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水浒之风云录 > 第81章 街斩周王

第81章 街斩周王

陈端和金强知道周王被抓后,腾地从椅子上跳起,立即跑到宋梁的大帐里,

“报,皇上,虔州刺史和铁骑将军求见!”

宋梁知道这两人是为了周王来的,

“让他俩进来吧!”

两人进来,跪伏在地:“皇上,不知皇上如何处置周王,这等小人,害我子民叫苦连天,可不能轻饶了他!”

宋梁扶起两人,也是知道此二人和周王乃是大仇,肯定不会希望周王好过,也怕自己会放了他,为了稳定两人之心,于是安慰地说道:

“你俩放心,我自然不会让他好过,要等到明日包拯将他问刑之后,由你二人亲自将他送上断头台,开刀问斩!如何?”

两人激动地跪下:“谢皇上成全!”

在五谷县堂之上,包拯正坐在案桌前,盯着那跪在地上的周王,

“威……武……”

包拯一拍惊堂木,

“下面所跪之人,公堂之上,所说言辞,都将作为呈堂证供,你可明了!”

周王木讷的跪在下面,啥也不说,低着头注视着地面。

“本官已将你所行卑劣之事,查个水落石出,面对这所有罪行,你,可认罪?”

说完,让人将写满整张纸的罪状递在周王面前,周王此时就像一尊雕像,杵在那里一动不动。

“既然你沉默不言,本官就当你默认了!”

包拯再次用力拍了一下惊堂木,想要惊醒堂中人,“本官宣判,周王私吞大梁城建之财,数额巨大,伤及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判你明日午时三刻,街市口开刀问斩!”

今日莫过于陈端和金强最开心的一日,亲自押着仇人奔赴刑场,亲眼看着周王命送己手,亲自将周王开刀问斩!

陈端看着周王,眼神里没有一丝活力,仿佛是失去生机。

“周王,想不到吧!今日是我和金强把你送上断头台吧!你往日的神气呢?你往日的威风呢?咋不拿出来使使?让我再看看你的威风呗!让我再看看你那张惹人嫌的狗脸呗!”

面对陈端的嘲笑,周王无力反驳,身为阶下囚,能做的只有闭口不言,能乞求的只有那快刀,不让自己受到一丝疼痛。

中午的阳光总是那么刺眼,让人汗流浃背!太阳毒辣,晒得人皮肤黝黑,但还是聚集了很多百姓,都来“送送”这位“仁慈”的周王。

百姓们看这周王人模狗样的,想不到背地里那么龌龊,人人喊打,人人视之如米田共,不想看到他!

不断有人用烂菜叶丢他,还有小孩捡起路旁的石头狠狠地砸向周王的狗脸,

“砸死他,砸死他!不干人事的狗畜生,真该死啊!”

“杀得好,杀得好!”

百姓们群情高涨,向着周王聚来,一个个恨不得亲手掐死他,

“午时三刻到!”

刽子手来到周王面前,抽走背后名牌,拿起大刀,喷了一口酒上去,酒滴从刀口处滴滴滑落。

周王看着那明晃晃的断头刀,就像是看见了太奶一般,竟还笑了出来。

“斩!”

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陈端二人心里无比畅快!

周边百姓也是欢呼,齐齐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商铺们更是张灯结彩,庆祝周王的死去,热闹的像过年一般,对于他们来说,周王这座大山终于是踩到了脚底!

宋梁街头斩周王一事被洛阳王知道后,什么也不敢多说,也不敢发脾气,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不予理睬,完全当自己是局外人。

洛阳王对此事的无动于衷惹怒了正在攻打端王的周王原部,原部人马暗自联络散落各处的营里原部将士,打算起兵造反,逼迫洛阳王为周王鸣不平。

原部即将造反一事,不慎走漏了风声,连夜遭到洛阳王派大军镇压,周王原部带着些许人马逃了出来,投端王而去。

端王面对这些倒刀相割的墙头草,假面上答应他们归降,将这些人骗入城内后,端王一声令下,周王原部将士全部被乱箭射死!

差点兵变这一事,让洛阳王心有余悸,自然是将这笔账算到了宋梁头上,对宋梁咬牙切齿,也更是在心里埋下了深深的仇恨种子。

周王一事解决,宋梁全境撤兵,喜得三座城池,又因紧邻洛阳王,更是对此重兵把守,断绝和洛阳王的一切事务往来。

洛阳王也将军队撤了下来,在宋梁这里受到的火,一肚子的窝囊气,自然是如数发泄到了端王身上。

端王也因此受到了洛阳王强烈的猛攻,不到两天,连续被攻克两座城池,大将花礼徒战死。

端王也因此一病不起,处于深深的焦虑之中,没过几天,就郁郁而终。

洛阳王趁势一举拿下端王所有领地,端王手下其余将领无路可走,只得率众投了狄青。

然而狄青命这些将领做开路先锋,领兵攻陈,拖住大将欧阳春,陈王在自己的都城内被围数日,内无良将,外无救兵,最终自缢而亡。

群龙无首的陈地,很快就被狄青攻取占领,大将欧阳春对时事失望,浪迹江湖,人称北侠,和南侠展昭齐名!

韩国和魏国,遭受陈枫带领的淮国大军和大宋的狄青大军前后夹击,两位国君双双战死,城池地界各划一半。

宋梁回到梁山后,下令将周王旧部全部赶出大梁,财产全部没收,永世不得进入梁境。

对于公孙策自然是给他最终的归宿,被封为御史台,从属于包拯麾下,为包拯出谋划策。

公孙策知道后感激涕零,一下给他官位提了太高,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祖坟冒了青烟。

五谷县灾民全部安置妥当,城建工程也如期完善,但陈端等人不识治水之道,一味的防水,百弊无一利,治标不治本。

宋梁知道苏轼是历史治水名人,现在是要检验一下真伪了,让人去苏轼府上宣读圣旨,

“令丞相苏轼担任治水总管,即日起前往五谷县考察水情,治理水患,修建治水工程,杨树禹拨用国库全力支持!”

苏轼也不负众望,用不了多久就将一切安排治理妥当。

有道是,百姓命贱朝廷乱,起义抗战血泪缘!狼烟四起几度秋,烽火连绵无人还。江山社稷今犹在,不见当年诸王川。一曲悲歌鸣万里,老泪魂牵又经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