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柳曼的特战队
新四军独立团的迅猛发展,不独唐明友和陈布林觉得可怕,连桂军138师也觉得可怕。
桂军138师属于李品仙的第31军,日军西攻武汉后,138师奉命镇守从颖上至寿西南一带,锁住日军向西进入大别山的咽喉。师部驻在颖上。
事有凑巧,驻扎在正阳关的是第138师357旅,旅长正是樊登科。
而驻扎在寿西南的是该旅的809团,团长叫华西昆。
因为头次日军围剿寿东南新四军独立团时,柯川团长曾有意将后勤机关及卫生队撤往寿西南。可是当后勤处长到桂部809团接洽时,却遭到华西昆的拒绝。
由于战情紧急,最后后勤机关和卫生队不得不撤往馒头山。
当时新四军独立团并不了解桂军。日军对独立团的围剿被粉碎后,柯川团长才派柳曼的特战队对寿东南地区的周边环境进行进一步的摸底。
柳曼不是在特务营吗?怎么到了特战队?
原来保二团正式完成改编后,柯川将特务营改为独立营,仍为两个连,由曹日金任营长,袁金兴调任该营任教导员。独立营没有设副职。
而一、二连仍由靳东明和晁平担任连长。考虑到独立营今后还要发展,所以柯川指示曹日金,要把干部储存起来,以备日后之需。
曹日金懂得柯川团长的意思,独立营不仅要配齐第三连,今后可能还要扩充,这些干部都是宝哇!
而将柳曼调出来,就是想组建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特战队。
特战队很精干,连柳曼在内,只有三十一人。这三十一人除柳曼外,都是从全团遴选出来的,他们在某个方面均都具有一定的特长。
柯岩对组建特战队也很关心。他向柯川团长请求过,让他也到特战队去。可是柯川团长没有批准。
柯岩关心特战队,主要是关心柳曼。他不是怀疑柳曼的能力,尽管组建特战队在柳曼来说尚属首次,但柳曼在学校学的就是特战一套。
柯岩在穿越前,对特战队这种组织颇感兴趣,曾经比较细致地研究过特战的这种作战形式。
特战,顾名思义是由特种部队来完成的,都是从一般士兵里挑选有特长的人员进行更严格的特种训练,能在各种地形各种形式下以更精严的配合方式完成任务的。
特种部队人员之间的糅合才是完成特种作战的关键,所以特种人员的组配非常关键。
特战队通常有队长、副队长、侦查员、火力手、突击手、狙击手组成。
队长是团队关键,军事指挥技能过硬,临危不乱,决策果断,在团队作战中是领导地位。
柳曼的这支特战队,柳曼最初想将它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十人。后来柯岩建议,特战队应分为5个小队,每个小队6人。
柯岩对柳曼说,特种部队6人小队的配置,可以根据任务的性质和具体需求而定,但通常情况下,它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成员:
首先,小队长一般负责领导和指挥整个小队。他们通常是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特种兵,能够有效地指挥和组织小队完成各种战术任务。
其次,步枪手和轻机枪手是重要的火力支援成员。他们可以通过射击压制和打击敌人,为小队提供火力保障。
第三,爆破手负责处理和排除地雷、炸弹等爆炸物,确保小队在行动中的安全。
第四,医疗兵是小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他们可以提供紧急救护和诊疗,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保护和维护其他小队成员的生命安全。
第五,侦察员可以通过收集情报、侦查和打击敌方侦察人员,为整个小队提供情报支援和提前预警,增加小队在行动中的成功率。
最后,技术员负责维护和操作各种先进的武器、通讯和侦察设备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使整个小队能够在复杂环境下高效地完成任务。
柯岩对柳曼说,一支高效的特种部队,小队不仅需要各个成员熟练掌握自己的职能,并且应该保持高度的配合与协作。只有合理配置各类型的成员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种特别任务,保证战斗的胜利。
柯岩的这一席话,对柳曼来说又是一个特大惊喜。
按说柯岩只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也仅是一名搞文物的考古队队长。即使后来他不搞文物,而投身于军事斗争,但于特战方面也鲜有接触。
可是你看他说起特战来头头是道,就像他真是特战专家似的。
柳曼依照柯岩的设想来组建特战队。她物色了秀儿、凤妹子和章文生、青瓜以及冬枣来做小队长,又从全团选拔神枪手若干。还有侦查、爆破等方面的佼佼者。
但是有一项却很费踌躇,那就是卫生员。确实,全团除了卫生队有懂医疗知识和技术的外,竟找不到一个懂医的人。
于是柯岩就对柳曼说:“曼,把架子搭起来后,特战队只有在战斗中去磨炼。譬如说每个小队的队员,要求他们尽快熟悉他们所担任的角色。”
柳曼说:“岩,你说得很对!我们没有时间去进行专门的特种训练,只能在战斗中去体验,去学习,去完善!”
