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xiaoshuo.org 第73章 人才引进计划
许良弼抱着那道归京的圣旨,思量多日。
他最终还是决定了——回京。
启程回京这天,林宝初和沈戟,还有扶贫小队的所有人,都来送他。
“小王爷,林姑娘,各位同仁……”
许良弼羞愧难当,扭过头去无颜面对众人,“老夫惭愧、惭愧啊!”
他知道,这个时候他说什么都没用了。
他抛下县衙的事情,抛下城西的百姓,抛下丰耕县,做了逃兵,这是事实。
他无话可说。
“许太医言重了。”
林宝初上前,将手里单独给他准备的小粽子交到许良弼手里。
“能回家是好事儿,许太医不必觉得对不起谁,我们都能理解。”
她说着,便哽咽了。
眼眶湿润,是舍不得。
“对啊许太医,能回家是好事儿,你哭啥。”
朱金华也上前来,用他的大嗓门安慰着,“这两年你对我们都挺照顾的,我替大伙儿说声谢谢,一路平安啊。”
“许大人,到了盛京…记得替我回家看看。”
温怀亦红了眼眶,替许良弼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很羡慕。
被流放的,谁不想回去啊。
“欸,我记着呢,都记在心里了。”许良弼始终低着头,不敢接触众人不舍的目光。
“舅父,时候不早了,该启程了,咱们天黑之前还得赶到池州府呢。”周元谏道。
“许太医,上车吧。”
林宝初带着笑,“一路顺风,不要再回来了。”
她这话,许良弼听了心中更加难过,眼泪止不住地流。
半年之前,他还日日想着回京的事情,想着如何逃离这里。
可真到了这个时候,他竟又舍不得了。
如果没有这半年在县衙里的经历,没有与大家一起同甘共苦,而是他一个人独守寂寞,他或许不会这般不舍。
偏偏,老天爷让他有了这段经历。
真是……造化弄人。
“走吧走吧,都别送了,丰耕县就拜托大家了。”
许良弼探出车窗外,冲送行的人挥手。
说完就躲到车里去了。
林宝初和扶贫小队追着许家的马车,又送了几步。
直到马车走远,他们才转身回去。
沈戟从方才开始就未说一句话,他站在县衙大门前,连台阶都没有下。
这十年多以来,他见过不少被流放的人到来,也见过不少得赦归京的人离开。
离别见多了,就习惯了。
“好了,大家都回去吧,明日初八,可是要复工了。”林宝初故作轻松。
大家散了之后,她才走向沈戟。
和他一起坐在县衙的门槛上,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陪着他。
……
翌日,初八。
今儿是县衙新年第一天上工,大伙儿早早就来了。
“哟?这是要换新家伙啊?”
朱金华才到,就看到公堂那里堆放了新的桌子和椅子。
他猜测,这是林宝初给他们准备的新桌椅。
这还真是。
复工第一天,林宝初也早早就来二堂了。
他们今天要开会,她还得把今年的工作重点和大家说一下,顺便还要安排人接受许良弼的工作。
地里的事情也很多,都得赶紧安排好。
“朱掌柜,快来把你的东西收拾一下,咱们换好桌椅就开始开会了。”林宝初在办事大厅里冲外面喊。
桌上的东西都是大家的私人物品,她没动。
朱金华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一边感慨:“可把这破玩意给对付走了,林姑娘你都不知道,这桌子腿儿都不齐。”
办事大厅原来的桌椅,都是从县衙各个房间里凑的。
高矮不齐,样式也不同。
放在一起看着很不正规,办事的百姓来了也觉得他们做事是闹着玩儿的。
所以这不,趁着过年这段时间,林宝初去定制了一批新桌椅。
统一样式、统一高度、统一大小。
两两对着坐,桌子挨着,既方便办事儿,又能培养同事之间的感情。
丰耕县扶贫办事大厅,正在走向正规化。
当然。
今年的办事大厅里,林宝初给自己和沈戟也留了位置。
大伙儿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终于把新桌椅给换好了。
“来,开会了。”
林宝初依旧掌控大局,“首先,感谢大家一个不少的,都回来了。”
她真的担心过有人会退缩。
会觉得新鲜,所以来体验半年,等新鲜劲儿一过,他们就不想来了。
还好,他们都没走,依旧坚持在扶贫这条路上。
“林姑娘忘了,许太医可没在。”温怀开玩笑道。
“许太医情况特殊,他不是被吓走的。”
“你们还真别说,这许太医一走,我昨晚睡觉都不敢踢被子了,生怕着凉了没人给看病。”朱金华说。
这不只是朱金华有这个顾虑,在场的人都有这个担心。
丰耕县唯一一个懂医术的人走了,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这可怎么办?
去丰织县找大夫?
来得及吗?
大家的担忧林宝初能理解,她也很害怕生病。
城里没有大夫,生活就没有了保障。
所以,为了丰耕县好,也为了给丰耕县百姓一个安心。
她决定,招人!
“既然大家说到这个事儿了,那我就跟大家说一说我的想法。”
林宝初决定沿用前世的做法,“我打算拟一份人才引进计划,这是我初步的想法,大家可以看一下。”
她把计划书发给大家传阅。
以前她总是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想引进人才。
现在她终于理解了。
发展一座城,真的需要很多很多专业的人,去为这座城做专业的事儿。
“人才引进?”
大伙儿接过计划书,一看,差点没当场掀桌子。
“啥?招个大夫月银十两!”
“林姑娘,你没搞错吧?”
凭什么他们月银三钱,招一个大夫却开十两!
“李掌柜,你看错了。”商卓纠正李余,“不是月银十两,是人才补贴十两,他的月银跟咱们一样。”
李余再次拿起计划书,仔细看。
他还是接受不了,“啥叫人才补贴?什么人才值这么多银子。”
人才引进计划,他们从未听说过,一时接受不了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