国追封楚国公,蔡沈追封建国公,真德秀追封福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