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三英战吕布 下
怪物!
用在吕布身上极为合适!
但是张飞亦是不惧,不曾惧怕过,张飞天生神力,在幽州时,亦是未曾遇过敌手,这些年来随着刘备颠沛流离,张飞见过之人也不算少数,但是唯一能被他看的上眼的人只有他的二哥关羽!
手中的丈八蛇矛在张飞手中挥舞的虎虎生风,空气中掀起阵阵的波浪,随着时间的流逝,张飞和吕布不断厮杀,二人越来越上头,兵器交错之声不绝于耳,恍若雷霆之势。
而在一旁稍微喘口气的关羽见状当即加入战场中,随之三人便乱做一团,四周烟尘四起,兵器交错之声连绵不绝,然而,面对着只是稍逊色自己一筹的关羽、张飞二人,一开始,吕布尚且游刃有余,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关羽、张飞的默契的配合下,吕布开始逐渐的招架不住。
慢慢的,吕布身上逐渐开始出现些许的伤口,不过,吕布亦是不惧,武将在战场上生,亦是在战场死,平生能遇到这样的对手,吕布求之不得!
他胯下乃是赤兔马,乃是日行千里的良驹,若是他想要走,天下之大,又有几人可以拦得住他!
然而,在公孙瓒一旁的刘备则是微微眯着眼睛,心中似乎在计较着什么,待他回头一看,张邈等人尽数到齐之后,刘备当即从公孙瓒身边越过,策马扬鞭加入战场中,刘备手中的武器乃是鸳鸯剑,鸳剑长三尺七寸,鸯剑长三尺四寸,利可断金。右手雌剑重六斤四两,左手雄剑重七斤十三两,正好适合刘备的力量,待刘备加入战场后,战局瞬间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被三人包围住的吕布眉头微皱,他心中略微感到些许的不悦,若死在关羽、张飞二人手中,吕布尚且无话可说,但若是死在刘备手中,他不甘心!
武人有着武人的骄傲!
遂吕布见状,朝着刘备的方向厮杀而去,仅仅一击便把刘备挑落马下,遂一骑绝尘而去,只留下一道影子给张飞、关羽、刘备三人,张飞、关羽二人驻守在刘备周围,并不敢去阻拦吕布离去,他们都兄长乃是他们的主心骨,不容有任何的损伤。
“大哥。”
关羽、张飞二人等刘备重新回到马背上时,目光担忧的看向刘备,遂就见到刘备微微摇头,示意关羽、张飞二人不必担心,然而,眼尖的关羽、张飞二人见到自己的兄长风轻云淡时,二人瞳孔皆是微缩,他们一直以来似乎都忘记了一件事,就是他们似乎都小觑了自己的兄长的武力。
“走吧。”
见吕布率领着高顺等人重新回到大军中,刘备朝着关羽、张飞二人微微点头,关羽、张飞二人当即心领神会,遂转身离去,回到公孙瓒的阵营中。
这一幕落在张邈等人眼中,张邈等人不由的感慨道:“吕布之勇已经天下罕见,不知玄德麾下亦有如此神勇之人!”
当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二人回来时,恰好听到张邈等人的话后,低垂着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喜色,他知道自己的目的终于达成了,从今日开始,天下各路诸侯中,谁都会知道他们兄弟三人之名!
......
“君侯!”
见吕布负伤而回,高顺眼神中满是担忧之色,忧愁如同夜色一般,浓稠的几乎是化不开。
闻言,吕布脱开铠甲,爽然笑道:“孝父不必如此,今日一战,乃布平生所求,当真痛快!”
吕布的笑声直接让高顺的心放下来,这样的吕布才是他高顺愿意追随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从而变得灰心丧气,高傲的人岂能因为一时的打击,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斗志!
深夜降临时
夜色浓稠几乎是化不开,今夜星辰黯淡,明月潜行。
公孙瓒的营帐内,杯盏交错,皆在庆贺着今日之胜,毕竟吕布犹如一座大山一般,压着他们几乎是喘不过气来,今日大胜,足以重振士气,亦是让董卓这厮明白,吕布纵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亦是有人可阻!
