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公房变私房
“王姨,我现在轧钢厂采购二科上班。今天下乡,采购到了一大块腊肉,算是上班开局顺利。
老母鸡和鸡蛋是我自己在乡下买的。嫂子不是刚生完小侄子嘛,给嫂子和小侄子补充点营养。”
张东亮指着老母鸡和鸡蛋对王副主任老两口解释说。
王副主任炒好菜端上桌,准备吃饭。
张东亮想起自己想问的一个大事,连忙开口向王主任打听。
“王姨,我听说国家有个准备公房改私房的政策,现在有没有什么消息?”
王副主任似笑非笑地看了张东亮一眼。
“你小子消息很灵通啊。这个政策,年前的时候就有议论,文件今天才到街道办,你就知道了。”
“唉,我这不是一个人住这么大房子,怕政策有变,想自己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嘛。”
“现在国家财政有些困难,也是想通过这个办法,回拢一部分资金。
大多数人对这个事不太认可,现在任务压给了街道办,街道办也正在头疼这个事。
花这么多钱把这个房子买下来,你觉得有必要吗?”
“有必要,太有必要了。”
王副主任并不了解,从后世来的张东亮对房子的执念。哪怕在这住一天,也要把这个窝,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
“那行,街道办就先拿你们院当试点。
明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去你们院进行宣讲。后天你就可以到街道办,找我办理这个事。
你是第一批,也算是支持我的工作了。很快就能办下房产证来,到时候你的房产关系就会移交到房管局,不归街道办管了。”
第二天下午下班之后,三位大爷挨家挨户在院里紧急通知,召开全院大会。
房屋“公改私”是王副主任分管的一项工作,所以王副主任亲自带领街道办人员,来到四合院进行宣讲。
不出所料,院里的人们对此反应平平。没有人觉得自己会那么傻,花那么多钱去把公房买下来。
公房每个月的房租才5毛到2块钱,这样住着不挺好吗?
王副主任早已预料到,这件事情的推行阻力比较大,但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大,连问的人都没有。
王副主任和张东亮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王副主任让大家考虑一下,就带领街道办工作人员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东亮就到了街道办,见到了王副主任。
王副主任安排房屋分管人员去张东亮家实地测量查看。
张东亮将门前的抄手游廊和房屋南边靠近影壁之间的一小块空地都画了进来。
经过测算,张东亮三间房屋及附属面积的价格,总计为1600元。
在工作人员准备上报房管局的材料期间,张东亮出去把所有存折上的钱都取了出来,把1600元钱交给了街道办。
王副主任又给房管局通了个电话。
本着树立典型,特事快办的原则,张东亮下午就拿到了房产证。张东亮在这个世界的家,就正式安了下来。
就这样,在全院的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张东亮已经悄然把公房变成了私房,也绝了某些人的小心思。
现在的天气还比较冷,过几天暖和了,装修就可以动工了。
下周再去街道办找王副主任,打听一下装修的事,顺便问一下上下水和厕所的问题。
到时候可以在房间里装上土暖气,土暖气~~土暖气~~~坏了!
张东亮忽然想起来,现在的四九城还没有实行集中供暖。大部分人家住的都是平房,烧的都是煤球炉子。
如果说暖气片还能搞到的话,那么家庭用的土暖气炉子可是现在没有的,这就不好办了。
尽管张东亮小世界中,这样的土暖气炉子有好几套。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如何解释来源就是一个问题。
可以肯定,一旦有人见过这种炉子可以烧土暖气,立刻就会风靡起来。
考虑了半天,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也应该为这个世界,多少做点贡献吧。
于是,让小碟帮忙,找出了一套土暖气炉子的图纸、暖气片如何铸造的图纸、如何用钢材加工暖气片三份图纸。
张东亮的父亲原先就是技术科的科长,家里画图的工具都有。张东亮又连夜把图纸用手绘的方式重新画出来。
可把张东亮累坏了,画完已经半夜了。
张东亮决定装修房屋之前,必须把暖气的问题先解决一下。
下星期一去厂里上班的时候,去厂里打听一下,能不能加工制作这样的炉子。
第二天是星期天,何雨水没有过来吃饭,倒是过来坐了一会儿。
傻柱今天难得的记住何雨水上学住校,第一次周末回来,在家尽了一次当哥的义务。
星期一一大早,张东亮带好图纸,推出自行车,跟着上班的人们出了门。
今天是第一次参加科里的工作会,新人嘛,要早到一会儿,这是态度问题。
徐建民科长首先向全科人员介绍了新来的同志——张东亮同志。
然后,徐科长又总结了一下上一周的工作。
徐科长要求全科人员要尽心尽力,尽量多为厂里采购到计划外物资,确保全厂工人的福利待遇不下降,这可是工人生产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会后,张东亮向科里所有的老同志挨个敬了一支烟,认识一下。
就连科里唯一的女同志,张东亮也送了三块大白兔奶糖。
人太多,大部分人的名字,张东亮都没记住,就记住了一个女同志叫李红霞。
张东亮认为,这完全是昨天晚上画图太晚,造成自己记忆力下降的原因。
想了一下,张东亮觉得还是得和徐科长打个招呼。
越过徐科长去找其他部门的人,帮忙给自己打造炉子和暖气片,总是不太合适。
进了徐科长办公室,张东亮先问了一下今天晚上要请客的事情。
徐科长说这不合适,哪有一上班就请客的,等张东亮拿到第一次关饷以后再说。
然后张东亮又向徐科长询问,打造暖气炉,应该去找谁帮忙的事。
徐科长虽然不在生产一线,但他的感觉还是很敏锐的。他精明的意识到,这可能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