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明末最强县太爷 > 第四十章 棉纱不足

第四十章 棉纱不足

李唐有些诧异,原本与崔云逸约定的是七月底将棉纱运送过来,可是现在提前了几天,看来这个崔云逸办事很靠谱啊。

“当然要见一见了,”

李唐说道:“不如就今天晚上吧,本县准备一些酒菜,张掌柜和崔掌柜一起过来,咱们三人商量一下具体的事情。”

张义楚笑着说道:“小人就不必了吧,太爷与崔掌柜商议纺织工坊的事情,小人参与进来不合适。”

“无妨,张掌柜是中人,听听也无妨。”

“那小人从命。”

当天晚上,李唐在三堂偏房准备了几道酒菜,张义楚和崔云逸早早过来,二人恭敬的坐在椅子上,言语之间满是恭维之词。

“咱们言归正传。”

李唐说道:“崔掌柜此番运来多少棉纱?”

崔云逸抱拳说道:“太爷恕罪,小人此番运来的棉纱并不多,只有一千四百石棉纱。”

李唐微微皱眉,这个数量距离自己要求的三千两百石差了几乎一半,已经严重影响到纺织工坊的正常开工了。

“为何如此?不是说广州和江南各地工坊众多,棉纱的产量很高的吗?”

崔云逸说道:“这也是小人万万没想到的,此番小人带人去了广州等地,还派人去了北面的江西等地工坊,但是各地的产量都非常低。”

“这是为什么?”

“税监!”

崔云逸脸色凝重的说道:“现在江南各处的税监非常猖獗,不断追缴商贾士绅历年的欠税,已经造成江南各地许多工坊关门了。”

大明万历年间的税监非常有名,是万历皇帝对付官僚士绅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各地派驻税监不但收取了大量的税赋,而且也打压了文管集团的势力。

只不过连带着,那些派驻地方的税监也对民间商贾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许多商贾被税监盘剥,甚至是倾家荡产。

李唐虽然对税监有所耳闻,但是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此时听了崔云逸的话,不由眉头紧锁,说道:“这么说来,此后棉纱的采购都会不足数了?”

“是啊。”

崔云逸满脸焦急的说道:“小人估计,江南供应的棉纱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处于短缺的状态,毕竟江南的纺织业非常发达,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的棉纱。卖往别处的棉纱,也都会是高价售出。”

随后崔云逸又急忙补充道:“此次小人买回来的棉纱就是高价,比以往高出了一成左右。不过太爷放心,小人自己吃亏,依然按照说好的原价出手。”

李唐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本县就心领。”

张义楚说道:“太爷,纺织工坊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用高价棉纱吧,而且还总是供应不足,长此以往会出问题的。”

李唐自然也明白,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问道:“崔掌柜,你能买来大批量的棉花吗?”

崔云逸吃惊的说道:“太爷是要自己纺纱?”

“没错!”

李唐说道:“既然棉纱产量少、价格贵,那本县就自己纺纱,大不了再建一处纺纱工坊。如果从江南采购的棉纱价格居高不下,加上脚费的话,成本会非常高,倒不如自行纺纱来的划算。”

崔云逸说道:“如果太爷建工坊自己纺纱,用来织布的成本的确要低一些,而且可以解决棉纱供应不足的问题。至于棉花......”

“如今江南和江北的棉花滞销了太多了,各地纺纱工坊破产众多,那些种植户的棉花根本卖不出去,小人可以以低价大批量采购,这一点不成问题。”

“那就好!”