宴席中, 刘备脸上带着笑意,又恰到好处的给足了张邈等人面子,一时间,营帐内皆是笑声。
这天下!
从来都是人情世故在其中。
而在另外一处
陈煜、荀攸二人立足在曹操左右,眼前截流之事已全部完善,数万大军,三日之功,纵然连孙坚这等猛将亦是劳累不堪,早早的回到自己的营帐中休憩去了。
“主公。”
陈煜在曹操耳边言道,曹操这些日子来亦是有些狼狈,听到陈煜所言,曹操不由的一愣遂看向陈煜道:“叔弼有话直说。”
曹操眉头微皱,他总觉得陈煜和他之间有一道隔阂在其中,但是曹操亦是明白陈煜所说是对的,君臣之间的确是要存在分寸,不然岂不是要乱了套了。
只是,这并不是他所想要看到的,起码他不希望他和陈煜之间是这般,他更希望是挚友一般。
曹操的神情自然全部落在陈煜的眼皮子底下,陈煜亦是有些无奈,当即收敛心神,正色道:“主公,吾等欠吕奉先的人情该偿还了。”
闻言,曹操略微愣了一下,起初还是有些不明白陈煜这句话中的意思,但是没过多久之后,便立即反应了过来,稍微思考片刻后,曹操当即郑重其事的言道:“叔弼言之有理。”
自古以来,人情债最难偿还,曹操亦是不希望自己欠下吕布人情。
当即曹操便让陈煜着手去安排此事。
.....
虎牢关中
天色昏暗,骤然一阵狂风起,在府邸内的李儒看着阴晴不定的天色,心中莫名的感到一阵的不安,至于吕布兵败的消息,自然也是传入李儒的耳中,但是胜负乃是兵家常事,这对李儒而言并未有太大的影响,只是,不安的心思涌上心头的时候,李儒脑海中不断在复盘着,努力的寻找着自己到底出现哪些错漏,如今董卓倾巢而出,一旦有所失误,那么就是一场灾难。
不安的想法一旦产生,就犹如种子一般,快速的生根发芽。
“究竟是哪里不对....”
李儒双手负在背后,眉头紧锁,一时间思绪变得杂乱无章了起来。
良久后,外面忽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李儒微微摇了摇头,随转身回到房间内,既然想不通,就没有必要再想下去,这般下去只能徒增烦恼。
至于在关内的董卓听闻吕布兵败的消息,先是一阵愕然,他收吕布为义子乃是看重吕布的实力,天下无双的实力,他不认为有人是吕布的对手,但是得知吕布被三人夹攻之后,董卓瞬间一阵释然,既然被多人围攻,吕布还能安然无恙的回来,就足以说明他董卓并未看错人,不似那华雄,漂亮话说的多少,到最后误了他的大事,死在了汜水关外。
既无事,歌舞响起,董卓依旧是美人拥入怀中,接着奏乐接着舞,一副歌舞升平之态!
至于吕布是否会因此遭受到挫折,并不是在董卓的考虑范围之内,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因为一时的挫折从而变得灰心丧气,丧失斗志,如果吕布是这样子的人,那么董卓就要考虑一下这个义子他留着还有没有用处了。
人都是选择利益的生物,一个人是否存在利用的价值,是否能给自己带来效益则是最好的评价标准,董卓纵然沉迷雒阳的声色犬马中,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糊涂的人,并且能走到今时今日,董卓要是稍微无能一点,就早已经死在了战场上。
月黑风高
吕布的营帐内,忽然一名士卒走了进来,躺在营帐中休憩的吕布,倏然睁开眼睛,看向走进自己营帐内的士卒,眼神中有着惊疑不定之色,这名士卒乃是守在他营帐外的士卒,亦是在他雒阳中招首的士卒。
“汝....”
