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火锅
很多人本以为初冬的第一场雪不会下这么长时间,然而老天仿佛要和所有人开一个玩笑,雪不仅下的时间长,而且越来越大。
今天是第三天,雪仍在下,从小雪变成了中雪。
楚怀楠将铜炉火锅拿了出来,在火炉内添了把柴,将从司务房买来的蔬菜瓜果和荤肉洗了用漆木盘子围绕着火锅分开摆放。
按照地球世界华夏文明的方式,楚怀楠用辣椒、麻椒等佐料特制了一下火锅底料,将它们一一放在火锅内,拿着用竹子特制的长有两尺的筷子坐在旁边等,边等边凝神想最近修炼的武道。
如今楚怀楠修炼的内功心法叫做《大罗玄典》,最近他花了好长时间和精力才融会贯通此修炼之法。
《大罗玄典》一共九重,每重九转,虽然为内功心法,但是涉及的地方很多,纳天地之间的元气转化成真元入体,除了锤炼肉体,而且可以强健筋脉,净化血液和正校骨髓,甚至可以协调修炼者周身的气息流转,可谓从内到外影响人。
另外,《大罗玄典》可以凝练修仙者的神识,增强精气神的同时,锤炼意识神智,乃是武道阶段炼体和凝神的集大成者,具有双修的效果。
这时铜炉火锅内的香气弥漫开来,引的楚怀楠食指大动,不得不停止修炼。
远处有人踏雪的声音隐隐约约传来,由远及近,看来是向草庐而来。
这些天,雪一直下,因为楚怀楠不曾出远门,没将枯桥来处的积雪扫除,其实他这里不会来什么人,即使来的不是人,也不会留下踏雪的声音,所以偷了个懒。
楚怀楠缓缓睁开星眸,有些奇怪,会是谁来此地?
秦溪玥?
不会吧!
这时火锅内的汤沸了,楚怀楠把两片羊肉扔了进去,放下筷子,走出草庐。
“好香啊!贤侄,做的什么好吃的?老远都动了你老叔肚子里的馋虫了!”
楚怀楠刚出草庐,就听见楚易舟的笑声传来。
站在草庐门口,楚怀楠看向来人,只见楚易舟刚下枯桥,踏着雪而来,他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不过更多的则是惊奇。
今天什么风,将二叔给送来了?正愁找他不见呢!
“原来是二叔啊!”
楚怀楠一路小跑来到了楚易舟面前,抱拳躬身施了一礼。
楚易舟把起楚怀楠的右手,拍了拍侄子的肩膀,两人手牵手并肩而行。
“这次你二叔来此可真是讨饭来了!”
楚易舟嗅了嗅鼻子,哈哈大笑。
“叔父哪里话,此时来刚好,侄儿饭菜刚好,大雪不停,却是酒饭谈天的好时候!”
楚怀楠哈哈一笑。
“说的对,侄儿文气鼎盛,等一下可要让老叔大开一眼!”
楚易舟微微一笑,和楚怀楠已到了草庐门口。
两人留下的脚印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看起来挺有风趣。
进入屋内,顿时暖和了许多。
白生和茂才虽然有宝衣加持,不惧风霜雨雪,但是却不是事事隔绝,冬天穿厚一点或者在屋内总是来的舒服。
楚易舟看着桌案上的火锅,微微一怔,他见多识广,却不曾见过此等吃饭方式,所以不免疑惑。
“这是火锅,是侄儿闲来无事时琢磨出来的闲物,叔父若不嫌弃,可以随侄儿一起品尝一番!”
楚怀楠瞧见了楚易舟不易察觉的愣神,连忙将叔父扶至椅子旁,拿出一碗两筷,将一副碗筷放在楚易舟面前,将另一双筷子当作公筷放在火锅内,并给二叔去厨房内调了一下吃火锅的蘸料,一并放在叔父面前。
“侄儿啊,你不简单啊!”
楚易舟是何许人也,早已瞧出了火锅的不凡之处,微笑赞赏。
“叔父未食,怎可给侄儿如此大赞之言,真是折煞小子了!”
楚怀楠欠身坐下。
“真言!”
楚易舟摇了摇手。
这时,火锅内楚怀楠刚才放进去的两片羊肉已熟,他用公筷先给楚易舟夹了一片,放在蘸料碟子内,然后给自己夹了一片,将公筷再次放入锅内。
楚易舟瞧了一眼楚怀楠的吃法,有样学样,将沾着蘸料的羊肉放入口中,缓缓咀嚼了几下,脸上顿时出现陶醉神色,看来对此美味很满意。
“叔父,可合口味?”
楚怀楠将楚易舟脸上的变化看在眼里,不过仍然明知故问。
“可称之为美食!”
楚易舟回味了一下,大笑。
“有叔父这句赞,比的上万千他人称好了!”
楚怀楠说笑着用公筷将一片毛肚放入火锅内,不过筷子却不松,不等数息时间就捞了上来,再次放入其中,如此反复七下,暗合了七上八下,这是吃毛肚的正确方式,然后放入楚易舟面前的蘸料碟内,随后给自己来了一片。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如此景色,如此美味,却无美酒,可惜啊!”
楚易舟瞧着楚怀楠忙活,用手捋了捋胡须。
“可以有!”
楚怀楠连忙站起身来,去了厨房,拿出了早前按照地球世界华夏文明秘法酿造而成的绿蚁酒,并拿了两个杯子出来,先是给楚易舟斟了一杯,之后给自己斟了一杯。
绿蚁酒是指新酿的酒,并非用绿色的蚂蚁酿造,因为没过滤清,酒面一般会浮起一层酒渣,色微绿,酒沫细如蚁,所以称为绿蚁酒,未取名的新酿酒水其实都可唤其名。
两人各将自家蘸料碟内的毛肚吃了,碰了一杯,将酒吃下。
“好酒!”
楚易舟一杯下肚,由衷大赞。
楚怀楠给楚易舟倒了第二杯,给自己来了一杯,开始将火锅周边的菜肉一一往锅内下。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叔侄两个已推杯换盏了六次,气氛越发的融洽和热闹起来。
一位白生,一位茂才,就这样隔桌而坐,谈古往今来,说天下奇事,道人间风流,可谓无不畅快。
也许当下是叔侄两人十多年来心境最近的时刻,更是最敞开心扉的时候。
窗外风雪依旧,屋内却人情愈暖,一冷一暖形成了两种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