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 第159章 暗卫诞生

第159章 暗卫诞生

“可怎么才能做到?如果是靠驿站的话,那还可以,可那得要多少人?再说,驿站也没办法隐藏呀!”很明显,他和从许县十天到皖城这个问题给杠上了,非要想明白这个问题。

陈飚想了一下,说:“从许昌到南阳江边约七八百里路,快马七天左右时间,再乘船顺江而下,一两天便能到达皖城港口,再快马一天到达皖城,总共不到十天时间。”

袁雄愣住了,他想的是陆路,压根就没考虑到水路。或许这就是思维上的差别。

“如果用上一些特殊的手段,甚至两三天时间便能把消息传回。”

“怎么可能?”袁雄目瞪口呆,一副不相信的表情。

“怎么不可能?据说在战场上,有人曾利用飞鸽来传信,飞鸽具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数百里都能准备归巢。”

“利用其归巢能力,在皖城建立传送点,以皖城为飞鸽的巢穴,进行长期的训练,一旦训练好了,再将其带到两三百里远的地方,将其放飞,飞鸽就会自己飞回巢穴。”

“利用飞鸽的这种特性,传递三百里以内的消息,仅一两个时辰时间。”

“可是,如果这么便利,为何从未听到过呢?”袁雄又有了疑问。

“飞鸽传书是有局限性的,飞鸽飞行途中容易遇到事故,例如遇到猛禽袭击,或被敌人射杀等,或受天气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归巢。”

“如此不稳定,那又有什么用?”袁雄又问。

“袁文杰,你身在敌军内部,面临着敌人的威胁,传递消息本身就有很高的风险,天下没有哪种方式是绝对安全的。”

“飞鸽传书有他的局限性,但也有其优点,关键在于你是怎么去使用它。还有,如若你是这个机构的领导,你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来建立消息传递的渠道。”

“有些现在我们做不到的,随着我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将来就有可能会做到。”

袁雄想了一下,才点了点头,他明白知道肯定是推不掉这个任务。

“好的,主公。”袁雄又想了一下:“可是,该怎么去做呢?我现在毫无头绪!”

“就以你在江东的经验,再想一下怎么在每个州、郡建立分站,每个分站有多少人,暗探之间又如何传递消息,传递消息的渠道又怎么建,这事虽急,但基础工作一定夯实,不能急躁。”

“你回去之后再慢慢思考一下,对了,给这个组织起个名字,就叫什么呢……”陈飚沉吟了一下:“叫暗卫吧!”

“人员你可以从军中挑选,当过斥候的优先。”

袁雄点头同意,然后他向陈飚告退。

十几天之后,陈飚带着陆逊、太史慈三人率着几十士兵来到江夏,见一见在却月城的黄忠、许乾、宋谦、吕范四人。

“子衡、宋谦,你二人来到江夏也有几个月了,还住得习惯吗?”宋谦来江夏三个月都有了,吕范来了也有一个多月了。

“主公,这里的气候和江东差不多,还能习惯。”

“嗯,习惯就好!”陈飚又转向黄忠:“汉升,你现在是江夏太守,江夏诸事,你要多担当。”

“多谢主公栽培!”

“对于江夏局势,你怎么看呢?”

黄忠略为沉思了一下:“江夏乃荆扬交界之处,刘表去年平定荆南四郡,荆州大军已是疲惫之态,攻我江夏的可能性不大。曹操目前多半会继续北上攻打袁绍,扩大官渡一战的战果,亦无暇顾及南面,所以江夏暂时是无忧的。”

“为守护江夏之地,大军日常操练,从未中断,即便刘表和曹操大军攻来,我亦不惧。”

陈飚点了点头,原则上黄忠讲的并没有错,但刘表和曹操关系本就微妙,再加上他知道的一个历史事件马上要发生了,他不得不谨慎。

按时间来算,刘备应该很快就会来到荆州投靠刘表,被刘表派到新野。刘备是曹操的心腹大患,他屯兵新野,势必引起曹操的警惕。

“汉升,江夏之地表面平稳,但天下大势变幻莫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如果刘表或曹操心血来潮,突然出兵攻打江夏,那你该如何应对?”

黄忠略微思考,然后才说:“若刘表或曹操出兵,其兵力必多于我,江夏目前没有水军,我唯有固守待援。”

“却月城虽是新建之城,但常年加固,已是坚城,又是绕江而建,从陆路上攻城是非常困难的。”

陈飚点了点头,又嘱咐黄忠:“汉升呀,江夏之地,乃我扬州北面的屏障,表面上平稳定,实则并非如此,袁绍战败,如我所料不差,刘备可能会来投奔刘表。”

“刘备为人不凡,刘表多半会防备于他,但又要借其力来对付曹操,所以,我猜刘表会让刘备屯兵新野。”

“刘备此人,有鸿鹄之志,不甘久居人下,亦是曹操的心腹大患,他若来荆州,恐怕会为荆州带来兵祸。曹操与刘表之间必将起纷争。”

“至于江夏之地,我与子敬、公瑾等人都曾商议过,都认为以坚守为主,不宜卷入曹操和刘备的大战中来。”

“可是,若曹操大军南下,双方多半战于南阳,刘备兵微将寡,如何是曹操的敌手?若曹操得势,于我军可不利!”黄忠对刘备只是听说过,并不重视,他倒是不明白陈飚为何要提起刘备。

“汉升,刘备此人不能小视,曹操数次击败于他,却屡屡被他逃脱,这就是他的本事。你亦不能小瞧于他。”

“是!主公。”黄忠听到陈飚几次嘱咐他注意刘备,也提高了警惕。

“好了,汉升,你在江夏也有两年多了,带我去看一下江夏的兵备情况。”

“好!”黄忠带着他去了校场。

校场之上,两千多士兵列阵,陈飚一一检阅。其实他看的只是精神面貌,以此判断是否真的在经常训练。随后,他又提出,进行一场与在合肥时同样的实地演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