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藏龙卧虎的营盘
“是!”不一会,一队人马整齐列队,站在营帐前,个个样子威风凛凛。
这时,就听见小伙子高声大喊:“于振川率部已到齐,听候岛主指令!”“多谢尔等辛苦,一切以于将军号令执行!”郭仕景大声发话;“是!岛主!”于振川带着一队人马走了。
其他人看到这架势,知道岛主这是要大换血啊,跟谁不是吃饭,何况这个岛主年轻有为,心系老百姓。
又识人善任,连个小兵都可以提拨,我等把握好机会也是一样有奔头,这样的岛主为什么不去拥护呢?
只见各营寨将官们也学刚才于振川的样子,纷纷纠集自己的队伍,投入到了救援的队伍之中。
有了动力就会更有干劲,救援的效率大大地得到了提高。
只见几个将官们站在废墟中间商议,用手划片,各负其责,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各部的成绩已经非常的明显,看这阵势,估计在天黑之前,打扫战场,收兵回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是,有人抬回来一块大石板,和两个大石头狮子。石板是做墓碑用的,大石头狮子,是用来镇邪的。
中午吃饭时,岛主郭仕景又问:“请问军中可有会刻字的能人!”“回禀岛主,小人会一点点皮毛!”“哦?”话音落处,只见四十多岁的兵士走了过来,“兄台贵姓?”“回禀岛主,小人姓贾!”“哦,那就有劳贾兄台!”郭仕景说。
关于如何刻写碑文,才能说明邓村合葬是天灾的事故,以及体现将士们赤手空拳救灾的辛苦。
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这时有个长相秀气的士兵站了出来,“禀告岛主,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否?”“兄台有话请讲!”郭仕景说。
“此处可有纸笔?”兵士问;“来人,笔墨伺候!”郭仕景吩咐着。
只见小伙子拿起笔来,略一沉思,写下了几个字:
“天亡邓村 雷鸣电闪 山移步,二百亡灵泣无语,默默平卧问苍穹;兵爱岛民,赤手救援 泥血泪;三千将士与天争,铁血丹心护琼花。郭家军甲子年四月祭”。
好,,,大家一片鼓掌声。“不知兄台高姓大名?”一看到小伙子和他写的碑文,郭仕景从心底里佩服,连忙抱拳问,“禀告岛主,小的名唤程亦知!”兵士赶忙回答。
“不知兄台可否愿到我帐中听差!”郭仕景问,“能为岛主所用,乃亦知之福!”程亦知赶忙跪下行礼。
关于如何埋葬这200多名岛民,大家也是争论不休,有的说“男的埋一堆,女的埋一堆,因为谁和谁是一家人,没有人认识!”
有的说:“老的埋一堆,小的埋一堆,清净!”有的说:“配阴亲,男女混合埋,让娶不起的老婆的有老婆....”
“去,胡说八道,这样不是把原有的夫妻给拆散了嘛?...这个肯定不行”。
大家是七嘴八舌,各执一词;这时,有个四十来岁的兵士站了起来:“禀岛主,小的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这位兄台有话请讲!”郭仕景说,“以我之言,以男女老幼来安放比较好!”中年兵士说;“男女老幼?...可否细说?”郭仕景很感兴趣,问。
“因为此事系天灾,剩余之人不是太小,就是伤得太重,然现在是春季,死者不能停放太久,所以,小人认为因以年龄来排放,先男人后女人,先大人,后孩子!这样,让他们在九泉地府,自己找家人!”兵士继续说。
“好,这个主意甚好!”大家都点头同意。“对,这个主意不错!”“尊重死者,给其体面!”大家都连连点头。
当大家齐心协力,将邓村的灾民安葬苍松翠柏之间,在墓群中央竖起了一块高大的、刻有碑文的石碑,和两支凶猛的石狮子后,大家在心里都觉得,郭仕景,不愧为一代名将之后,有才有能有大爱,连参与帮忙的邻村村民看了都暗竖大拇指。
邓村虽然遭遇了天灾,但是村民都安葬的非常体面,这要在以前,遇到天灾,谁管你啊,又是救援又是安葬,想多了,尸体早就喂了野狼了。
晚上,郭仕景又是摆酒感谢将士和村民,大家欢声笑语好不热闹,郭仕景照例是带着罗燕妮给大家敬酒,说了不少的感谢话,让大家非常感动。
酒过半寻,郭仕景端起酒杯讲话:“众位,邓村之事,让我等痛失岛民200余人,实是无赖,然,缘分所致,让我重识了不少的兄弟朋友,让在下有种人在茫茫黑夜,看到明灯一盏的欢喜,众位将士们的努力,也让在下重新看到了郭家军的当年之风,我父亲酒泉之下若有知,定会无比欣喜。”
“请岛主放心,我等定不辱郭家军神威!”众将官齐声回复,喊声震耳欲聋,直插云霄。
“于振川何在?”郭仕景下令,“末将在!”于振川马上从人群里走了出来,“命你为先锋官,明日回营拔寨!”“得令!”于振川答应着。
“程亦知何在!”郭仕景喊道,“岛主,程亦知在此!”程亦知赶紧过来,“命你书写招贤榜,三日内,本岛主要在军中和琼花岛广纳贤才义士!”郭仕景下令说,“得令!”
“李铁良、穆文冲将军何在?”“末将在,”“民间义士贤才到齐后,命你着人安排住宿,直至比武完毕,不得有误!”“得令!”
“宋玄寂、宋有春将军何在?”“末将在,”“命你二人星夜启程,赶回营寨,搭建擂台,明日午时务必完成!”“得令!”
“席德富、陈佐良将军何在?”“末将在,”“命你二人明日着手招待文人住宿,准备笔试考场,封存考试卷宗,直至公榜为止,凡有泄题者,斩!”“得令!”“
刘村长、孙村长何在,命你们回村后,与驻军将官联系,组织邻村学习尔等种植蔬菜,以及粮种种植、破竹引水等经验向各村推广,助各村共度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