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朝堂的争论
他也是经历过皇子的争权的,知道想要走上高位到底有多难,断情绝欲,他踏着兄长淌血的尸体一步一步走上高位,如今高处不胜寒,他到底不复年轻时的魄力,也心软起来了。
明德帝叹了口气,想到谢封上报内容,眼中神色复杂。
那盖了玉玺的急报,不论被谁劫走,他都失望无比!
他允许皇子内部竞争,不论是明争暗斗还是用尽手段,他都可以只看谁更能做的滴水不漏,可这一切都不能沾染上异族的身影,异族人狼子野心,与他们合作不异于与虎谋皮,不论因何与外族合作,罪名都不可能洗脱!
明德帝眯了眯眼,将笔丢在洗砚池,起身袖口带风,往后宫走去。
李德福连忙垂眸跟上,自从云阳郡主回京,他已经愈发看不透陛下的心思了。
明德帝保持缄默的同时,朝臣之间议论纷纷,都以为皇上会有所动静,却没想到最后明德帝什么都没说,反而放权于边关,让他们自行判断。
一时朝臣百思不得其解,百官上朝时,有官员觉得不妥,上书争论,要给边关施压,尽快结束战争。
严学州是刑部之首,他首先出列说道:“皇上,我大庆男儿虽各个勇猛,可如今武学式微,自朝廷到地方皆是重文轻武,如今这代除了世袭武将,能守国门的兵将皆是去了边关,上京防守薄弱,许是会给外族人可趁之机。以微臣之见,应考虑大庆国本,抽调兵力回防关隘,抵御外族进攻才是正事。况且二皇子已经尽力而为,却只能与外族打得有来有回,还明显暴露了大庆不擅战事的弊端,为了二皇子的安全,还是要遣人护送回京,让武将守城才是。”
刑部一众官员皆是点头,连管军事的兵部心中也没底起来,不知道该不该认可严学州的道理。
户部管理财政,打起仗来国库必定空虚,因此也不赞同战事。
唯有工部工部、吏部与礼部,一时面面相觑,这事说白了与他们三部关系不大,因此在朝堂始终保持沉默。
明德帝却是搭着眼皮,一派威仪,沉声问道:“丞相如何看?”
丞相韩徵闻言躬身出列:“回皇上,臣以为严大人所言并不无道理,如今大庆武将凋零,唯一能支援边关的荣国公也已经随二皇子出征,上京再无可用之将,此时正值上京防守薄弱之际,我等需尽快补上荣国公的空缺,以防小人利用漏洞,打上京一个措手不及。至于召回二皇子,依老臣愚见,大庆本就不擅长打战,更应该借此机会练兵,补上武将凋零的漏洞,将此次有能力却无官阶的百夫长提拔起来,日后就能文武平衡,文官以学开路,武官以战扩疆。”
御史大夫谢也是开口附和:“丞相所言极是,皇上,大庆正是需借此练武用兵之时,外族本就发现大庆弱点,此时不重视起来,日后必有大患。”
谢与韩徵平日里本就被明德帝召进宫商议过此事,此刻自然明白明德帝的想法,于是两人一唱一和的将这些想法说了出来。
太尉向来不掺和这些争论,平日里更多的是明哲保身,此刻却是道:“皇上,丞相虽说的有理,但二皇子仍在边关,打起战来又如何有人能护得住他周全,还是派人接回来为好。”
韩徵眉头皱了皱,心中却是清楚,太尉武槐的话虽听起来有理,却是将二皇子与没用的草包划上了等号,虽然这是大家的共识,但二皇子主动请缨带军队去边关,本就是有立功的雄心,如今尚未历练,刚打起来后就被灰溜溜的送回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缘故,日后再想得人心,只怕便难了。
而这不得人心,又如何有人拥护?
韩徵与谢对视一眼,又眼观鼻鼻观心的收回视线。
他们是知道陛下有心历练二皇子的,但武槐对二皇子安全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因此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只能沉默等待明德帝安排。
明德帝听完武槐的话却是一笑:“爱卿说得有理,只是老二身在皇家,兵将还在守城,他身为皇子,岂有不战而逃的道理,他既有心请缨,那朕自是要给他机会。”
武槐于是不再说话,退回了队列。
明德帝眼神锐利的扫过面色各异的百官,阻止了还想说其他话的严学州,淡淡道:“众爱卿言之有物,为大庆筹谋众多,朕甚感欣慰。既如此,便提拔上京武将,待边关战事告捷,再一同封赏!”
“皇上圣明!”百官躬身站立,朗声回道。
明德帝点了点头:“若无要事,那便退朝吧,至于武将提拔人选,吏部拟好章程,送到乾清宫给朕过目。”
吏部尚书连忙应是。
一大早的朝会刚结束,秦昭这边就从祖父处收到了消息。
她有些奇怪,小声问道:“陛下心中,是看好二皇子?”
昌国公秦斐抚须沉吟几秒,才道:“皇上自皇子之时就心思沉稳,手段颇多,如今登基称帝,又在政事上磨练多年,行事必不可能只有一层意思。”
秦昭也觉得大部分时候有些捉摸不透明德帝的心思,有时候觉得他眼中包含着长辈的宠爱,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能肆意摆弄。
秦昭叹了口气,觉得帝王的心思果然深不可测!
秦斐揣测着这事的关窍,又觉得往日里明德帝似乎也没那么看重二皇子。其实不能说二皇子,皇上似乎对每一个皇子都并不重视。
但这一次皇上的意思又好像要磨练二皇子的意思,难道是改变了心意?
秦昭却是撇了撇嘴,有些嫌弃道:“皇上可能是发现没有一个能立起来的皇子,心中着急了。”
毕竟皇上再不肯服老,也不得不扶持好接班人,否则日后出了漏子,留给大庆一个尽捅娄子半吊子水晃荡的帝王,那他好不容易开扩的富饶国土,最后也要毁于一旦了。
以明德帝谨慎的性格,自是不愿意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昌国公秦斐竟然意外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他在屋内踱步,背着手慢悠悠的转了几圈,似乎想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