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拱卫北境
都城问题和刘协的处理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唯有北方几个边患还没解决,陈飚很快就结束会议。荀彧去招降阎柔,并不在邺城,陈飚又迫不及待,就单独召见了贾诩。
“文和,你乃老臣,见多识广,孤有一事烦恼,还望你能够解惑?”
“我既是庐江王的臣属,自然要为庐江王效力,不知是何事?”
“今我据冀州,很快也就能攻下幽州和并州,这两州比邻辽东公孙康、乌桓、鲜卑和匈奴,我如何才能保障边境安全?”
贾诩并没有回答,而是思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幽、并两州地处边境,四大边患着实不易解决,皆因四者均地处遥远之地,我大军要攻,就得长途跋涉。不过,这对庐江王而言,或许不是什么难题!”
“哦,此话何解?”
“据我所知,庐江王在长江、黄河及淮水岸边正大建港口,依托水路来运输货物,此战也是靠水路押运粮草。我军的水军就可以直接走海路到达辽东,所以公孙康不算什么,庐江王直接派遣大军过海,一战可定。”贾诩这看法和徐庶基本相同。
“幽州之地,虽是边远,但庐江王可在幽州靠海之处建几个港口,例如右北平、辽西、辽东属国等郡各建一港口,可屯重兵于渤海郡。”
“一旦幽州有变,从渤海直接走海路进军到右北平,再走卢龙塞到柳城附近。前后只需二十天左右时间,就到达乌桓人聚集之处的腹地。这比当年曹操攻打乌桓要容易多了,光行军就少了一个月以上。”
“且走水路还能到达辽西、辽东属国,亦可应对北方的鲜卑。如此一来,幽州东部的安全即可安全拱卫!”
“至于幽州西部代郡位置,位于鲜卑和乌桓交界之处,则需谨慎,以我之见,应选择在乌桓和鲜卑人中有威望之人镇守,以获得乌桓和鲜卑的信任,再屯以重兵以震慑他们。”
陈飚听了点了点头,贾诩的想法跟徐庶差不多:“那文和以为该派谁去镇守呢?”
贾诩微微思考:“有几个人比较合适,一个是田豫田国让,另一个是阎柔,另外,庐江王还可以让田畴田子泰出面。”
“田畴田子泰?”
“正是,当年曹操攻乌桓时,就是他建议走卢龙塞,此人乃右北平人,为人极为仁德,在乌桓和鲜卑人中威望极高,若是他出面,乌桓和鲜卑必不敢作乱。”显然,贾诩更看重田畴。
“若是孤想消灭乌桓和鲜卑呢?如此便可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问题!”
贾诩拱了拱手:“若庐江王有此志向,亦是我大汉之福,只是时机还不成熟,庐江王应集中兵力,攻关中和益州才是。待日后天下大统,庐江王再抽调兵力,消灭乌桓、鲜卑,解决边患。”
陈飚想了想,也觉得贾诩说得有理。
“对了,那并州呢?”
幽州的主要威胁是乌桓和鲜卑,并州的主要威胁是匈奴,且匈奴也深入到司隶河东、河内地区。
“并州战乱频繁,当年张燕曾率数十万军民投降曹操,被曹操安置到了冀州,如今并州更是贫瘠,连匈奴人都很少去了。”
“但并州再贫瘠也是我汉人之地,需由我大军去拱卫!”
“庐江王说得是!”贾诩突然感觉到,比起曹操,陈飚对异族似乎不抱好感。
“匈奴自须卜骨都侯死了之后,单于之位一直空悬,於扶罗虽任过单于,却得不到承认,於扶罗死了之后,匈奴更是四分五裂,由去卑、呼厨泉等各领其部。”
“庐江王不妨采取分而治之之策,将匈奴分为几部,则几部之间必有纷争,我们再予以居中调和,实则,我们越调和,匈奴人必会闹得越凶,如此消耗其实力,待其虚弱之时,我大军再破之。”
“这倒是有道理,那谁能担此重任?”
“若庐江王能派人说动并州刺史梁习梁子虞投效,可留其继续任并州刺史,收其兵权,由一大将掌管,再让他分化匈奴人,此计可成。”
贾诩分别向陈飚陈述了他对付边境的几个建议,陈飚并没有马上做出决断。
三日后,荀彧回到邺城,他把阎柔、牵招两人都带来了回来。陈飚与荀彧、阎柔和牵招一起谈一下边患的问题,荀彧的说法基本上和贾诩差不多。接下来,荀彧将去一趟太原,准备说降并州刺史梁习。
陈飚把阎柔、牵招两人留了下来,并下诏将田畴召来邺城,同时让人把田豫从南皮押到邺城。这一番动作,前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一个月多后,荀彧回到邺城,表示梁习愿意举并州投降,并为陈飚效力,交出兵权。田豫在陈飚的一番劝说之下,也选择了投降。田畴也来到了邺城。
同时,幽州刺史常林也派人前来,表示愿意主动投降,并卸任回邺城,听从朝廷的调令。只是他希望,朝廷尽快安排幽州之事,否则时间长了,担心乌桓和鲜卑人作乱。
看来,这常林也知道自己不能在幽州待了,先保命要紧。若是不主动投降,陈飚大军向幽州进发,他就完了。
如此一来,北方幽、并两州也算是平定了,且不费一兵一卒。陈飚心里也高兴。
陈飚又与梁习、田畴、田豫、牵招等人集中讨论了一下北境的防守。几天之后,他慢慢地做出了决断。
又过了几天时间,陈飚正式下了调令。张辽被任命为幽州刺史,驻军代郡代县,代县也是幽州刺史部,兵力三万,均为骑兵,由张辽原率骑兵和降兵组成,战马再另外获取。
张辽的兵力除了拱卫幽州之外,还需拱卫并州,例如雁门郡、太原郡等,距离较远,唯有骑兵才能驻守。
吕蒙被任命为冀州刺史,驻军三万于渤海南皮,其中骑兵两万,步兵一万,南皮也是冀州刺史部。吕蒙需负责在渤海、右北平、辽西、辽东属国各建一港口,以便海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