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暗恋!枳生淮南》
众人分坐三辆出租车,来到东来顺,沈晓卉安排众人就座,蔬菜、酱料、八斤羊肉,花了将近八十元,倪春辉、胡宪国都很惊讶。
胡宪国望着沈晓卉:“你这一个月的招待费没够还搭进去三十呀!”
改革开放几年,这场春风也吹进了出版界。虽然这时期是国内文学井喷的二十年,但越是这样,竞争越是激烈。
全国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王牌,就拿魔都来说期刊就有全国知名的《上海文学》,《大众》、《萌芽》。
低档的还有《故事会》、《知音》等。
各家大报还都在连载小说,真正是百花齐放,就连人民日报都在副版连载小说。
所以为了吸引名家名著和挖掘新人,各大出版社纷纷对编辑出台一系列奖励措施,如果找来的作家能增加销量,不但奖金丰厚,就连为了招待各地来的作家的招待费都能相应提高。
沈晓卉的招待费是编辑部里最低的一档,每月只有50元。
这一顿就超支了,其他编辑反而因为这件事对从魔都来的这个高中生不得不重视起来。
穆云海跟相熟的人在一起还是比较开朗活泼的,但相反就是个沉默的人,他抿着嘴唇说道:“让卉姐破费了。”
沈晓卉听到穆云海喊姐,就更加开心了,自己手里一直没有能拿出手的作家,虽然自己是个女同志,也没人欺负自己,但在编辑部里还是比较边缘化的,今天来的这个小帅哥拿来的作品,还是比较新颖的。
“既然喊我一声姐,那姐就不客气了,我看你的这部书中多有影藏,看是完本,却又留下许多伏笔,方便的话,能跟姐说说吗?”
“其实《最好的我们》只是青春三部曲的第一部,本来这本书原名叫《耿耿于怀》,最后我还是选择在用《你好!旧时光》作为第一部的书名,这样能更好的点出主题,在《最好的我们》中也提到了两个人物,就是洛枳和盛淮南,三部曲的第二部就是写他们的故事,书名就叫《暗恋!枳生淮南》。”
沈晓卉眼睛亮了,“你一个人大老远来也不容易,在编辑审稿期间,就住到社里的招待所,也不用在外边受苦,吃过饭我向报社申请一下。社里招待所条件比外边的宾馆,其他的不好说,但搞创作还是比较适合的。”
这时候服务生终于把菜料上齐。
来报社实习的女大学生柯丽娅高兴地叫道:可算是吃到涮羊肉了!好久没吃了!今天沾了沈姐的光。”
沈晓卉笑道:“今天就让你吃个够,今天不是占了我的光,是占了穆云海弟弟的光!”
众人都是从事文字工作。一说起来本身就亲切。这两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但今年文学界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又一篇世界名著余华的《活着》来了,今年余华是文学界的当红炸子鸡,《活着》使余华名声大噪。
“听说张一谋正在请人改编这部书,准备拍成电影。”
“你是生活在那座大山深处啊!现在电影都开机了。”
“别顾着聊天啊!都上桌吃饭吧。”
老燕京铜火锅跟南方的火锅、打边炉吃法略有不同,锅底一般是清汤。
此时锅底已经烧开,腾腾热气冒起来,再加上外面店里的暖气给力,众人坐在桌边没一会儿便浑身都是汗。
但这个热不耽误吃东西,反而让人有一种更畅快的感觉。
“我觉得这大冬吃火锅也是一绝,通体舒泰啊!”代会昌咧着嘴,满头大汗。
“舒坦!真舒坦!”胡宪国是个爱吃的人,一口涮羊肉下去,还得来一口啤酒。
沈晓卉边笑边吃,还不忘给穆云海夹肉,两个大学生则默默地关注着铜锅里的锅底和食物,看到缺料就要立马添上。
吃饭的时候,大家也不忘聊天。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最近国内外名家的新作,大家是做编辑,而非创作工作,只有倪春辉还在创作。
从去年开始,倪春辉先是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命运》,过了没多久,他写了一个短篇《阳光之下》,被倪春辉拿到了《光明日报》上发表,然后便被《花城》转载。
之后他又写了《太阳的角落》,也是发表在《花城》接着被《青年文学》转载,题目改为《就是这个角落》。
“《大众》上的那篇《跑道上的精灵》就是你写的吧?我看了,写得真好。”柯丽雅对穆云海说道。
“不止呢,这个月他还在《萌芽》上也发了一篇,是个中短篇。”代会昌炫耀道。
沈晓卉带着欣赏的语气说道:“这个年纪正是创作能力最旺盛的时候!”
众人边吃边聊,不到一个小时功夫,八斤羊肉就弹尽粮绝。
这年头,没有几个人肚子里不缺油水的。
倪春辉拍了拍肚子,哈哈笑道:“难得饱餐了一顿!”
他诙谐的语气也将大家都逗笑了。
吃完了午饭,服务员开始收拾桌子。他们又让服务员上茶继续聊天。
饭后,几人没有多留,主动提出了告辞。
穆云海回到宾馆,睡了一觉,编辑审稿估计还要几天,所以就先安心大胆地休息。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出版社的通知,穆云海随工作人员来到了中国青年报的招待所。
这里已经住着六个人,都是各地来投稿的老书虫。
因为所投的稿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放他们回去,下次再投稿,又要长途跋涉,就是来了第二次所投的稿件也不能百分百符合出版的要求。
为了不让大家来回折腾。所以一般大的出版社都会设立小型招待所,免费给这些作家居住,现场修改。直到符合出版要求为止。
穆云海也没有和他们多做交际,利用良好的创作环境,开始继续写青春三部曲的《暗恋!枳生淮南》,一天下来就写了7000多字。
初八上午沈晓卉和代会昌一起陪着穆云海来到《中国青年报》总编室,见到了社长兼主编毕熙东,毕熙东社长是个接近50岁的老文学工作者。
对穆云海的《最好的我们》大加赞赏。
并询问三部曲的第二部什么时候动笔,并吩咐编辑部按最高稿酬标准千字130元和签订连载合同。
穆云海仔细看了出版合同,在穆云海的要求下,合同特别注明《你好!旧时光》影视改编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他可不想因为版权问题给自己带了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