正当吕布准备开口的时候,却见这名士卒微微张开嘴,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时,吕布立马不再多言,而是看向士卒的眼神变得有些惊疑不定,同时亦是感到这些士族无孔不入的可怕。
“君侯。”
这名士卒轻轻言道,声音中带着遗憾之色,遂来到吕布面前,把自己怀中的东西交给吕布后,又朝着吕布深深一躬身,当即拔出腰间的利剑,架在自己的脖颈上,自尽而亡,望着倒在血泊中的士卒,吕布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良久后,吕布深吸一口气,打开锦帛,看着锦帛上的内容,吕布瞳孔猛的一缩,瞬间就觉得脊后发凉,额头上流淌着冷汗,瞳孔中皆是震惊、惊恐之色,下意识的吕布吞咽着口水,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后,吕布才平复下来,遂走到营帐外,命亲卫速速喊来高顺,亲卫透过营帐的缝隙,见到倒在血泊中士卒的尸体,不由的吞咽着口水,立即明白这是要大事要发生,随之便按照吕布的命令快速的前往寻找高顺。
不一会儿,高顺急匆匆的赶来,见到站在营帐外安然无恙的吕布时,高顺悬着的心瞬间放松下来,正欲要开口时,却被吕布的眼神所阻止,在吕布的示意下,高顺随着吕布走进营帐内。
进入营帐内,吕布则是深深的看了一眼高顺道:“吾可信汝否?”
随着吕布的话音落下,高顺当即拱手作揖道:“可!”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高顺是这般的斩钉截铁,回答之时亦是不曾有半分的犹豫。
闻言,吕布看着高顺的眼神变得稍微缓和了一点,遂从怀中掏出锦帛出来,递交给高顺,当高顺打开一眼,眼皮子疯狂的跳动,遂走到营帐外,支开守在营帐外的士卒,深吸一口气后朝着吕布言道:“君侯,这......”
说实在的,高顺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反复的在营帐内走来走去,眼神中带着些许的烦躁不安之色,良久后,高顺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平复下来,待吕布郑重的颔首后,高顺才勉强接受这个事实。
“只是君侯,顺心中依旧有所不解....”
高顺终究还是问出了自己的心中的疑惑,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当他说出口的时候,吕布就这样静静看着他,沉默不语,良久后,吕布开口言道:“孝父,此事汝无须在意,此事吾自有分寸。”
高顺亦是郑重的点头,遂便想到了信中所写的事情,高顺面色凝重道:“君侯,眼下当如何行事?”
“我入关中和董卓一叙。”
在营帐内,吕布直呼董卓名讳,眼神中带着些许的冷意,方才见到心中的内容时,吕布自当是惊骇,当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心思便开始变得活络了起来,看着倒在血泊中士卒的尸体,吕布嘴角轻轻上扬,他知道这是曹操送给他的借口,不然何以能光明正大的从虎牢关撤走。
其余人的性命,吕布尚且不在意,但是高顺等人皆是他在并州时的部曲,甚至董卓吞并丁原的势力之后,为了安抚他吕布,董卓亦是把丁原麾下的并州铁骑几乎全部交给了吕布。
三千精骑!
乃是吕布安身立命之本,乃是他吕布在这个世道中和别人谈判的资本。
纵他乃是武夫,但并非是蠢人。
“孝父....”
吕布倏然面色凝重的看向高顺,高顺闻言稍微愕然,顺着吕布的眼神,看见倒在血泊中士卒手中的长剑,高顺忽然反应了过来,遂面色凝重道:“君侯放心。”
说着便拿起地上的长剑,一剑刺中吕布的肩膀,滚烫的鲜血从吕布的肩头流淌下来,高顺随之便转身离去,有些事情,终究是需要人去做,而且这种事情,必须是值得信任之人才能去做,高顺心中明白,正是因为吕布信任他,所以才能放心的交代给高顺,让他去做。
当日下午
吕布遇刺的消息快速的在军中蔓延着,消息飞快的传递着,直到传入董卓、李儒等人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