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清穿之四爷宠妾 > 新作物

新作物

在简单收拾了一下,清悠就和四爷在庄子里安置了下来。

早上起来闻到院子里的空气都是清新的。清悠心情很好的起来,在心里想,果然还得是这个环境适合自己。

出门看着庄子上的人已经早起下地干活了,看着金黄的麦浪,是属于丰收的喜悦。

清悠带着如意走在这田间地头,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四爷早起已经出去办公了,团团圆圆还在房间里面睡觉,有张嬷嬷带着人看着,清悠并不是很担心。

可惜这样惬意的生活,呆个十天半个月的,就又会回了府。想到这样,清悠也不是很有兴趣了。

突然田间道的一株绿苗引起了清悠的注意。但清悠也不是很确定,便让如意去找一个小一点的锄头,把这里挖开,如意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还是照做了。

一旁的老农上前来,“贵人,这只不过是一株杂草,割了便是,又何必劳烦贵人亲自动手。”

清悠并没有应答,听这老农的话,应该只当这是一株杂草,但具体是不是还得先挖出来看看,别到时候给四爷丢了人。

很快,如意就带着工具过来了,安排清悠的指示,很快就在一株苗上挖出来三个拳头大小的东西。

清悠拿起来还带着泥的东西,兴奋的说快看看周围还有没有了,全部都挖出来。

田里的佃农对清悠的命令,心怀不满,本来丰收的季节,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可这位贵人,还非要胡闹的田里挖杂草,这对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自然是不满的,一起看向了一同前来的周管事。

管理的周管事虽然不明白清悠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主子发话了,也不得不从,只能吩咐都按清悠的命令来。

晚间,院子里便堆满了清悠要的一大框东西。清悠打算亲自下厨,做一顿好吃的。

晚上待四爷过来的时候,饭桌上摆满了胤禛不认识的各种美食:土豆丝,土豆饼,薯饼,炸薯条,土豆炖肉等各类美食。

对的,土豆,清悠隐约记得土豆是十六世纪的时候开始从南美洲开始传播,但从清朝的历史来看,现在应该是没有土豆的,可就是在庄子上看到了,也可能是已经传播过来,只是因为没有知道罢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吃过炸薯条和狼牙土豆了,自己还是很想念的。至于孩子给做了土豆泥,团团圆圆在一旁吃的很给面子。

晚上,四爷过来的时候,先看到的是清悠亮晶晶的眼睛,其实是桌子上的一大盘从来没有见过菜,但却十分的香,然而并没有主食,四爷有些疑惑,看向清悠。清悠没有解释,而是先让四爷先尝尝。

等四爷尝完之后,清悠询问到:“怎么样,四爷,味道还不错吧,是不是已经有了饱腹感了。”

胤禛吃完之后,仔细感觉了一下,好像是还不错便点头应了一下。

清悠接着说道:“之前阿玛为我寻夫子的时候,曾有几个传教士来府上教导了我几个月,虽然没有学上什么东西,但是从他们的谈话里得知了一种作物,在土里生长,表面上是黄色的外皮,往往一株上有三到五个果实,亩产量达1000斤。”

清悠说完,便看向了四爷。在清悠的记忆里确实是有几个传教士过来,可但是当时语言不通,还没到原身学什么呢,那几个传教士就离开了。不过,当时学了什么,连原身的父母都不清楚,自然也可以蒙混过关。

四爷听到后,心里翻起来惊涛骇浪,要知道,只有在风调雨的地方,才会亩产量300多斤,这一个小小的东西竟然能翻了三番。

但很快就压下激动的心来,四爷询问起来:“这个产量你确定嘛,还有这个多久成熟,种植技术难嘛,那些地方适合种植。”四爷的问题一个比一个熟练,在这一刻,胤禛似乎不是皇子,不是王爷,而仅仅只是一位关心产量的地道的老农。

清悠被感染到在记忆里仔细回忆着,说着:“我记得这土豆起码产量在1000斤以上,不过也是要因地制宜,大概三四个月就能成熟,基本土地都可以种植,种植难度也不是很大,至于种子的话,把这些土豆削块,等到发芽种下去就完了,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厨房里还有一大筐的土豆,四爷可以等吃完之后,亲自看一下。”

四爷听完之后,心绪更加起伏,但是迫于清悠的强压,只能加速吃完之后,去厨房查探。

看到这一筐的土豆,四爷再也压不住他那上扬的嘴角,看完之后,四爷决定先拿出一点去进贡给皇上,剩下的都做种子种下。

第二天,四爷快马加鞭带着土豆进了宫。也是正好,康熙昨天晚上并没有歇在后宫,在乾清宫批阅奏折累了,便直接歇下了,眼下这还没有到上朝的时间,守在门口的梁九功还在昏昏欲睡。

见到胤禛前来,一个激灵便清醒了过来,连忙上前请安。“雍亲王,这眼下还没有到上早朝的时间,这么早过来是发生什么急事了嘛。”

胤禛这才反应过来,今天这个时候的确有点早了,不过既然来了也就只能这样了。便让梁九功进去禀告有事前来。

胤禛进去后,便把高产土豆的事情说了出来,康熙听完之后也是惊呆了,连忙让梁九功把胤禛带来的东西送去御膳房,这个时候胤禛上前,进献了几张膳食单子,说是自己府里的庶福晋刚好听说传教士说过,便自己琢磨了出来,自己已经试过,味道还可以。

康熙听完之后,在想:老四府里的庶福晋不就是去年生下龙凤胎的耿氏,这倒是是个有福的,要是这土豆这如所说,能亩产千斤,哪怕是五百斤,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不过眼下,到了上朝的时候,便带着胤禛上朝。并在下朝后,留下胤禛,一起享用这带上来的土豆。

一时间,父子其乐融融,到有点像普通人家的父子相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