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 > 第21章 四个求仙不成的故事中,你觉得哪个最可惜?

第21章 四个求仙不成的故事中,你觉得哪个最可惜?

中国古人从古至今流行着对仙人的崇拜和向往,很多人幻想着自己能够修炼成仙,永葆青春、法力无边、快乐逍遥,然而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达成目标,在上下几千年中,留在神仙传记中记载的仙人也不过几千人,绝大多数求仙的人都消逝在时间长河之中。

而绝大多数未能成仙的人往往都是因为自己没有仙缘,当然也有那么一批人,本来有着成仙的机会,却被自己白白错过,或者是没有经受住仙人考验,当然也有的仙人考验确实太过匪夷所思,最奇葩的应该就是费长房了,壶公对他的考验确实有点奇怪(费长房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在文章点开链接观看),但是也有些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自己错失了成仙的机会。

一、心性狂傲失仙缘,苦苦哀求再难得

晋朝荥阳有个人叫郑又玄,是名门子弟,喜好黄老之道,也立志成仙。在当官不顺被罢官之后,郑又玄就想着求仙问道,当时有个吴道士,凭道术出名,住在蜀门山。郑又玄认为吴道士风格高尚,就骑马跑去拜见,希望做吴道士的门下弟子。吴道士说:“你既然敬慕神仙,应当在山林里居住,不要在尘俗之中做伪诈之事。”郑又玄高高兴兴地拜谢说:“先生真是有道之人,我愿在您左右作差使,那可以吗?”道士答应了,就把他留下来。前后十五年时间,郑又玄学道的志向渐渐松懈下来。吴道士说:“你不能坚定学道之心,白白地住在山林之中,没有什么补益了。”郑又玄就告辞离去,却不知道郑又玄有没有读过阴长生的故事,阴长生作为皇亲国戚之身可是足足在马鸣生手下为奴为仆二十年才被授予仙法的(阴长生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在文章点开链接观看)。

郑又玄在归家中途经褒城,住在旅馆里,遇到一个十多岁的小童,相貌很清秀。郑又玄与小童搭话,那个小童很有智慧和辩才,让郑又玄很佩服。不久,小童对郑又玄说:“我和你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你还记得我吗?”郑又玄说:“忘了。”小童突然变化成一个少年,说道:“你看我是谁?”。正是郑又玄小时候的邻居和同窗闾丘子,原来郑又玄从小和邻舍闾丘氏的儿子一起读书。郑又玄性情骄傲,大抵因为自己门第声望清高尊贵,而闾丘子贫寒低贱的缘故,往往戏耍而且嘲骂闾丘子说:“闾丘氏不是我的同类,而我和你一起向老师学习,我即便不说,你难道心里不惭愧吗?”闾丘子默然流露出惭愧的神色。过后几年,闾丘子就病死。

郑又玄看到小童能变化他人,知道遇到仙人,立马拜倒,说:“那时候是我小不懂事,仙人何必与我计较呢?”

那童子突然又变做一青年,又是郑又玄的一个朋友仇生,原来郑又玄读书有成,以明经科考得中,其后调补到唐安郡任参军。到官以后,郡守命他代理唐兴县尉。同宿舍有个仇生,是大商人的儿子,年纪刚够二十,他家的资产丰厚。每天与郑又玄见面,郑又玄经常接受他赠送的金钱财物,常与他聚饮出游。然而仇生不是士族子弟,所以郑又玄也不曾礼貌的与仇生交往。曾经有一天,郑又玄设酒席聚会高朋好友,而仇生没得到邀请。

等酒喝尽兴,有人对郑又玄说,仇生也是朋友,应该请他过来参加聚会,郑又玄就去召仇生。仇生来了,郑又玄用大杯斟酒给仇生喝,仇生推辞说不能全饮,坚持辞谢。郑又玄就发怒骂道:“你是个市井之民,只知锥子和刀罢了,为什么超越本分住在官舍呢?况且,我和你为伍,实在是你的幸运,又怎么敢辞酒呢?”于是振衣而起,仇生羞愧得很,低着头退出去,立刻辞去官职关起门来,不与人往来,经过几个月也病死了。

郑又玄看到童子又变化成仇生,于是拜了两拜道歉说:“这实在是我的罪过啊,但人谁没有过错呢?”

