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省心的乖乖外孙女
停灵,一般要七天时间,停灵的时候要安排家里人守夜,逝者脚下点燃一盏油灯,这七天之内灯不能熄。
棺材的摆放也有讲究,脚照着门的方向摆,前面摆一张小供桌,摆放上水果、五谷,并装上满满一碗的米饭,在米饭里插上一双筷子。
所以,很多讲究也都是这里来的,睡觉的时候不能头朝窗户脚朝门、筷子也不能直直竖着插到饭里什么的,因为这些都是逝者的习惯。
活人要是这么做,不吉利。
其实还应该在摆一面镜子的,不过村里没有镜子,就忽略了这一步。
在下葬前一天,大牛他们这些主人就开始早晚哭奠,村里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去吊唁。
下葬当天,家属亲友要哭灵、诵读悼词,然后启程前往墓地,一路走一路撒纸钱一路哭。
大伯的去世,确实也让村里的气氛低沉了一段时间,但毕竟大家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很快,村里就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只有大牛他们这几个亲儿子,逢七的时候去墓地烧烧纸,祭拜一下。
父母去世,一般来说不出远门,虽然说只是隔了一个一线天,但二牛还是一直等过了七七四十九,才又再一次出了山。
二牛现在出门,依然是带着倩巧和大宝夫妻两个,这么多年吃肉锻炼,大宝也总算是壮实了不少,看起来也是个精壮的汉子了。
毫不夸张的话,大宝这体型,能打十个李少才。
倩巧夫妻俩一出门,倩巧的女儿就交给了李少才来带。
倒不是说李少才偏心,只愿意帮着带静静这个孩子,实在是倩巧五年前生的这个闺女,太让人省心了,带起来一点都不费力。
相比起老大家调皮捣蛋的蛋蛋,和老二家不停哭闹的淼淼,倩巧的这个闺女简直就像是长在了李少才的心巴上一样,从刚出生就很少哭闹,只有在饿了、尿了之类的时候,才会假装哭两声吸引倩巧的注意力。
只要倩巧听到了走过来,她就不会再哭闹,安静的过分。
所以,孩子刚刚半岁,李少才就给孩子取名静静,她是真的安静。
不过,安心也就只是在最开始的一年,等到一年多孩子该说话的时候,静静还没有开口,李少才其实是担心了一段时间的,生怕静静是个天生的哑巴。
看自己喜欢的孩子就是这样,吵了闹了是活泼,太过安静又怕她身有疾病。
好在静静大概只是平时懒得开口,等到快两岁的时候,才总算是开了口,安了李少才他们的心。
带这么一个乖巧懂事又安安静静的孩子,李少才是真的乐在其中。
倩巧出山的几天里,李少才就带着静静读读书,读一会书就出门去看李仁义炮制草药,溜达溜达去看栓子做家具。
李少才现在也算是彻底步入了养老生活,每天的任务就是抱着静静在村里闲逛,这里走走那里看看。
走累了就陪静静玩一会,家里现在也有不少的秋千、拨浪鼓这些东西,但静静似乎觉得那些都太幼稚,反而更喜欢自己在院子里用泥土搭建城墙之类的房子自娱自乐。
静静甚至还给小狐狸搭了一个窝,不过小狐狸看起来更喜欢睡在李少才的床上,对静静给它做的那个泥土窝很是嫌弃,还趁着静静睡着的时候半夜把窝给踹倒了。
这些年,村里也出生了不少的孩子们,年纪也都跟静静相差不大,要是认真数起来,村里可能有小一半都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
孩子们一多起来,村子里就吵吵闹闹的。
当然,也可以说是……
生机盎然。
白天的时候吵闹倒是也无所谓,但半夜的时候总有小孩子在哭,就让人有点烦。
好在李少才已经不是当年的社畜,这么多年下来,也练就了一身雷打不动的深度睡眠。
只要不是小狐狸一爪子拍到自己的脸上,李少才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吵醒的。
也不知道静静是天生就喜欢安静,还是随了李少才,村里那么多同龄的小孩,静静就是不爱跟他们一起玩,宁愿自己一个人待在院子里堆土房子玩。
有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太闹腾,静静还会一脸嫌弃的回屋待着。
要是吵到了静静睡觉,那更是不得了,静静那么小一个人,会带着小狐狸过去拍人家家的门,叉着腰站在人家门口教训对方。
什么“大中午的不睡觉,闹腾什么的!是不是想挨揍。”
要不就是“吵吵吵!怎么就你能吵!是不是想挨揍!”
反正不管怎么说,最后都会反问一句,“是不是想挨揍。”
以前,李少才他们其实是没有发现的,直到有一次,一个比静静大两岁的男孩嫌静静管的太宽,也并不觉得静静能打得过他,就跟静静吵了一架。
然后……
然后他就被揍的哭爹喊娘,那个中午,一整个村子都回荡着小男孩的嚎啕大哭声。
也是那时候,李少才他们才发现,静静这孩子平时虽然不说话,但跟着大人们看的多学的也多,揍人的路数跟倩巧是一模一样不说,力气也十分惊人。
虽然没有到倩巧那么力大无穷,但比起普通的孩子力气确实是大了很多。
可以说,静静这孩子完全继承了全家人的优点。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李少才对自己家娃娃的滤镜原因,总觉得静静这孩子就是全村最棒的孩子。
不过,再乖巧的孩子,也还是会想娘。
她每天都会偷偷的数着时间,从写满了六个正字开始,静静就每天守着小狐狸,坐在院子里写写画画。
这两年每隔几个月就出一趟山的倩巧,已经让五岁的静静意识到,一旦娘回来,全村第一个发现的一定是小狐狸!
这一次,依然不例外。
看到小狐狸往外跑,静静第一时间就来拍李少才的房门,大叫着喊外祖,“快点快点!小狐狸跑出去啦!我娘肯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