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开智
胡亥淡淡的说道:
“朕已经发明出可以复印书籍的活字印刷术!”
“就比如丞相你府中的书籍,只要有原稿,朕要多少本,就可以印刷多少本。”
“从此以后获取书籍的办法再也不用刻录摘抄。”
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可落在李斯的耳中,却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惊。
从今以后书不值钱了?
那我府上这些年求爷爷告奶奶积攒下来的几百卷甚至几千卷藏书,白花费了我大半辈子时间收藏。
以后只要陛下一个念头。
就可以用活字印刷术,印个成千上万本出来!
书籍多了…读书的人自然也就变多了!
李斯在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
嘶~…
在这个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加持下。
大秦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会涌现出大量的读书人。
这对大秦甚至对他丞相李斯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斯内心之中有些挣扎。
他非常想问问胡亥接下来到底要干什么!
但是他有预感,胡亥所谋绝对不小。
算了!
这种事情自己还是不掺和了!
要是以后史书上留下一笔:李斯参与活字印刷术读书改革失败,那自己这前世的英明往哪搁呀?
胡亥见李斯没有反应,于是接着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
“朕接下来会在各个村落之间开设学堂。”
“学堂规定,附近各个村落之间每隔三天,村民必须在学堂进行统一学习识字。”
“至于学什么字,我已经命人连夜印制“三字经”,对于刚开始学习认字的百姓来说已经够用了。”
李斯本来想保持沉默,但是胡亥这些发言让他双腿有些发软。
李斯险些站立不住。
他现在是懂得这个教书育人是什么意思!
教天下的百姓读书。
这简直是开历代王朝之先河,完全与帝王驭民之术相反。
这样下去恐怕会引起天下大乱!
李斯有些口干舌燥的说道:“陛下,作为一名合格的统治者和帝王,应该先满足百姓的衣食所需,带领着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在这之后才开始执行教化万民中的“教化”二字,主要是在道德层面去约束他们,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懂礼数,对大秦忠心的百姓。”
“而如果他们读书人造起反来,那威力可不会像陈胜,吴广之类的莽夫,他们会做到有组织有纪律的规划。”
李斯刚说出话不久,突然意识到出言不逊的赶忙跪地。
“陛下,臣该死,臣不是说读书人会造大秦的反。”
胡亥低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李斯,淡淡说道:“起来吧,朕不会怪罪你。”
“你是想让朕使用历朝历代所采用的愚民论吧。”
李斯采用默认的方式,赞同胡亥所说。
李斯能做到丞相的位置,不仅是因为他是法家代表。
还有一层就是他熟知帝王学术。
愚民伦初听会有一层贬义,但对治理国家却有着实打实的良效。
愚民制度由来已久。
早在商朝,无论是君王还是大臣商贾不管做什么事,都喜欢占卜。
想要问一下苍天的意思,非常迷信。
商朝的君主也第一次提出了君权天授的概念。
这是一位帝王为了保证权利的合理性和让权力得到更好的延续,所想出来的办法。
告诉底层百姓,他们目前所获得到的一切都是顺应天意。
是老天所决定的。
万不可逆天而行。
否则会遭受天谴,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后来发生了着名的周武王灭商。
这就属于一个新王朝的建立。
却难倒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者。
周把商给灭了,他如果不延续之前的君权天授,万事皆有天命,这样就会出现人人想当皇帝,别人很容易推翻他的政权。
周王必须迫切的想出亦有君权天授,又得让周王朝政权具有合法性。
没有合法性,就很容易被别人推翻,二者缺一不可。
这时候就有人提出了在道德层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商纣王是一个残暴无能的昏君,他的德性上天不认可,于是派遣周王来终止他的商朝。
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了教化万民的举动,对天下百姓说周王以身作则,要以良好的品德来约束自己。
并且提出了要让百姓“无知”,增加他们获取知识的难度,这样他们知道的事情少了就便于管理。
李斯现在并没有埋怨胡亥,而是怪罪起赵高来。
一只阉狗,活着的时候真的是一点关于权术方面的历史都不讲给胡亥。
愚民论就连周王室衰落之后,各诸侯国也将其奉为治民之利器。
李斯在脑海中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
“陛下,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我大秦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相继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秦国在这些政策下确保了国家粮食充足 ,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
“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是政策的推出,还有百姓的努力。为了让这一政策更好的延续下去历代君王都会让百姓不读书不认字,这样他们才能侧重农桑,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
“这种政策下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他们只注重于农商和耕作,时间一长就会渐渐的缺乏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更容易接受大秦自下而上的命令,这是一个王朝想要维持长治久安统治的保障。”
“此外,愚民甚至给大秦军队的战斗力带来不可想象的提升,百姓的“愚昧”也意味着他们更注重实际行动,更能在军队中服从上级的管控,大秦也是六国之中纪律最严明的军队,这对于军事行动和政策执行来说是个巨大的优势。”
胡亥对李斯的话点头表示赞同。
他知道秦国能有如今的强大,商鞅在其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愚民政策一出,不仅使秦国获得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还确保了国家内部的稳定。
只不过商鞅这一策略,已经是几百年前对出于对大秦形势的洞察提出。
“丞相,你说的不错,可从古至今所有统治者对百姓采取的政策,都是非常极端的愚民政策,那如果朕要开创另一个极端的:开智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