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交流团
明军阵地后方一处小山包,德其索伦帝国的军事观察员正在激烈讨论中。
自从帝国答应和德其索伦帝国展开军事交流后,德其索伦向大明派遣了上百名军官交流团。
这些人平时和明军待在一起训练,直到明罗战争爆发,接到国内命令的他们强烈要求参与对罗斯托夫的战争。
不过大明可不会真让他们上战场,而是让他们老老实实待在后方看着。
“马克西米将军,今天的战斗再次证明了明国机关铳的优越性。”
“没错,我认为机关铳的出现会改变战争模式。”
“对,德其索伦必须拥有自己的机关铳。”
十多名军官聚在营帐内七嘴八舌道。
领头的马克西米点点头赞同道:“先生们,大明陆军正在发生一场伟大的变革,我们德其索伦也不能落后!我会给国内呈上报告,萨里安陛下一定会采取行动。”
德其索伦是靠陆军起家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萨里安皇帝更重视陆军,至少在马克西米的认知内。
得到了将军肯定的答复,其他军官全都面露兴奋。
一想到本来就强大的德其索伦陆军装备上机关铳,想必横扫西洲的那一天不会远了。
“将军,一旦机关铳在整个世界流行,防守方将占尽优势,现有的壕沟体系已经不足以发挥出机关铳的优势,明国人已经开始探讨新的壕沟体系,我们也不能落后。”
擅长防御作战的莫得克提议道。
敏锐的他通过机关铳的战场表现,还有明军上层之间的讨论推断,现有的壕沟落后了。
“莫得克上校说的有道理,我也发现了这点,之前明军在壕沟内修建的防炮洞就很不错,可以很好在炮击中保全步兵。”
德其索伦的军事氛围浓厚且高效,身为将军的马克西米可不会看不起莫得克这个小小的上校。
众人全都点着头赞同,突然一个声音响起:“将军,德其索伦找到他的盟友了....”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能来大明的德其索伦军官,都在出发前接到一个秘密任务。
仔细观察大明能否能作为德其索伦的盟友,真正的盟友!
大明本来就是列强之一,只不过远在中洲,萨里安考虑到地缘因素没有下定决心和大明结盟。
自从他们被派到大明那天起,军官们好好浏览了明国的一切,政治、社会、军事构成、工业产能等等。
对于他们的行动监察司是知道的,乾武皇帝也知道。
不过德其索伦人很有分寸,只看大明给他们的看的,一些敏感的部门从来不碰。
所以,大明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乾武皇帝也知道,德其索伦想要寻找盟友,而大明也需要一个搅动世界的机会.....
看着发言的费恩霍斯,马克西米暗自思考。
这家伙是德其索伦参谋部的人,虽然只是上校军衔,但关于是否与大明结盟,还要看他的意见。
“大明在中洲与昂撒和弗兰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现在又和罗斯托夫开战,这不就是德其索伦梦寐以求的盟友吗?我们在中洲可没有利益。”
见众人思考,费恩霍斯趁热打铁道。
虽然在是否结盟的问题上他有绝对影响,但还是要得到交流团其他人的支持。
“原则上我没有意见。”马克西米率先赞同。
“没意见...”
“同意!”
“大明的工业实力和人口都强于帝国,虽然距离远一点,一旦发生战争大明可以在中洲牵制他们。”
“赞同!”
见众人都表了态,马克西米对着费恩霍斯点点头,意思可以把观察结果一同上报国内。
随后,马克西米恢复笑容轻松打趣道:“好啦,接下来就安心看明国人表演吧,我现在更想知道罗斯托夫人该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后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
“将军阁下,你一天没吃东西了,还请保重身体。”端着餐盘的副官敲响了屠格涅夫的办公室门。
自从见识了白天的血腥屠杀,屠格涅夫暂停了第三波进攻,回到城内把自己独自一人锁在办公室。
今天的冲击对于屠格涅夫来说就是一场永不磨灭的梦魇。
见里面没有传来回应,副官急了:“将军,我们还有七万人,他们需要阁下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话音刚落,办公室内传来响动。
房间内,屠格涅夫呆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这个状态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屠格涅夫已经意识到,这场战争大明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小小的机关铳。
罗斯托夫来中洲是来抢地盘的,一旦明军在边境架起机关铳,谁特妈冲的过去?
而且,现在的情况是明军踩在罗斯托夫的国境内,完全反过来了。
听到门外副官提及剩余的七万人,屠格涅夫突然醒悟,不能这样颓废下去,我要让这些小伙子们活着!
没错,现在的他已经不奢望取得胜利了,明军摆了一个看似破绽百出的铁桶阵,但铁桶就是铁桶,他屠格涅夫没本事打破。
打不破就要被困死在亚克力,要么投降要么凿开一个口子突围。
这两条路无论哪条都不好走,如果投降,他屠格涅夫就会成为罗斯托夫史上第一个向大明投降的高级军官,而且手下还有7万大军,没到山穷水尽之时。
可要凿开口子突围,那代价......
清醒过来的屠格涅夫连忙起身,大步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见自己将军出现,除了精神头萎靡一些并没有干傻事,副官长长松了口气。
不等副官递过餐盘,屠格涅夫开口道:“去,召集少将以上的军官来会议室。”
说完,屠格涅夫看都没看餐盘走向会议室,现在可不是吃饭的时候。
不一会,所有高级军官齐聚会议室,众人脸色都不好看。
如果说白天的战斗是一场表演的话,那他们就是实打实的现场观众,死去的两万多人就是他们的门票。
这票价太贵了,不是一般人承受的起的,不...应该是不是一般国家承受的起的。
要不是罗斯托夫和大明都是人口大国,一次阵亡两万多,一些小一点的西洲国家早就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