特战队成立之后,所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完成对独立团周边之敌军,友军以及其他武装的调查。柯川团长说这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结果,柳曼带着特战队立即开始了摸底调查。
首先是敌军方面。
敌军方面情况比较明显,因为我军重点面对的就是日军,所以对他们应该是了解的。
日军从寿县城撤出之后,他们主要盘踞的地方便是淮河两岸。所以寿东南北边及东北方是日军控制的地区。
日军在这一地区的兵力是一个旅团(日军的佐佐木旅团控制淮河两岸,目的是保证这条水路交通大动脉的畅通),它控制的是东至蚌埠,西至颖上的水路。
但是日军在这一地区的控制并不牢固,比如说寿县城,还有正阳关,颖上这些战略要点均在中国军队的手里。所以说,日军在这段水路上,自然感觉也不安全。
由于黄河决堤,他们对这些战略要点暂时无法顾及。
友军方面。
首先是寿西南和寿西北,这里是桂军驻扎的地方,有桂军357旅两个团(寿西南一个团,寿西北一个团,旅部扎在正阳关)。
柳曼发现桂军357旅就是在津浦线上共同作战的桂军部队,旅长竟是原桂军809团团长樊登科。
于是这一天,她带着秀儿和凤妹子去了一趟正阳关。
正阳关柳曼来过几次,但都是为办事,所以行色匆匆,并没有很好地领略一番这座千年古镇的风采。
秀儿与凤儿从来没来过正阳关,所以她们见到正阳关像一座古堡,都很惊讶。尤其是它也像寿县城一样,有四座城门(实际是五座城门),就更感惊叹。
此次来正阳关,柳曼的目的是见樊登科。因樊登科是广西人,所以对于正阳关并不十分熟悉。而自已是安徽人,多少应该知道正阳关的历史。
来之前,她和柯岩对正阳关的历史作了些深入的了解。
尽管因为战争,处在军旅征战之中,无法查找资料。但柯岩还是滔滔不绝地讲了一通正阳关的历史。这让柳曼对他又是刮目相看。
所以,柳曼到了正阳关,并不急于去见樊登科,而是带着秀儿和凤儿在镇里闲逛。
她们是从南门进。
老远,她们就看到,南门外“淮南古镇”四个大字。
“淮南古镇”意指正阳关是西汉初年淮南国的古镇,言其历史之悠久。
据《史记?黥布列传》载,汉高祖三年,九江王黥布归汉,“四年七月(即公元前203年7月),立布为淮南王”,寿春为淮南王国地域,正阳关当然也归淮南国管辖,故有“淮南古镇”之称。
此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曾国藩好友、时任代理安徽巡抚的江西永修人吴坤修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所书。
进了南门,她们又看到了内额题字:解阜。
“解阜”出于舜帝《南风歌》。据《史记》乐书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南风歌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解阜”之意:为官者要为百姓排忧解难,减轻百姓负担,增加百姓收入,丰富百姓财富,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关于这座正阳关,柯岩还讲了的来历。
据柯岩介绍,这个南门里就有关于正阳关来历的介绍。
现保存在正阳关南门内的《建修正阳城垣碑记》载,“咸丰间,发逆踞金陵,长驱北窜,所过荼毒,继以苗逆称乱,正阳土圩不守,而州城六陷,其后大乱初平、山阴施君照来牧寿,从绅民之议,得请于大府,于是乃筑正阳城,”
此项工程“经始于同治五年九月,以十年二月讫工,其经费取之绅商之捐助及羡余,费缗钱四万七千有奇”。
“为城周七百丈四尺(今约2.3公里),高一丈五尺(合4.5米),环以濠、为门五、为城楼四”。
果然,她们三人看到了那个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