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弯弯绕,绕弯弯
“配方组就由孟先德担任组长,金兆铭任副组长,赵老担任技术指导。”禹若冰宣布说:“试验组就请童院长和龚院长负责,胡岱源协调,临床试验地点就设在市人民医院传染科病区,暂不扩大试验范围。”
看到众人没有意见,他接着宣布:“专利申请组由秦苏怡和甄书记担纲。还是和我们原先申请那些专利一样,同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抢先注册后,再向世界主要国家申请专利保护。”
“我补充一点,任何外邪侵入的疾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想方设法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新冠患者应当也是如此。我会和广德他们在这方面下下功夫。到时候作为新冠病情的辅助药物,也可以一起申请专利噢。”赵辅仁提议说道。
“可以。”禹若冰点头赞同,并问道:“试制经费大家不必操心,秦总会及时调度拨款,列为专项开支。诸位还有什么问题抓紧提出来,咱一起合计解决。”
“当前最棘手的问题,还是那个老大难:没有药物临床人体试验审批的合法手续。偶而为之,或许能躲得过查究,但是如今要较大规模进行试用,这个坎难过哟!”龚国安皱着眉头说道。
禹若冰和中医药科研所的人都明白,前一阵子那让让蛇缠腰病毒试药,若非罗莉这丫头的“恣意妄为”,恐怕还不知拖到啥时候才能获批试用。不过,正是她以身试险,才让他们获得了第一手的临床人体试验数据,而且证明了这药对人无损害。正因如此,龚国安才敢冒着被查究追责的风险,打了一个擦边球,于是这才有了第二例临床人体试验,并且意外发现了这试验用药居然对驱灭新冠病毒也有作用。然而,在医院那么多住院的新冠患者身上正经八百地去试药,那就明显违犯新药管理规定,属于明知有红线、违法去撞犯的行为了。虽说这药在那女患者身上没有异常反应,但是万一有个好歹,要负的责任可真是比天还大哟!
所以,龚国安的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场面一下子便冷下来。但是,一家实质上是民办的市一级的中医药科研所,一家三四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即便是联合研发出来的新药能不能被批准试用于临床?试验数据能不能获得认可?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大家的心头,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要不,我回北京去找找关系?我和同事多少还在医药卫生系统有些熟的人,说不定瞎猫碰上死老鼠,没准就过关获批了呢。”甄星晓试探性地说道。
童国荃摇摇头,当场就否定了她的提议。他本人还是省防疫抗疫总指挥部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呢。疫情猖獗这段时间,时常被喊到省里,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省卫健委及医药管理局领导一起研讨疫情及对策。就冲着他这社会地位和名望,也没有胆气在省里领导面前提这码事。估计即便是捉一嘴,那些当领导的八九成会把皮球往上踢,以“这事儿太大,需要由国家层面审批”为由,不但拒绝接这烫手的山芋,甚至还会殃及池鱼,追查医院前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他叹口气说:“甄书记,除非你能和国家卫健委或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的一二把手直接搭上线,而且你反映的事说的话在他们那些大领导跟前有份量。否则啊……嗬嗬。”
既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干嘛还要硬着头皮去热脸贴冷屁股自讨没趣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真是绕不过的山、迈不过的槛么?”秦苏怡烦躁地哼道。
“哈哈,就看你们会不会绕了。”一直没有吭声的赵辅臣哈哈笑了起来。
“赵老爷子,莫非你有直达天庭的关系,还是有什么锦囊妙计?”看见赵老脸上浮出的笑意,大伙的目光盯视过去。尤其是俩院长,更是撒去希冀的小星星。人家可是中医界的国医大师呐!
“嗬嗬,你们是学西医的,自然被西药研制开发的那些必须的规矩限制住眼界,在那些条条框框里兜圈圈而无法自拔。那是西药自开发出来就有毒性或副作用!”赵辅臣瞪了他俩一眼,毫不客气地哼道:“你们不太懂中医药,这也难怪不晓得了……”
“哦,这里面有什么道道么?”禹若冰好奇地说出了大家心中的疑问。
“你们真正晓得中西医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吗?换句话说,我们中医看病治病,依据的是什么?”赵辅臣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提出了这种风马牛似乎不相及的问题。
众人正在旁徨之中,赵辅臣说道:“中医是经验之学、实践之道,仰赖的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等医家典籍。可别轻视了那几十本古书哟,那可是杏坛先祖和先辈们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医疗实践中积累和验证的东西。而西医和西药才多少个年头?”
“赵老,您说的有道理,可是这与我们头痛的新药审批又有什么关系呢?”龚国安挠挠头,想引回话题来。
“当然大有关系。你们可别嫌弃我人老爱啰嗦呀。”赵辅臣说:“中医在给病人开药时写的方剂通常叫什么来?”
“验方。经过无数例临床验证过的处方。”孟先德和金兆铭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大凡学过中医药的,哪个不知这样浅显的中医术语。
“不错,先辈积千年之数传下来的验方,是中医治病的依据。像屠呦呦获取提取青蒿素灵感的《肘后备急方》,还有诸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等,都是我们中医诊病和开方的依据。但是,大夫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会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患病起因、身体状况乃至其它脏器功能等诸多因素,对验方中的药物进行加减,从而使药方更贴合病人的实际病情。你们说,这验方加减之后,算不算是一个新药方?用这经过加减药物的验方熬出来的药,到底算不算是‘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