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李三古堆 > 第40章 中了圈套

第40章 中了圈套

李三说的这个正阳关镇1,是在什么地方呢?

正阳关,位于寿县城西南三十公里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素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称。

正阳关古称“颍尾、羊石”,历史悠久,早在东周中期,已初具雏形。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设立税关,正阳关因此而闻名。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正阳成为舟楫繁忙、物阜民丰的商品集散地和闻名遐迩的“淮上重镇”。

正阳关还是属于寿县境域,虽然离县城较远,但因是水陆交通枢纽,故繁华热闹并不亚于寿春城。

李三的师兄叫甘牯子,从朱家集师从李三的父亲,师满之后,就一直是在正阳这地方谋生。

原先李三的父亲还跟着李三夫妻住在朱家集镇的铁匠铺里,甘牯子每逢年节还会去拜会师父。

可是后来李三的父母亲因为年事已高,已经帮不了什么忙了,就回到了李家庄安度晚年。因为交通的原因,甘牯子才来往得少些。

还是在张子清光临一条街之后,李三就在心里想着换一个地方。

他当时想,这个张子清绝不是等闲之辈,他一个人能大张旗鼓地“支锅”盗挖李三古堆,没有一些本事决难做到。

而这样的人想做某件事是一定要做到的。坊间的传言绝不可能是空穴来风,而且有许多传言己被事实证明了。

但到那儿去呢?事实上,到那儿去都很难躲过张子清的魔爪。

最后他选中正阳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个师兄在那儿,他们可以得到师兄的照应。

正当他们准备动身去正阳关的时候,突然传来噩耗,李三年事已高的父母亲因为疾病和饥饿,在家中去世。

李三夫妇闻此恶耗,双双奔回家中料理丧事。

那年头灾荒一个接一个,己经有许多人因为灾荒离开人世。荒野中的坟茔一座接一座,李三的父母亲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由于李三的父母亲同时离世,故李三想为父母建一座合坟。

按照风俗,建合坟要选一黄道吉日。还要选地址。

本来父母是不可能一起走的,应该有先有后。如果那样,想要把父母合葬在一起,就要牵扯到迁移墓地了。

然而现在李三不用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将父母亲合葬在一起。

黄道吉日选好后,就要选一块合适的墓地,而墓地地势是至关重要的。古习有好的地势就有好的地运和龙脉之说,这样的墓地才能够给后世子孙带来好的运势。

正处灾荒年月,人们饭都吃不饱,还有心思去注意这些。

可李三却想将父母的合葬办得风光些。

于是他请来风水师给他父母看地。这个风水师给看的地是村南的一个土冈上。

这个土冈地势较高,一看确实是块不错的地。

可是村里的老人说这块地不好,下面可能有古。

有古的地方不能葬坟,这也是风俗。

风水师说没有,他敢打保证。

在这种时候,风水师的话比村里老人的话有灵验。李三于是去请八仙来挖墓穴。

李家庄村子小,人不多,为了活命,这不多的人也逃荒去了。

风水师见一个村子凑不齐一桌八仙,就自告奋勇对李三说,他可以帮他找八仙,价钱不会好贵。

结果,风水师给李三找来了八仙。

风水师对李三说,按照习俗,挖墓穴时除了八仙和风水师,其他的人都不能在场。

这是不是风俗,李三也没去过问。

李三听从风水师的话,除了第一天动土时他到过土冈,其余时间就再也没有到土冈上去。也吩咐亲朋好友不要到土冈上去。

墓穴很难挖,挖了几天都没成功。李三问风水师到底怎么回事?风水师说挖到了硬层,所以很难挖。

但风水师说挖到硬层的地最好,请李三稍安勿躁。

到了第五天中午,八仙和风水师都没回来吃饭。赶去土冈上一看,哪有人的踪影,土冈上只留下一个几丈宽的大坑。

李三一看,知道中了风水师的圈套。风水师和那些所谓的八仙借给他父母亲挖墓穴的机会,成功盗挖了一座古墓。从古墓里出土的古物不知有多少。

李三夫妇一看,知道事情非同小可。知底细者知是风水师所为,不知底细者还以为是李三内外勾结,盗窃古墓。

倪玉霞让李三赶紧去找风水师,让风水师把古物上交。但是找到风水师的村子,村人言,风水师一年前就不在村里了。

这一下,李三只得草草安葬父母亲,合葬的愿望也成为泡影。

安葬好后,李三夫妇逃也似地离开了李家庄。

回到一条街,正打算往西南的正阳关走,张子清的人就找上门来了。

这次来的不是两人,而是十几人。领头的就是上次那个说话很横的人,叫马强。

“打好了吧?我们来取货。”马强说。

“老总,实在对不起,我父母亲双双饿死,我们去家里料理了后事,没有时间打铁呐!”李三据实相告,希望他们能收回成命,不打洛阳铲了。

马强看李三夫妇戴着孝,知道李三说的是真话,却没有丝毫原谅的意思!

马强说:“你家死人了我不管,我只管要五把洛阳铲。”

倪玉霞知道想取得这些人的宽容无异于与虎谋皮。反正自己要换一个地方谋生,索性先答应下来,到时再说。

于是倪玉霞说:“这位老总,要么这样,十日后你们来拿。这次实在是对不起,不是我们不愿为你们效力,而确实是家中出了变故!”

马强见李三确实没打洛阳铲,今天怎么也拿不到货,于是顺水推舟说:

“就原谅你们这一回。记住,十日之后,如果还没拿到货,你们知道是什么结果!”马强恶很狠地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正阳关镇,又名正阳关,系中华八大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有“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记载,以此计算,正阳关镇已有2530多年历史;又据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出版的《寿州志》载“东正阳镇,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筑城屯兵于此”。据此正阳关至今已有1780余年的筑城史。

正阳关在宋代名为“来远镇”,是寿州下辖的重要市镇,南宋时是宋金边界贸易口岸。明代,朝廷见河南的正阳县是收取商人、船民赋税的好地方,就于明成化元年六月(公元1465年)在此设立收钞大关,直属户部管理,称之为“银正阳”,或“东正阳”。“正阳关”即因此得名。

解放前安正铁路的落马,即安庆到正阳关的铁路,直接导致了正阳关的没落,应水而生应水而落,正阳关在全国八大关中可谓是最命运多舛的一个,也是目前区划建制为镇的仅有的一个中华民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