李唐随即说道:“崔掌柜可以与纺织工坊去交割棉纱了。从下个月开始,崔掌柜只需要给本县采购棉花就好,数量不限,多多益善。”

对于棉花,李唐是来者不拒,这可是好东西,不但可以用来纺纱,还可以用来改良火药,用来制作棉衣棉被等军服,用处颇多,多囤积一些也是好的。

崔云逸说道:“是,小人今日就去办。”

随后李唐又与崔云逸商量了采购棉花的价格,按照崔云逸的说法,如今从江南、江北采购棉花运回来,价格差不多是二两三千一石,如果量大的话,还可以降一些,崔云逸估计最低价应该在一两八钱一石,而且还是包含了脚费和自己利润的。

这可比直接买棉纱合算多了,李唐估计,就算是加上纺纱工坊的人工等各种成本,自产棉纱一石的成本也不会超过二两银子,如此一来,纺织工坊出产的棉布价格还能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原本八钱一匹的棉布成本,这下可以下降到六钱一匹左右。

“呵呵,从下月开始,崔掌柜运来棉花、运走棉布,这其中的赚头可是不少。”

崔云逸此时已经喝得满面红光,自己报价一两八钱一石的棉纱已经有三钱左右的赚头,而李唐卖给自己的棉布价格也很合适,价钱从原来的一两二钱一匹降为一两一匹,到时候自己可以狠狠的发一笔财了!

于是崔云逸急忙说道:“这都是托了太爷的福,今后小人就是太爷的人,但又吩咐无有不从!”

李唐满意的点头,然后又对张义楚说道:“张掌柜促成了本县与崔掌柜的生意,功劳很大,本县也想着如何回报张掌柜一番。”

不等张义楚起来说话,李唐便说道:“如今县衙承发房和架阁库都无人打理,本县想征召令弟张义鲁担任这两处的司吏,不知张掌柜意下如何?”

张义楚顿时大喜,急忙跪下感谢。

崔云逸也是羡慕的说道:“二掌柜这下可算是得偿所愿,虽然不是大明正式官途,可是吏员,跟着太爷迟早都要一飞冲天的!”

当晚酒散,崔云逸急匆匆的回去准备出发,张义楚也是急急忙忙的回去,准备告诉张义鲁这个好消息。

而李唐则回到自己房内,找来炭笔和草纸,准备凭借记忆绘制纺纱机的草图。

李唐记得,后世随着飞梭织布机的出现,织布的效率大幅提高,这就导致棉纱的产量供不应求。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在1764年发明了一种新式的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和产量。

这种新式的纺纱机和旧式的不同,这种纺纱机将纱锭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极大地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哈格里夫斯以女儿的名字命名了这种新机器,便是闻名世界的珍妮纺纱机。

其实此时大明也有多锭的纺纱机,而且还不止一种,但是这些机器依然横置纱锭,最多只能排列五个纱锭,江南那边用的最多的,就是这种五个纱锭的纺纱机。

李唐虽然只是在后世网上了解过珍妮纺纱机的构造原理,但是大概的结构还是能够简单描绘下来的。

次日一早,李唐便来到铁冶所,让罗丙辰其人分别打造各个部件。罗丙辰的手下人里,就有人曾打造过纺纱机,对于基本构件很了解,所以一些李唐不清楚的地方,也能够很快打造出来。随后众人又在铁冶所里进行了组装,前前后后花了三天时间,才出了一台二十锭的珍妮纺纱机。

当然,李唐带人做出的这种珍妮纺纱机只是仿造版本,构造还是很简单的,效率的话应该比不上原版的珍妮纺纱机,但是也足够用了。

这种纺纱机在纺纱的时候,只需要纺工转动纺纱机的大转轮,再带动转轴,转轴就会通过绳套转动锭杆。完成这一步后,小小的倒转一下大转轮再顺转,使的纱线从锭杆钩上脱下。最后放下锭子压板使锭子与锭杆同轴转动,将纱线卷绕到锭子上,便完成整个过程,将棉花纺成棉纱。

李唐大致估算了一下,这种新机器的效率,是此时普通纺纱机的五倍左右。

不仅如此,珍妮纺纱机纺出的棉纱粗细一致,用这种棉纱织出的棉布均匀细密,质量要明显好于此时市面上的普通棉布。

看着眼前的纺纱机,李唐长出了一口气,暗道:“纺纱工坊不能离纺织工坊太远,现在北门村没有太多空房、空地了,那就建在东门村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