只听那小童说:“我是太清真人,天帝因为你有道气,特意派我降生到人间,与你作朋友,将要传授真仙的诀窍,但是你因为性情骄傲,总不能得其道。唉,可悲呀!”说完话,小童忽然不见了。郑又玄明白了那些事以后,很惭愧怨恨自己,终于因为忧愁而死。

自己的仙缘本身就在身边,却因骄狂而失去了唾手可得的东西,等到自己苦苦追寻的时候,却又得不到了,这大概也是仙缘难求吧。

二、道心坚固拜地仙,却因过失了仙缘

唐朝贞元年间,郢中有一个酒店的主人叫王卿,他的酒店靠近南边的外城。每逢到节日,经常有一个道士经过这里,喝完酒出外城离开这里。如此几年,王卿认为这个道士是仙人,于是有一次偷偷地跟在道士后边,走了几里,道士回头看见了王卿,很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跟着我?”王卿于是行礼参拜,希望拜师,即使不拜师也愿意为神仙的仆人。

那道士坚决推辞,王卿坚持跟随他进入到山里,每逢过山涧,有的很宽,道士轻而易举就过去了。而王卿随便每次小心翼翼的想法设法通过。在山里走了几十里,遇到一个险峻的山崖,高有一百多丈,道士起身就飞了上去。王卿傻眼了,登不上去,于是行礼参拜,苦苦哀求。道士从上面对王卿说:“你何必这样辛苦地跟随我,你自己快回去。不这样,即将遭受困厄。”

王卿说:“之前所渡过的艰难险阻,都是因为师父在旁边,现在退回去没有路可走,我必定得死了,希望神仙念在弟子心诚,给个机会。”那道士犹豫了一下,就把手伸到岩下,让王卿举起手,闭上眼睛。王卿只觉得身子一轻就飞到石崖上了。石崖上面平坦、空旷,一派烟水苍茫的景色,仿佛仙境一般。我猜想应该就是进入了地仙的洞天福地之中。

王卿又跟道士走了十多里,来到道士的房舍,门庭整洁肃穆。道士让王卿躲在房舍外的草丛间,并且对他说:“你暂且住在这,我给你送饭,等方便的时候,让你见到仙师。”王卿藏在草丛里,道士每逢三天送一次饭食。

后来,有一天,忽然看见仙师出门,手扶拐杖,有四五个道士跟从侍候。仙师身体奇异雄伟眉毛舒展,双目明朗。道士偷偷招呼王卿出来,让他在道路旁边礼拜谒见仙师。仙师奇怪地说:“你为什么能到这里来。”王卿把过程说了。诸位道士说:“这个人谨慎厚道,恐怕能够役使,可以暂且让他守火灶。”仙师命令暂且收下他。

道士于是引导王卿进入院内,来到厨下。王卿看见有一个大灶,灶下正烧着火,灶上面有一个铁筒,闭封着掩盖了好几层。道士让王卿守灶,专门看着它,不能胡乱看。其余四个道士,有的打水采药,有的蒸晒作饭,来供应仙师。夜里也让王卿躺在厨下看守火。后来,有一天,王卿没有什么事,偷偷地开筒看药。忽然看见一只白兔,从铁筒中跑出,有像刀劈开物的声音传向四方。听到声音的道士说:“药已经失掉了。”其他的人都小心谨慎地来看,个个惶惧失色。

不一会儿,仙师过来,大怒说:“为什么忽然引俗人来,让他失掉了药。”一会儿召见以前的那个道士,责备辱骂,要用鞭子打他。道士叩头,请求把药寻找回来。几个道士,在庭院中焚香禹步。两个道士变成白鹤,冲天飞去,过了大约一顿饭的工夫,鹤已经擒获白兔归来,让人把它投进釜中,坚持炼成它。

天师命令快赶走俗人,派人送他回去。道士于是领着王卿出来说:“你几乎误了我,本来还有机会成就仙道,现在只能暂且回去。”就引送王卿到高岩下,对他说自己再请求仙师,如果还有机会,就约定二十年后有缘汾州街市上相见。王卿又寻路回来,几天后才到外城。回来以后,王卿就当了道士,但数年过去,王卿再也没有碰到过那个道士。

我猜想,仙师恐怕就是在人间的地仙,那些道士就是自己收的弟子或者仆人,通过考验了,就传授仙法,像那个道士一样,就有机会成就仙道。王卿好不容易能有机会,却因自己的过失险些造成了仙师失去了仙药,那个仙药恐怕非常难得,是草木化精怪了,虽然找回来了,但王卿已经失去了仙缘。而仙师这都没有惩罚他,只是赶走了他,说明这仙师还是非常正派的。

