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并州变天
面对咄咄逼人的冉闵苏科并没有再反抗,只是当冉闵来到后院也是被这里的惨状吓了一跳,不但是所有的王府护卫都被杀,王府的家眷、仆人包括男女老幼基本上是一个也没留下。冉闵有心发火,但他也知道这些死士肯定是另外接到了王祥的命令,那些读书人狠起来可是比他这个武夫过分得多。
无奈之下冉闵只能让人小心看着苏科自己拿着兵符直奔郡兵大营。
冉闵本就是之前的郡兵都尉,加上大部分人都知道白天的时候朝廷的骑兵就到了城外。现在冉闵拿着兵符调兵开门并没有收到任何阻碍。
城外等待多时的周勃在三更天进入了晋阳城,进城之后立即召集包括冉闵在内郡兵和边军的所有中郎将、校尉开会。
许多人半夜里被从被窝里吵醒迷迷糊糊来到军营,一看阵仗顿时吓醒了,满大街都是重骑兵。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晋王打开城门让乌桓人进城了。
等到见到杀气腾腾的周勃才知道城内的骑兵是朝廷派来的。
周勃也不废话扫视了全场一眼朗声道:“本将奉命袭击于夫罗部,所有并州将士除了提供大军出征的粮草外就是守好井陉、壶关、雁门和灵武等关隘。有敢放乌桓人出关者灭族!”
大部分将领都昂首挺胸,特么这才是朝廷该有的态度,他们都快被晋王憋死了。也有是最近才被苏科提拔上来的则惴惴不安,生怕被撸甚至追究责任。
周勃早就得到了苏晨的指令见大部分人被震慑住了接着说道:“六州都督、燕王殿下有令,兵州将士既往不咎,但从今日起敢有阳奉阴违者杀无赦!”
冉闵心中忐忑,他担心的是自己带人差不多将晋王符给屠戮了,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周将军,如今几个关隘大部分是晋王苏科的心腹,若是他们执意不执行将令该当如何?”
周勃不以为意:“晋王自觉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并州将士,对不起冀州百姓,已经拔剑自刎了,那些心腹想效忠于乌桓吗?”
冉闵心肝一颤,这位比自己还狠,自己可是将完好的苏科交给他的啊,这不过半个时辰,苏科竟然拔剑自刎了,冉闵记得苏科是被他五花大绑送过去的,哪里来的剑啊?
抬头悄悄看了一眼风轻云淡的周勃,突然就觉得心头的一块打石落了地,苏科死了对他冉闵是最好的,要不然战后被一个亲王追着清算可不是什么好事。
在场的所有将领也是神情复杂,虽然他们当中大部分对苏科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不满,但等苏科真的拔剑自刎了,心中的恨意突然没了着落还有点失落。
冉闵看看众人表情站了出来:“周将军,末将本是灵武关一名守将,因为不满晋王不出兵南下支援朝廷而被调入太原做了都尉。因为试图阻拦乌桓人而被下狱。末将的父母都死于乌桓人之手,此番出征末将愿为先锋。”
周勃看着冉闵点点头:“将军能有此心本将很是欣慰。想来大部分并州将士都如你一般,不过本次突袭于夫罗部就是要凭借骑兵的速度。所以本将带来的三万重骑兵是主力,并州军可以派遣一些斥候和向导加入。至于冉闵军你的话就去守井陉吧,务必要将呼厨泉堵在关内。燕王殿下可是下令四面合围不允许放炮呼厨泉一兵一卒。”
闻言冉闵也是大喜,既然苏晨要合围剿灭呼厨泉,呼厨泉为了救援于夫罗也为了保命必定会死攻井陉,这可是他立功的好机会。其他人明白过来也是对他头来羡慕的目光,随即纷纷站出来请命。
周勃接着说道:“本将有信心突破到于夫罗的王庭,但在座的也不能掉以轻心,为了防范乌桓人狗急跳墙,并州还是要坚持坚壁清野。”
众将领领命而去,晋阳城一夜变天可是急坏了并州刺史丁建和太原郡守董中英。两人从冉闵带人围困住王府就得到了消息,但作为政治老油条两人谁也没有轻举妄动。
接着周勃带兵入城更是将两人吓出一身冷汗。正在他们庆幸自己没有轻举妄动的时候,周勃派人上门了。周勃虽然掌控了太原城内的郡兵和边军,并州其余的将士可能也不会违抗他的命令。但他毕竟只是苏晨临时表奏的正四品平北将军。
所以这两位听说周勃相邀的时候就猜测是为了大军筹集粮草的事情。既然周勃有求于他们自然就不用紧张了。
只是等丁建和董中英两人见了周勃不等寒暄,周勃就开门见山:“两位弹章呢?”
饶是两个老狐狸也一脸疑惑,丁建出言问道:“将军,什么弹章,将军要弹劾谁?”
周勃脸孔一板:“丁刺史,晋王已经承认是他放乌桓人入冀州的,为此那么多中郎将、校尉被杀或者被下狱,你不会说你不知道吧?即便你不知情,那乌桓人入关你总知道吧?为何不见你有弹章送到洛邑?”
丁建闻言傻眼了,对啊,对啊,他是并州刺史,刺史的主要责任并不是治理地方,那是郡守和县令的事情,他是负责监察官员和民情的,并州九郡以及各县还有并州将士都在他的监察范围内。
并州的大小事务丁建当然知道,只不过他收了苏科的钱,而且司马春来势汹汹,他也打起了作壁上观的主意,没想到苏晨这么快就派人来了,而苏科输得这么快。他没准备啊!
见他如此周勃心中冷笑,一切都被燕王算得死死的,于是他冷哼一声:“你身为刺史却知情不报甚至与晋王同流合污,晋王已经拔剑自刎了,本将也不为难你,你跟随晋王去吧。”
说完周勃拔出腰间宝剑仍在丁建身边。
哐当一声,丁建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他曾经无数次想过自己的结局,但他总是觉得无论是苏科胜出还是苏晨胜出又或者是司马春胜出,他作为一名文官混得好是官复原职,最差也是告老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