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西夏局势初定,兴庆府悄然变天
十来天后,赵桓三人再次抵达兴庆府。
前后月余时间,兴庆府在外人看来,无甚异常,实则内部已完全不同。
细封源盛受命监国,因官员无故死亡太多,便重组朝堂。
新的朝堂和之前完全不同,分为制部、户部、工部、商部、吏部、教育部、外务部、兵部。
细封源盛自领数部尚书,另有贺家家主、王家家主各任数部。
朝堂各部大小臣子,七成为汉人。
部分西夏小贵族不满,但他们刚想发难,晚间宅子便燃起大火,阖家死尽。
剩余的人再无异议。
细封源盛借口兴庆府军队尽灭,需招募士兵守卫,并任命新的皇城军大将军。
新任皇城军大将军名为赵梁军。
短短月余,赵梁军已经组建六万大军,以汉人为主。
赵梁军正军队进行整编和训练。
一大批王家、贺家不合格子弟被其毫不犹豫开革。
任谁都知道现在的兴庆府,贺家和王家如日中天,巴结都来不及。
这个不上道的赵大将军,竟然敢同时得罪二人?
不少人已在准备看赵梁军的笑话,不想贺家家主和王家家主皆上门赔罪,言辞惶恐。
直将看热闹的人惊得下巴掉落一地。
就在三天前,细封源盛招李国辅回朝,拟商定兵部大事。
李国辅随金军围攻芬州,久攻不下,战况持胶着状态,索性回来一趟。
他上朝当天,就在大殿上,细封源盛厉数李国辅十六大罪,剥夺其一切官职,押入赵梁军军中看管。
赵桓三人返回兴庆府后,自然首先和梁红玉碰面。
梁红玉将大小事情一一汇报,赵桓欣喜。
“玉妃辛苦了!事情也做的很好,朕非常欣慰!”
此时,梁红玉大将之风隐隐已成。
她带着些笑意说道:
“陛下!臣妾为大宋,为陛下,虽万死而不惧。”
“臣妾尚未施展开来,此等小事,尚经不起陛下如此赞誉!臣妾有愧!”
赵桓知道梁红玉志在拓土万里,心中更为过意不去。
梁红玉继续说道:
“陛下,臣妾希望像宗老将军、岳飞将军一般,为陛下镇守国门。”
“再有一两月,臣妾先平西夏,再进吐蕃!陛下等臣妾的捷报即可!”
赵桓道:“玉妃,也无需过于操劳。三年之内,帮朕稳住西夏即可。”
“至于宗老将军和岳将军那边的情况,玉妃也说说吧”
梁红玉娓娓道来。
原来,金国国主完颜晟大怒之下,苦等赵桓偷营不来,便征发大军,围攻芬州。
半月前,金国大军已团团围住芬州。
但芬州已经被宗泽经营的铁桶一般,金军大股部队无法展开,只能逐波攻击。
最新战况是金军伤亡数万,只是将宗泽新挖的壕沟填平。
目前,两军正围绕护城河前的陷马坑展开拉锯战,互有损伤。
岳飞则是继续围攻济南。
听说伪齐军伤亡惨重,金军无奈,又调集二万大军支援济南。
如此一来,上京的金军应是不多。
赵桓心思一动,问三女:
“朕若是再去抄掉金军的窝,完颜晟会将如何?”
三女一愣,旋即赞道:“陛下,若是像在兴庆府一样,估计完颜晟只能灰溜溜跑回草原了。”
“不过,”梁红玉接着说道:“金国国主完颜晟在军中,即使抄了老窝,也无法像西夏一般经营。”
赵桓虽然心中有这个主意,但也知道没那么快实施。
要想尽快弄掉金国,还需从长计议。
“这样吧,朕在兴庆府只待一两天,回去后,便和宗老将军商议。”
“官家!...”梁红玉欲言又止。
赵桓知道她的意思,分明觉得自己待在这里的时间太短。
“玉妃,不用一年,兴庆府这里,朕就是住上几个月都没关系。”
梁红玉不由期盼。
最终,赵桓在兴庆府待了三天。
除去陪梁红玉之外,许多事情也必须他来决定。
细封源盛毕竟是西夏人,很多事情不敢轻易决定。
赵桓回来,他有很多事情一一请示。
而贺天戈、贺仙珑、王博怀更是有无数事情需要赵桓点拨。
同时,关于西凉府的事情,赵桓也得到最新战报。
西凉府的王大龙,就是赵桓剿灭的第一个党项部落救下来的汉人奴隶。
王大龙和陕西韩世忠接上头之后,韩世忠大喜。
但韩世忠刚到陕西没多久,手中要兵没兵,钱粮倒是有一些,不过也不多。
无奈之际,韩世忠只能抽调七八名低阶官员,带着一百多士兵前去支援。
王大龙得此援助,将周边所有的汉人聚拢起来,说有十万之众,倒也声势浩大。
王大龙宣称要攻击肃州、宣化府。
宣化府本来试图派兵夺回西凉,闻听后又半道而回。
他们快马呈报兴庆府。
细封源盛的指令是固守宣化府,宣化府若是有失,一众官员皆问斩。
是故,王大龙倒是站稳脚步。
王大龙这一招闲子,没想到翻出大浪花。
赵桓欣喜之余,定下数项方略,托人传给王大龙。
如此一来,三天时间很快过去。
但不管西夏情况如何,赵桓更关注宗泽的芬州军情。
芬州,太原之战,关乎到宋朝,甚至汉民族的国运之战,必须尽快赶回去。
第四天一大早。
赵桓三人骑上骏马,在梁红玉、王博怀、贺仙珑、贺天戈几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赶往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