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揭晓
“催化剂?”课长紧锁眉头,反问道:“我记得那是指一种加速化学反应速度、但不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掉的的物质?”
伊达航收起刚刚困惑的表情,转而向同僚们简单地科普起催化剂是什么,看起来像是在法医那里得到了详尽的解释。“你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帮手’,帮助反应更快地进行,但最后它还会完好无损地留在那里。”
这时,有警察好奇地打断道:“那具体是什么反应的催化剂呢?”
伊达航有点犯难,他解释道:“那些法医学教授们说,要进行什么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检测,解析出它的成分和结构可能还要花好几个礼拜或甚至好几个月的时间……”
众警察沉默之际,秋原和光轻轻咳嗽了一声,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我认为,你们可以去抓捕那个医药公司的相关人员了。”
“为什么这么说?”在短暂的静默后,课长严肃问道。
“我认为他们大概不是没有24小时服务热线,而是在看到是警察打来的电话,准备跑路了吧。”秋原和光目光移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这么说来,你现在终于准备把你的推理讲出来了吗?”萩原研二明白了对方话语中更深层的含义。
秋原和光没有找到想要寻找的东西,遗憾地收回了目光,点头。“是的,证据差不多了。”
“你刚刚找什么呢?”萩原研二再次歪楼。
“找电子白板……当我什么都没说。”秋原和光看向伊达航,已经开始轻车熟路地拜托起来对方:“你可以让法医部门优先去查是不是合成三乙基铝的催化剂了。”
伊达航下意识点头应允下来。
在众警察的目光中,秋原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首先我先说结论,这次案件中,有不少无关紧要的误导性因素,包括案发地点,包括被延了时的烟雾灭火器……换言之,这个案子的手法决定了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必然能实现。”
他放下手中的材料,表情变得认真起来:“这个案子的关键点只有三个,氢氧化铝,乙醇,以及这种高性能的催化剂。”
“想必大家都知道乙醇在人体内的分解过程吧?”
秋原和光不忘和众人互动,他环顾四周,发现并没有人接他的话。
他只好无奈地进一步解释起来:“……唉,好吧,我详细说说……乙醇顺着被害人的呼吸道,进入他的血液循环中,接着被送到了肝脏,再由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Adh氧化成为乙醛。”
秋原和光一边说着,一边时不时瞅向地下停车场的墙壁,手蠢蠢欲动,想直接在上面写画给他们看。
“有趣的来了。乙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乙烯和氧气……这个反应很微弱,但对于这个手法已经足够。”
“接下来是整个反应的关键,仍然是这个高性能的催化剂,它将会促进氢氧化铝和乙烯的结合,最终形成了三乙基铝——一种遇到氧气就会起火、遇到水就会爆炸的一级危险物品。”
秋原话音落下,像个真正的老师一样看向众人,目光如炬,充满期待地看向每一个“学生”,等待着他们的回应。
松田阵平回过神来。“就算如此,在人的肝部内不可能有充分起火的氧气吧?”
秋原和光鼓励地笑了笑。“我刚才已经讲到了,在乙醛的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氧气。即便不是如此,还有充足的水来与三乙基铝反应,最多不是燃烧,而是先把肝脏炸开……”
理解老黑蛇,成为老黑蛇。为人师表的感觉真不错。
“至于为什么我会怀疑那家医药公司,首先,三乙基铝作为危险物品,它的催化剂自然管控的很严,一般人是搞不到这种东西的。”
“其次,要受害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服下催化剂,最优的方案是在试药的过程中,混合着其他药剂,比如把它伪装成一个胶囊,让受害人吃下。”
“最后,除了催化剂,另一个关键反应物质氢氧化铝也来源于这家公司。”
秋原和光抬起手想敲敲黑板,但是没有那样的黑板给他敲,于是他打了个响指,让低头琢磨的众人重新把目光汇集在了他身上。
“好了,让我们重新理一遍这个案件。”
“昨天,受害人试了新型的胃酸抑制药物,而在其中有混杂一颗内容物为催化剂的胶囊。接下来的二到四个小时内,胶囊在他的胃袋里,由胃酸逐步将它的外壳溶解,最终里面的催化剂得以释放,接受进一步的运输。”
“在无知无觉的他准备‘下班’回家时,可能是有谁跟他说了句什么‘购买消毒酒精杀杀菌,防止把病菌带回家’之类的话。”
“当然了,这个人是我的假设和虚构。实际上,如果凶手真要害他的话,也可以把他车里的玻璃水换成含有乙醇质地的。这样在受害人喷洒玻璃水擦拭车窗的时候,挥发性强的乙醇同样会顺着车辆的外循环系统进入车内,被受害人吸入,达到同样的效果。
“不管怎么说,那个受害者总归还是去买消毒酒精了。但是他去的那家药店恰巧卖完了货,只有无水乙醇,于是他决定拿自来水勾兑无水乙醇当消毒酒精用。”
“他不是这家商超的会员,所以他把车停在了附近的停车场。下车时他用一个矿泉水瓶装了些无水乙醇提在手里,准备去商超接一些自来水,在回家前完成消毒。”
“接了水后,为了不影响到其他人,他决定在的地下停车场对自己进行消毒,他坐在那张金属三角凳上,把提着的袋子放在一边,接着使用了稀释后的乙醇。”
秋原和光说到这里,看向柱子后焦黑的痕迹。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刚刚讲的那样,受害人的肝脏燃烧了起来,最终倒在了这里。”