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住房问题,解决
“那你这说了跟没说有什么两样的,脱裤子放屁,闻香那?”汪德法对于老书记打的一手好太极,非常不满。
当然,他这话糙理不糙的话说出来,也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就是众人的笑,让老书记的红口黄牙,笑不出来而已。
汪秀芸继续说道:“大队长,你就说说我们夏天反馈说的住房问题,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没解决?
以及,这新同志也来了,现在你们更是不给安排住所,这两件事加到一起了,你们做领导的总要给说个办法吧?
不行的话,咱们就到公社里面讲讲理,看看那到底咋弄。”
“女娃子呀!这事,你就是说到公社里、说到县里,它该没办法还是没办法。
当初我们也是按照规格修建的知青点,但是这人一直往下发,超标之后,都不带停歇的。却是不发继续修建房子的费用,我们也没办法。
你们要想闹,就去闹吧,要是闹出点成果来,正好我们村也就此收点钱,给你们修房子也行。”老书记以退为进,说了一番话。
又磕了嗑烟枪里剩余的火星子,就伸手烤火,也不说其他的事了。
大致意思是,随便闹腾吧。
反正要房子的话,他们村没那个多余的钱修建。
这就是一场心理战,老书记不怕的话,就轮到知青们捉瞎了。
因为威胁,已经不成立了。
汪秀芸也被噎了一下,但是她不准备就此罢手,老书记一个本地人都敢耍无赖破罐子破摔,那他们这些知青都已经下乡来到这倾向穷乡僻壤的地方了,还有比这更惨的事情吗?
既然如此,那就大家都摔罐子,看谁能砸过谁?
于是,站起来问道:“这么说,老书记是不管了新知青的安排了?”
“没说不管,人都已经安排在知青点了,只是现在你带头不满分派,东推西阻的!”老书记白公显,圆着漏洞,同时也将挑事的名头安在汪秀芸头上。
不就是安个名头吗?
他把持三仙村这些年,又岂能连这个都不会的?
“老书记,当一个人有意见的时候,那确实是那个人的错。但是所有人都有意见的时候,公道自在人心,你可以问问咱们新来的知青同志们,愿意5个人睡一张床的吗?”
“既然上面也知道这个情况,却依旧安排人过来,那就要服从上级的安排。所以再艰苦也要学会适应,而不是找这找那问题。”老书记依旧是答非所问,并且拿上级领导们来施压,但是它确实能堵住汪秀芸的话。
大队长暗自对着自己的老岳父,竖着大拇指头。
姜确实是老的辣!
汪秀芸刚开始与大队长与书记交谈的时候,还占着上风,没想到让一个老书记东拉西扯的几句话说过之后,形势急剧下滑。
你给他说理,他给你讲政治?
汪秀芸忍不了,同样的话,她也会扯。
就看双方谁能扯起大虎皮了。
“既然上面继续派知青来,那就说明上面相信你们地方可以接待好下乡知青的,但是你们如此行为,就是懈怠上级领导指示,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在逃避责任!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派人去公社问问,这种情况,公社到底知道不?看看这种情况是否是公社默认的!”
老书记手轻微抖了一下,这姑娘家家的怎么感觉跟着意淫官场多年的老领导学过似的,会点事。
不过他不怕,现在他才是官,依旧嘴硬着说道:“那你们看看谁去公社,我专门跟你们批一天的假!另外你这胡搅蛮缠的劲,我也要跟公社汇报一下。我们三仙村大队,是盛不下你这尊大佛。”
“书记,瞧你说的,我这是摆实事讲道理。倒是你依旧把过去的四旧,神呀佛呀地挂在嘴上念叨。依我看,你这四旧还没有破除,不足以领导村民们继续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行,你应该被拉出去批斗好好改造才对。”
汪秀芸才不管跟书记是否撕破脸了,因为这老书记已经不要老脸了,既然要得罪,不如就得罪个大的,让人今后见了他们都害怕!
而且这都是三两句话之间的事。
让后面来的章诚一、武照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反应。
这下好了,得罪老书记的事,估计都要被算在新来的知青头上。
因为是他们的到来,才引发这样的事。
汪秀芸也是人才,算是把新老知青全部捆在一个战车上了。
这个时候大队长章建群站了出来,开始唱白脸了:
“ 汪知青,瞧你说的,书记说的哪有那么严重呀!至于你们想要调解住宿的事情,也有办法。我们村是没钱了,但是村里可以给你们在知青点附近批地,你们可以自己出钱在知青点附近修建房子的……”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老书记的事揭过去,村里支持你们自己出钱建住所。
汪秀芸倒是停下战斗的嘴,想了想,这村里的领导没一个好东西,他们若是自己建了房子之后,等下乡结束了,他们回城的时候,那房子怎么处理?
便宜全让村里给占据了。
不过,他们这些通过各种关系下放到这儿的老知青,可不全是为了下乡种地而来的,若是能自己建几个房子的话,以前不好光明正大搞的事情,就有门了……
几个老知青相互看了一下,相互点头示意。
这个不算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案,却是被众人一致通过了。
因为,还有比建房子,更大的收益在等着他们……
“大队长,我们同意这个方案,不过我们要自己建自己的房子,另外新来的知青在我们房子没有修建好之前,需要你协调先住进家里房子比较多的村民家里……等我们修好自己的房子,我们就从知青点搬出去,知青点让他们住。”汪秀芸说道。
大队长章建群瞧了一下自己的老岳父,只见其点头,也便同意:“可以,不过住村民家里,需要每月给村民一点补助。”
这下众人的目光都又放到了五位新来的知青身上了。
不过五位新来的知青,其穿着打扮可不像是个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