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能顶半头猪
他说得绘声绘色的,沐枫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果然对面的门看起来非常得简易毛糙,边缘的漆色和正面的格格不入。
明明还没到过年,对门却早早地换上了新的对联,正中间贴着一张红色的福字。
李塘赶紧推着两个人进了自己家,沐枫最后瞥了一眼对门,感觉一瞬间好像猫眼处有亮光一闪而过。
再看过去的时候,他才发觉对门猫眼处的孔洞根本没露出来,而是被“福”字遮挡住了。他也就没有放在心上,拿着自己的包跟着走了进去。
沐枫进门一看,就是普通的装修的两室一厅,看起来干净整洁,因为长期没人住,沙发上茶几上都用床单罩了起来。
入眼是一个整墙面的玻璃柜,里面隔开一段放着一些酒瓶、奖杯、工艺品,他凑上去看了看,里面还有李塘各个年龄阶段的照片。
沐枫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又回头打量了一眼李塘,“你以前这体型是现在两倍啊!”
李塘一听,还挺骄傲,“那可不,想当年我的体重能顶半头猪!”
白简宁也同样走过去看照片,目光却落在其中一个工艺品前面上,询问,“这个柜子能打开来看一下里面的东西吗?”
“你看吧,没有锁,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李塘也凑过去看,一脸谄媚地说,“大佬你喜欢哪个?送给你好了,是我爸妈出去旅游买回来的纪念品。”
白简宁小心地端起一个瓷器,摩挲了一圈表面,仔细地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放了回去,“你知道这个吗?”
李塘说,“这是好像是什么荷花尊,说是博物馆的复刻。我爸在文玩街淘来的。”
白简宁却摇头,“这个是真的,不是复刻,全称是白瓷纳水莲花尊。”
听到真的两个字的李塘只觉得心口一跳,他捂住自己的胸口,再三确认,“真的?我爸一直买乱七八糟的文玩回来,我妈也懒得说了,只当是真的文物的复制品,结果真能捡漏!我能冒昧问一句,值钱吗?”
白简宁想了一下,“一般,万把块吧。”
紧张了好一会的李塘,听完才舒了一口气,亏得沐枫扶住了他,不然又要跪下了,“还好还好,太值钱了我害怕!你再帮我看看,其他的有没有什么真的东西。”
“其他的那些都是复制品了,只有这个是真的。”白简宁话风一转,“不过,东西出处应该有点问题。你凑近闻闻看,是不是有一股土腥气。”
沐枫和李塘同样的动作,把脑袋凑上去闻,然后点点头。
李塘一脸心有余悸,“刚拿回来那会确实味道挺大的,不过这瓶子,哦不是,是莲花尊,我以为是仿制的工艺导致的。还拿抹布前后洗了好多次……幸好没拿钢丝球刷!看来以后这个柜子要锁起来了,可以做传家宝了。”
“以后不能把这东西放在这里。”白简宁解释,“这个莲花尊确实是真的,但是它还有个别称——魂瓶,也就是温明。”
“温明?听着就好很贵啊!是值钱的意思吗?”李塘听得两眼放光。
白简宁缓缓说道,“温明这东西是用来陪葬引魂的,市面上出现的都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你闻到的那股土腥气,就是尸臭味。”
李塘一听,只觉得犯恶心,刚刚为了闻气味还大口吸了几口气,“那这东西怎么办?都魂瓶了,总不能继续供在这柜子里吧?扔了好像又有点可惜,万把块呢!”
白简宁教他,“你找块黑布把它盖起来,找个角落放起来就行。”
沐枫学着样子,指着柜子里的唐三彩马,“这个唐三彩马挺可爱的,我之前在博物馆看到注解,是不是也是温明吗?是不是也不能放在这?”
白简宁扫了一眼就下了断言,“没事,市面上大多是工艺品,不是挖出来的。”
听到这里的李塘赶紧把它取出来,扔进了垃圾桶,毫不犹豫,“还有吗?”
得到白简宁否认的答案后,又不放心地拉着他在自己家转了一圈,说是让他指点风水。
李塘拉着白简宁逛了一圈看风水,也没看出什么问题来。
白简宁其实想说,这些东西大多仿品,算不上真的温明,就算是那个白瓷纳水莲花尊,只要不正对着床头其实没什么影响的,但是看他这么积极地全都一股脑扔了,也不好说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沐枫和白简宁跟着李塘一起回了他的老家。
坐在车上的沐枫看了一眼窗外,放眼望去都是低矮树丛,因为气温低不少树木叶子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上攀附着不少褐色藤蔓。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才看到了村庄。
果然如李塘说的那样,整片的古建筑群,门楼飞檐走势,个别门院红色的大门漆的辉煌,门口还有坐镇的石狮子。
外围灰白色的石灰墙面上挂着不少常青的藤蔓,绿油油的,沿着屋檐向上攀爬,虽然已经入冬,但是整个村庄看起来绿意浓厚。
村子里的路铺的很好,李塘带着他们一路往小径上走,房屋旁的小路倒是别致。
沐枫还特意低头看了一下,都是整块凿下的石头,石阶间隙中还能看到下面的潺潺溪流,石桥的石槛上还雕刻着花鸟鱼虫。
走了一段路后,李塘的脚步停了下来,同时耳边传来唢呐佛经奏乐的声音,他分辨了一下,“好像是出丧,我们绕过去吧。”
没想到声音越来越近,没想到走了两步,直接到了出丧人家的门口。
好多人围在一个没有加盖的棺椁前,耳边还能听到女子哭泣的声音,不过看起来年纪都有些大了,看过去都是头发花白。
李塘见绕不过去,只得带着两个人站在了一侧的台阶上,他解释说,“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要等加钉完了,我们这些路过的人才能过去。我们等一会吧。”
沐枫和白简宁也没说什么,跟着站到了高处的台阶上,倒也是能看的清楚桥对面的景象。
旁边也有洗衣服做饭到了一半,跑出来看热闹的村民们,“可以了,是喜丧,老人寿终正寝,老了以后没遭什么罪,虽然是三个女儿,但是都孝顺的很呢!”
喜丧那家门口,有几个人跪在正前方的蒲垫上,周围跪着子孙后代,朱红色的棺椁被众人抬到了屋内,因为是一个院落,正巧能看清楚里面的场景。
只见一个人拿出了一根青铜色的长钉,一头呈块状足有手臂长,看起来新铸成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