三、眼界狭隘难成道,贪图财物终成灰

唐玄宗时期,有个农家孩子叫辅神通,家住蜀州,小时候失去父母,生活很贫穷,经常给人放牛来养活自己。辅神通放牛的地方,经常看到一个道士往来,辅神通福临心志,结识了那个道士。几年以后,道士对辅神通说:“你愿作为我的弟子吗?”辅神通当然愿意,赶紧跪拜。

道士就领着辅神通到了一条河流旁,对辅神通说:“我进去的时候,你跟随我就好,不要害怕”,说完带着辅神通进入水中。道士和辅神通竟然在水中行走自由,不久在河底看到一栋院子,那里屋宇严整洁净,正是一个水下洞天福地。房子里有药囊和炼丹的炉灶,辅神通还在床下发现很多丹药。

道士就让神通看守烧火,并教给他点石成金之术。经过三年,神通已经二十多岁了,修仙的生活很是枯燥,辅神通就有些想念人间,特别是自己学会了点石成金的法术,完全可以活的很富裕。有一次,恰逢道士不在,神通就偷了道士炼的丹药。

道士回来以后,问他丹药在哪里,神通就推脱说没看见。道士叹息说:“你虽然会一些法术,但是对长生却没有益处啊,我本打算教给你仙家要诀,教会你长生之术,而你今天这样,怎么能再教你呢?”说完一挥手就把辅神通转移出了水底洞府。

辅神通出了洞府,竟然觉得很高兴,到了人间之后,靠着点石成金的法术,辅神通享受了人间富贵,但是不久之后,辅神通厌倦世俗之事,看着人间的生老病死,开始追念道士,听说道士往来于蜀州开元观,就跑去开元观旁边等待师父。

从那以后,听说那个道士来了,就去等候,但常常去晚,他一去别人就说那道士已经走了。这样去了几十次,总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师父。甚至辅神通用一百斤的金子买通道观的奴仆,让他们在道士来时赶快报告他。从那个奴仆得到金子后,频繁来报告,但辅神通再也没能见到那道士。

而辅神通就这样慢慢在等待中变老,最后在一堆黄金中老死了,可悲可叹也!

四、心术不正难修真,邪心骤起终自亏

东汉末年有个方士叫李仲甫,是丰邑中益里人,少年时就跟王君学道,会遁地入土行走的方术,还会推算的秘诀和隐身法,活到一百多岁后仍然如少年一般,但性格怪异。传说李仲甫隐身术最厉害,可以隐身一年甚至更久,别人只能听见他的声音,看不见他本人。他曾以此法,吓死过抢劫的山贼,也因此救了一名书生,叫张生。

那张生被救后,请求李仲甫传授他隐身术。李仲甫不答应,说其性格不适合修道,太过自私狭隘,但张生死缠着李仲甫,花钱好几十万供奉李仲甫酒食,李仲甫来者不拒,可就是不传授张生道法。隐忍一年后,张生花了大把金银,但什么也没学到。张生于是怀恨在心,就怀揣匕首想杀李仲甫。

他先是和隐身的李仲甫谈话,顺着李仲甫出声的位置,跳起来用匕首又刺又砍,一看,李仲甫却好好地躺在床上笑着说,“天下竟有你这样的混蛋,道没学成就要杀老师。你能杀得了我吗?” 张生害怕了,不断磕头求饶,

李仲甫随后又说道:“张生,三百年前,你本是我的护院神犬,看在往日守护的情面上,我来渡你,可你却如此心术不正,那成仙之路与你无缘了,我可真能让你死,但念你愚蠢顽劣,不和你一般见识。”可能李仲甫还是念及旧情,放过了张生。

传说李仲甫在民间待了一共三百多年,可能是度化张生不成,了解了因果,后来进了西岳山,再也没回来,大概是飞升成仙了吧。

五、结束语——若有仙缘要珍惜

千百年来,虽然有成仙的传说,但是相对于古今无数求仙问道的人来说,能成仙的人寥寥无几,有人苦求一生也最终化为尘土。我想,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仙缘自然要珍惜,经受住考验就有机会成就仙道。没有仙缘的,顺其自然就好,过好自己的一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个求仙不成的故事中,你觉得哪个最可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